APP下载

95后大学生财商培养策略研究

2017-09-22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财商家庭大学生

朱 堃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95后大学生财商培养策略研究

朱 堃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8)

根据《2016年大学生中国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普遍财商较低,不能正确地认识物质财富,对个人消费支出缺乏计划,存在盲目消费、相互攀比等问题。尤其是近段时间,新闻频频报道校园借贷陷阱、裸贷等新闻,因此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财商势在必行。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是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因素,良好的财商有利于促进人们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起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健康地成长、工作与生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采取多项措施,来努力培养和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财商。

财商教育;价值观;策略

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渐进步,大家都意识到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包括智商的培养,也包括情商的培养。很多家庭在注重提高孩子智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因此绝大部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生活之前,智商和情商的水平虽然有差异,但基本符合社会对该阶段成员的要求。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庭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也要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受“君子谈义,小人谈利”等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长辈一般也不愿意给孩子进行金钱等方面的教育;基于上述因素,导致中国孩子在金钱物质、财富等方面的知识较缺乏,即财商较低。

财商低所带来的弊端,在孩子还没有独立生活的时候很难凸显出来,使得绝大部分家庭没有意识这个问题的存在。当这些孩子进入高校学习和生活,尤其是走向社会后,弊端开始显现出来。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对消费缺乏计划,盲目攀比和挥霍,在养成不良习气的同时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类新闻屡见报端,有人因为要购买昂贵电子产品而对父母拳脚相加,有人因为要买房逼死父母,甚至有人因为钱不惜出卖灵魂。因此,财商和智商、情商同等重要,我们也应该注重财商的教育和培养。

受中国高考制度现状的限制,中国的家庭和学校很难在大学以前抽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财商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大学时期,是人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其中财商的教育和培养应是题中之义。

一、财商的定义

财商,英文翻译为Financial Quotient(FQ),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Robert T. Kiyosaki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出。财商主要指三方面的能力:(1)正确认识物质财富的能力;(2)正确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3)正确应用物质财富的能力;财商和智商、情商是现代社会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二、在校大学生财商水平现状

为了了解在校学生的财商水平现状,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总共向1 00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为95%,调查结果有效。

(一)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被调查成员,即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每月所需生活费用情况、生活费用来源、消费结构和计划、兼职创业情况、了解金融理财知识的情况。

(二)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

据调查问卷显示,95%的大学生对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来源、父母年收入完全不清楚,剩下5%的大学生因为申请过助学金或助学贷款,从而能够知晓家庭经济情况,但数据仍存在很大的水分。16%的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大概在 700—1 000 元之间,31%的大学生的月生活费在1 000—1 500 元之间,5%的大学生月均生活费在1 500元以上,48%的大学生表示不能确定具体生活费用。

79%的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完全由家庭负担,16%的大学生在家庭负担部分费用的同时,通过获得奖学金、申请助学贷款的方式来补贴部分生活费用,5%的大学生可以不依靠家庭,自己通过各类渠道获得生活费用;在5%的大学生里,绝大部分是通过获得奖学金、申请助学贷款、 课外兼职,来获取生活费用,有不到1%的学生有通过股票交易、理财工具获取收入的行为。

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仅有不到20%的大学生能够较为具体地描述自己每个月消费支出的构成,大部分只能大概回答消费支出的去向,无法回答具体金额,也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一般都是钱花没了,伸手向父母请求援助。除了专业课程涉及金融理财这方面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对这方面的知识非常贫乏,只有不到1%的大学生接触过相关交易。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财商严重缺乏。首先,对物质财富基本上没有理性的认识,对物质财富组成、表现形式缺乏科学的认识,也不能对自己家庭拥有的物质财富进行清晰的定位;其次,缺乏获取物质财富的能力,绝大部分都需要家庭来负担生活费用,或者依靠学校、国家给予的资助,在依靠自己挣取生活费用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大学生;第三,驾驭、应用物质财富的能力不足,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支出没有计划,对消费也缺乏克制,经常出现上半个月任意消费,下半个月借钱度日的情况。往往超出自己或家庭的承受能力,去盲目攀比消费,并由此引发出各种问题;第四,金融理财知识缺乏,虽然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没有闲钱去进行理财投资,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至少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了解一定的金融知识。

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兴旺,离不开教育,而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财商和智商、情商是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三个因素,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大学是财商教育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仍然属于稀缺资源,获取这些资源的门票仍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无不是通过考试分数来择优录取。在这种现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不可能抽出多余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财商教育。

因此,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财商教育就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最恰当的时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习的压力相对初中和高中来说减轻不少,大学生具备足够闲暇时间去学习和了解书本以外的知识;在大学学习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住校学习,开始独立地面对和处理学习或生活上的事情;据科学研究表明,财商的培养最佳时期就是青少年时期。

(二)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有利于良好的校园风气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基本上都处于父母的严格管控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之后远离父母,个人自由的空间骤然变大,如果对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没有一个正确理性的认识,很容易迷失在自由的空间里,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如个人财务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开始需要自主地安排消费支出,独立地处理一些财务事务,如果没有一定的财商,不能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财富观,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也给校园风气带来消极的影响。如许多大学生盲目的消费,互相攀比,任意挥霍,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有的家庭负担不起的,就去向私人借贷公司借款里维持自己的挥霍行为,轻则影响学习状态,重则付出沉重的人生代价。如前段时间报纸报道那样,有的学生还不起贷款的有几十万之多,最后跳楼自杀;有的女生以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去购买高档化妆品、电子产品,最后被对方在网络上公布裸照;还有的学生为了获取财物,不惜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往往就是从不能正确认识物质财富、不能正确消费物质财富、不能正确应用物质财富导致的。许多大学生即使家庭比较困难,却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味地追求高消费和购买各类时髦的电子产品,无法从家庭获得就利用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借贷,又不能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偿还能力,最后只能是借东墙补西墙,以致于不可收场,导致学业中断甚至生命结束。为了遏制此类不良现象的频繁出现影响校园风气,进行财商教育是必要的。

(三)对大学生进行财商教育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一个合格的建设者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生活态度等等。财商教育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财富观,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生活态度等必不可少的因素。

当前,许多国内杰出的学者以自己专业研究为基础,对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及价值观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即使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学者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在大学期间,通过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财富观与金钱观,对他们今后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有益的。

近几年来,反腐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多少位高权重的官员锒铛入狱,他们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他们能走到高位,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皆是远高于常人,但唯独对物质财富不能正确对待。我们周围很多普通人也是如此,如果能够正确理性地去面对物质财富,往往能够心情愉悦、家庭幸福、工作积极。

四、当前我国高校财商教育现状及对策

在我国当前高校中,开展财商教育或类似财商教育的,一般都是针对相关专业的学生,是从传授专业知识的角度来开展的,受教大学生群体非常有限。即使在这有限的群体中,也没有系统地从三个方面来培养财商。就笔者对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解,金融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财务、理财等方面知识有一定掌握,但还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财商教育。因此,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将财商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坚定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财富观亦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财富观的形成又赖于良好财商,因此财商教育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设置,每个学院、每个专业都配备了负责思政工作的辅导员,由辅导员来负责开展财商教育工作,能够保证覆盖所有的在校大学生。

财商的教育,和学习专业课知识不一样,属于一种需要潜移默化才能见效的一种思维模式。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多,相对专业课老师来说,与学生的关系更为紧密,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家庭的情况更为了解,这样就保证了辅导员能够随时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开导和教育,慢慢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尽量为大学生创造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机会

现在国内大学一般都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给大学生,但数量比较少,往往只有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能够获得这些岗位。国外的大学能提供给学生的工作岗位非常丰富,只要愿意,无论家庭状况如何都有机会通过这些岗位来获取一定的收入。

国外的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的理财意识,每个月只固定提供一定零花钱,如果你有额外的消费计划,可以自己去挣取。这使得这些孩子很早就具有经济头脑,知道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并且积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著名富豪,他们创业之初并没有多么宏伟的计划,无非就是希望能额外地挣取一些收入。相比而言,国内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勤工俭学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家长也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反而会耽误学习。

高校里有许多工作岗位可完全提供给在校大学生,如图书馆管理、草坪修建、餐厅服务、实验室管理等等。当勤工俭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再是贫困标签的时候,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去申请这些岗位,他们再将这种良好的观念传递给家庭,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同时,当学生开始使用自己挣来的每一分钱的时候,他们会更加理性、更有计划。这正是财商提高的表现。

(三)在日常教育中加强金融理财教育

1.开通金融理财相关的通识课程

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金融、经济类课程,比如笔者所在大学有设立股票知识类的通识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财的认知能力。笔者所在学院的班级会定期举办团日活动,通过组织以财富观为题的主题班会,引导每位学生自发地去阅读专业书籍,搜索信息,达到教育的结果。

此外,学校可以适度地请一些专业的理财相关从业人员向学生讲解理财知识,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曾经邀请银行工作人员讲解银行卡的办理、储蓄利率等,此次活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及好评。

2.通过新媒体传播金融理财知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6.32亿网民,其中大部分是高学历的受教育者和一些年轻群体。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专业性的交流沟通平台。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各部门,例如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纷纷在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公众进行信息推送。因此,我认为金融理财知识也可通过此类新媒体方式进行推送,由专业人员负责运营,定期发布金融、经济、理财相关知识,其目的是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思想、开拓思维,形成正确的财富观。

3.开展理财活动和讲座

学校有必要邀请一些金融理财专家或者社会创业精英对学生进行理财知识的宣传和讲解。通过此类活动,学生不止可以了解一些相关理财知识和应用方法,同时,他们在学生面前还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不断开拓自身的视野。

4.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理财实践活动

所有的知识只有回到实践生活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方能发挥出理论的指导意义,不然就是纸上谈兵。因此,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地规划月生活费,不盲目攀比,理性消费,形成较好的消费习惯;主动参加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深刻认识到开源节流的意义。对于经济状况尚可的学生,可以适当地运用理财工具,比如:余额宝、理财通等。只有通过理财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重视对大学生金融理财知识的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及理财教育类课程,对大学生财商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财商教育也逐渐变得日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及生活质量。从财商教育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金钱,既不能被拜金主义洗脑,以物质条件来作为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认为谈钱可耻。在财商教育中,我们要努力提高大学生认识、获取、应用物质财富的能力,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也应该开展相应的课程及组织相关活动,并通过借助互联网的便捷,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沟通的平台,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1] 杨小波,宋晓慧,岳华.在校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12)12:1 117~1 118.

[2] 王博雅.关于大学生理财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2014,(5)12:2 224~2 226

[3] 黄颖,高凤娟,等.当代大学生理财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1,(27).

[4] 杜昶.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的个人理财状况调查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25:689~670.

[5] 王晗霖, 冯文全.浅谈大学生理财教育[J].品牌(理论月刊),2011,(Z2).

责任编辑:吴惠娟

G64

:A

2095-4654(2017)04-0153-04

2017-03-19

猜你喜欢

财商家庭大学生
《钱包包的财商养成记》
莆田市妇联助推财商知识进校园
家庭“煮”夫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儿童银行:财商教育的情境式“读本”
孩子需要财商教育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