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
2017-09-21党红军
党红军
摘 要:在当今全球化推进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相关领域发展迅速,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竞争过程中,素质教育在综合国力方面处于基础地位。人只有通过高素质的教育,才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数学作为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运用的学科,其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就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几点有益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随着当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好的素质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过程稳步推进,它既是基础教育的重点攻克方向,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中数学作为基本科目的学习,如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对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意义重大,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一、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培养学生的思考模式
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一门注重思维能力锻炼的学科。它的思维逻辑能力是根据正确的规律性思维方法和恰当形式对数学的各个对象及其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从而严谨、缜密地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紧密结合这一核心性能力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要善于把问题分解开来,自己寻求具体步骤的解决方法,教师只需做好关键环节的引导即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此外,多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融入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公式进行可理解性的有益推导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容易提高学生的课堂效果,加深印象。如此则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对学生整体的素质提升有很大作用。
二、从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也在不断提倡双创建设,其对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行各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型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具体到高中数学学习中,则要重视思维能力的瞬间爆发,抓住这一短暂的灵感,积极通过合理的推导和论证证明其想法的科学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同时亲自实践,验证其最终结论。无论结论正确与否,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三、从学生的语言表达入手,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教师执教时,需要把各种数学语言整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因此,正确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是一个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数学语言中包括文字语言、图形图像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表达过程中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常用语言表达形式。而图形图像语言的表达则相对直观、形象,更加生动且易于理解;符号语言则更为简洁、抽象、精确、概括。教师要注意多种形式的结合,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的使用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从学生的实践操作入手,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生活,在实践生活中应用。作为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其最终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超市促销打折时往往同时提供多种方案,“满200加50赠洗衣液”“满100买一赠一”等等,我们就可以利用高中数学中函数的方法进行具体计算,看哪种方案最为合适;或者是针对某种商品,比如雪碧,有三种规格,0.6升、1升、2升,具体价位不同,看哪个更为便宜,这就可以运用高中数学中的导数内容具体计算。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素质时,要以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为引导展开学习,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这也是检测学生数学知识是否扎實的具体策略。
五、从各学科的知识交汇点入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思维思考习惯和理论知识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善于吸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交汇点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比如,想要正确理解题意,就必须具备坚实的语文概括能力才能尽快读懂题目并且正确解答,教师就把提升语文概括能力的方式方法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无形中学习,并提高其他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力与知识交汇点,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素质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包括思维方式、创新意识、语言表达、实践操作以及各学科的知识交汇,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军霞.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学周刊,2017(9).
[2]高朋娟.突出概念、提高效率:对当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J].才智,2016(11).
[3]焦海廷.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