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7-09-21张娟
张娟
摘 要:小组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由于学生合作不主动、不全面、不充分和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又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就这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低效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低效现象;解决策略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不断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效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意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际情况,特对我校近千名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我校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当被问到“你最喜欢下面哪种类型的课堂教学形式”时,有多达72.7%的同学选择了“师生共同合作参与学习、实践以获得新知识”。这表明我们的学生是愿意并且喜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当被问到“知识在通过讨论和展示之后,你是否感觉到能够理解得更深刻,记得更牢”时,又有62%的同学选择了“是”,这说明只要是真正进行并且认真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学生的收获是比以前大的。但同时,有72%的同学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明显的进步,也有75%的同学说没有感到在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后他们能够学得更好、更轻松和更有趣。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是只有3%的同学表示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知道怎么做,另外,也只有6%的同学说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明确的分工,13%的同学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
这些数据表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虽获得一些成果,但更多的是挑战,仍存在不少问题。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互动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
1.小组成员合作不主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言语表达活动,但是,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室里经常会鸦雀无声,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不积极主动地讨论问题、商量对策,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独自学习的层次,小组合作仅仅流于形式。
2.小组成员参与不全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学习基础薄弱等原因,不敢或者不愿意在小组合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组成员角色不明确。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随意性较大,通常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各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格特征等,导致小组成员搭配不均。再加上小组成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好成绩的学生成了各小组的发言代表,但基础较弱的学生因为不能尝试其他角色,只能当作陪衬。
4.教师评价不全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通常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和表扬,很少对小组内的个体进行评价和奖励。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它的最終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所以如果教师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时,不能很好地将小组评价与个体评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三、关于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建议
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言语表达活动,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鉴于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初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合理分组
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间同质:是指组与组之间实力要均衡,这可以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部各个成员间的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同时,每一组的小组长由综合素质最强的人担当,主要负责分配本小组成员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2.开展积极竞争,激发主动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各小组的竞争,可见而且变化的分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1)各组实力平衡是竞争的前提。(2)不要低估加分的巨大作用。(3)加分要有根据,分数变化要
可见。
3.明确目标,明确任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合理的分工和任务分配是必要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是让待优生做记录,中等生发言,优等生答疑解惑。这样做的原因是待优生基础较弱,但做讨论记录是完全可以的,而这可以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中等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让他们发言,可以让他们极大地强化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然后由中等生转化为优等生。而让优等生答疑解惑就是想让他们一是检验自己是否知道别人有疑惑的地方,二是对他们自己进一步的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