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习迁移的理论

2017-09-21谭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习迁移理论分析课程整合

谭梅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标签,课程整合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将一门课程所学的内容迁移至另一门课程,这一迁移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迁移”。

关键词:学习迁移;理论分析;课程整合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它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低通路迁移和高通路迁移等多种形式。古往今来,已有多位学者对学习迁移这一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面笔者在此对各位名家的理论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学习迁移的理论

1.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认为,只有两个技能之间有相同的元素时,学习才可能发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就是相同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相同的联结越多,学生的迁移越多。简单来理解,桑代克作为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家,他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视作塑造学生行为的重要参照,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教与学的联结,而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学生从一种学习迁移到另一种学习的原因,或称媒介,在其眼中则是“相同的元素”,如历史与政治之间的相同要素就比历史与化学之间的相同要素要多,所以学生将历史所学迁移至政治所学比迁移至化学要容易得多。

2.贾德的概括化理论

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说明了原则和概括性的迁移,认为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水下打靶实验中,贾德将小学高年级学生分为A、B两组,对A组同学先教予其光在水中的折射原理,再要求其进行练习;对B组同学则只要求其进行练习,当A、B两组同学的练习成绩达到相同的水平时,贾德增加了水深和靶子数量,要求学生进行水下打靶,此时,A组的练习成绩明显高于B组。这一实验证明了原理的学习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其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迁移,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3.布鲁纳的学习迁移观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迁移就是把习得的编码系统运用于新的事例之中。结合迁移的不同类别,正迁移是将编码系统适当地运用于新的事例,负迁移是将编码系统错误地运用于新的事例。在布鲁纳的理论之中,他自己将迁移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迁移,指的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主要包括动作技能的迁移;另一种是一般迁移,也就是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的迁移。布鲁纳提出,一般迁移是教育的核心。

4.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学习中一定有迁移,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中介。另外,奥苏贝尔还提出,影响学习迁移产生的关键变量,是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稳定性和可辨别性。奥苏贝尔所提倡的有意义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与以往学习的旧知识进行联系,促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关联,从而使自身能够形成知识的整体构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规范,因此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之中一定存在正迁移,且是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发展的正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的特点

根据桑代克的理论,学习材料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学习迁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相似的学习材料之间容易发生迁移。如此看来,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课程整合”这一要求,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促进知识的迁移,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2)教师的指导

学习迁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方向性、目的性地将学习的知识进行迁移,从而促使学生对于新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运用。笔者认为,教师的眼神、言语、行为等均可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迁移。

(3)学习情景的特点

类似于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情景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学生的学习迁移将更容易发生,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对于学生来说,相似学习情景下的迁移,类似于“换汤不换药”的解题,学生只要能够把握住学习内容的实质和核心,将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2.主观因素

(1)智力水平

学生的智力水平不仅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对学生的学习迁移存在显著影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从而能够在各种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也因此灵活将知识进行学习的迁移,促进新知的理解。

(2)认知结构

学生已组建的规范的认知结构对于学生的迁移具有促进作用,在布鲁纳和奥苏贝尔两位认知主义者看来,学生所学习的任何知识都能够在其主动接受知识的基础之上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学习迁移取决于这一认知结构中的构建方式、包含内容等多个方面。

(3)學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于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将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促使学生对于旧知识进行巩固,对于新知识进行理解。

参考文献:

[1]詹文姬.新课改下如何促进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迁移[D].华南师范大学,2011.

[2]张晓娜.高中历史微课教学策略与反思[J].长江丛刊,2016(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迁移理论分析课程整合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迁移理念在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英汉两种语言的学习迁移及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