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历史信息化教学与思考
2017-09-21匡雄西
匡雄西
摘 要: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正和完善。新时期初中历史的创新之路探索,要着力于解决信息化问题,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教学服务,也就是历史能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方向。通过教学實践分析,论证了新时期可以发展的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模式,给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带来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信息化;知识体系;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
一、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内容设置的问题
信息化在当代教学中运用程度普遍还比较低,大多还停留在课件展示的初级层面。初中历史脱离了信息化的教学,必然导致在内容设置上出现问题。初中历史从小学的百科知识中单独抽取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教学结构。从大量的教学案例来看,初中历史教学中容易忽视众多知识点的关联,忽视连点成面的知识网络构建,容易忽视系统性、覆盖性的学习。
此外,初中的教学体系容易在历史这个方面出现短板。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阶段,学生和教师面临着升学压力,对语文、数学、英语及具有难度的理科科目如物理和化学常常十分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对历史科目倾斜相对较少。这种现象容易导致,一方面,教师的成就感不强,使得职业认同和教学素质的连续化提高滑向消极面;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不少理科素质较强的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爱的理科学习上,较易忽视历史的学习。
2.学习兴趣的引导问题
初中历史的内容不仅停留于知识点的积累,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关联,虽然不涉及过多的深入性难点探究,但总体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在难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失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初中历史的教学每星期安排都在一两节课左右,还会经常出现被其他主课老师占用的情况。在学习压力大时,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也不在于此,课堂上玩手机、做其他功课的作业、聊天开小差等状况屡见不鲜,而历史课的教师往往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机械式地灌输给学生知识,让他们不求甚解。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日积月累,“知识死角”得不到及时清理。随着中考的临近,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下降。
二、针对问题的信息化教学实践
1.重视信息化,健全体系
信息化能有效组织起课程的各个模块,让原本分散的历史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到一起,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内容架构方面的错误,使得教师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备课和教学。在备课和教学都能科学有效开展的前提下,历史课的体系化程度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就能得到保障。
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高效性。一方面,信息化平台能让不同历史教师,甚至不同学校的历史教师更加快捷、准确地进行交流和学习,大大节约了同一专业建设上在沟通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所包含的知识量,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还能探索课外相关的历史知识,充分利用好外界资源不断夯实自己的历史学习基础。
2.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
历史是有趣的,是能吸引人的,也应当成为学生掌握好的科目。学校应当积极引进相关信息化设备设施,教师应当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
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影音播放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讲授“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关于民国社会概览纪录片的影音资料,让学生感受民国时期的社会构成以及内忧外患的环境,让学生思考在当时的情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如何艰难,又是如何及时。影音播放能直观地展示历史内容,与学生脑海中的固有印象重叠、变化,加深他们的理解。
第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VR虚拟现实技术。VR
(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包含身临其境的环境,可以充分显示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学校可以购买VR虚拟现实技术的设备,配备给历史课堂使用。现如今很多历史博物馆都已经数字化,并将本馆的馆藏资源、浏览情境和实时讲解与VR虚拟现实技术有机对接,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无疑将提升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开阔他们的眼界。
总之,新时期初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阐述了新时期教学可采用信息化的创新发展途径,为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4.
[2]董维英.浅谈初中历史的信息化教学[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