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应用
2017-09-21陈君
陈君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应用到了高中阶段的教学课程中。在高中数学教学发展建设的道路上,反思性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质量和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程度,而且随着反思性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和弊端也都逐步有所改善,虽然目前的反思性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就当前的发展进度来看,是非常有前景的教学发展改革方向。就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高中数学;数学思维
一、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大多是以教师的单方面传导作为主流教学方式而进行延伸和发展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操作性强,但实际上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是很微小的,教师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思考教学方式的拓展,不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而是以自身为中心不断主导整个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没有主观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建设中,教师往往会利用应试教育的体制来对学生施加压力,导致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教师在自身所建设的教学基础上不仅不会关心学生的个人发展,还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让学生成为教师操作指导下的产物。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教师本身欠缺反思思维,学生也对反思没有根本上的理解和概念,从而导致我国的高中数学教学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就当前的教学发展来看,反思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应用是必经之路。
二、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建设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单纯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深入研究的,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反思性教学基础建设,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有效的反思所得出的结果。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反思性教学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深刻认知自身所掌握的具体教学经验,将传统教学观念中不符合时代发展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经验进行改革完善,将符合学生综合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经验进行保留升华。第二点就是對当前的整体教学环境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我国当前高中数学整体教学环境和发展方向,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教学建设以及学校的教学规划等,都带着反思批判的目光进行研究、分析和观察,从而为接下来的反思性教学打好基础。第三点就是对教学课程的实践过程进行重新研究和概括。这个过程也就是教师确定反思性教学发展建设的思路之后,要重新审视自身目前所掌握的教学基础和教学技术,在不断处理陈旧的教学问题的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教学规划的新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到学生做好了铺垫工作。第四点就是实践进行反思性教学,也就是将之前的基础准备工作和个人反思等进行实践检验,同时开展学生方面的反思性学习。
三、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教学模式建设
1.学生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堂建设之后,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础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学生在传统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难有效地把控自身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教师在通过反思性教学的有效引导后,就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从而确保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确保自己的学习习惯可以良好养成。
2.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高中数学一直被学生以及家长认为是离生活比较远的一门课程,造成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和教师没有对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反思。教师在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堂建设之后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是否涉及日常生活,哪些日常生活问题可以有效地关联到自身所学的知识,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学习思维和理解能力。
3.学生对数学思维进行反思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是非常欠缺的,反思教学模式的利用就可以非常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符合当前教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数学思维,同时利用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思路对数学思维进行反思,可以保障自身对数学知识有一种长期的感悟和理解,同时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运用
能力。
有效地开展反思性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在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帮助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还能为高中数学的未来发展奠定好扎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学有所用,让高中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提升自我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忠.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存在问题的反思[J].教育导刊,2010(9).
[2]张舒.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测试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1).
[3]孙赋美.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刍议[J].数理化学习,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