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自然衔接
2017-09-21石荣花
石荣花
摘 要: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始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入的好坏决定着进入文本之后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列举了题目切入、内容设疑、情感造境、背景激趣四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教学中,只有将导入和之后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早进入文章情景。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自然衔接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开始的第一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教师在讲新知识或者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教学方式。导入的好坏决定着进入文本之后教学环节的成功与否。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看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做到将导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教学环节。
一、题目切入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准确凝练的题目对全文的理解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题目,找出切入点,然后再条分缕析,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讲解和分析文章题目来引入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要点,领悟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的密切联系。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小说的导入,我们就可以从题目入手,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小说的人物、环境和地点,那么就以地点“山神庙”为小说讲解的切入点,把地点的转换作为小说的线索,把全文串联起来,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线索,让他们找出小说中其他故事发生的地点,然后以地点为线索梳理出文章的故事情节,然后再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这里的导入给我们学习课文一个明确的指向,通过题目很自然地就过渡到文本的梳理。
二、内容设疑
教师如果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出一种问题的情境,就能让学生把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所问的问题上来,而所问的范围又往往是以课文为中心向外辐射,可以根据内容发问,可以根据题目发问等等。凡是所问的,都须有一定的思维强度,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悬念,激发起他们心中思考的波澜,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可以这样导入:195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回国冲破重重阻挠,当时的美国海军处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掉,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过五个师吗?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以钱学森的这种惊人的力量先引起学生心中的怀疑,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很自然地过渡到本篇课文的学习,看烛之武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如何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击退秦军百万雄兵。让同学们带着悬念读课文寻找答案,这也是一种很自然的过渡方式。
三、情感造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先用充满情感的语言给学生创设出具体、生动的情境,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们的思想同课文的内容在刚一开始的时候就产生共鸣。
比如《古诗苑漫步》,老师在正式进入文本之前来了一段激情的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可以说在中国的发展中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在华夏文明的浩海中谱写了一篇篇典雅的华章。那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长江、黄河的壮观,“一览众山小”的雄奇泰山,“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气势博大。在那里,我们可以听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路发展,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傲气,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博大情怀。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漫步于古诗文苑,把你们最喜爱的古诗词朗诵给大家听,让我们共同分享中华古诗独特的魅力。教师的激情导入引发起学生心目中对古诗的崇敬,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很自然地引发出他们对诗的回忆和情感,从而顺利进行下面的品诗、绘诗、作诗的教學环节。
四、背景激趣
背景即文章背后的写作情境,具体指的是作品产生时作者写作的原因、构想、产生的时代,以及文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导入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全面且深刻的理解。
例如《端午的鸭蛋》,可以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来引入课文,“江苏高邮出过一位著名的作家——汪曾祺。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写的凡人小事,记叙的民俗乡情,谈论的虫鱼花鸟,在不经意中就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高峰。有人就对他调侃说:‘汪老,除了秦观,高邮就您啦!汪老听后笑了笑说:‘我只能排老三,前头还有高邮鸭蛋呢!下面我们就走进文章,看看高邮鸭蛋何德何能、有何特点竟能排在作者之前。”这样很自然地就能把导入和后面的教学环节相连,又为之后的阅读指出学习任务,衔接紧密。
导入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是开头,但却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了重要的教学任务,若将导入和之后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定能让我们的教学更流畅、有效。
参考文献:
[1]钱红艳.培养质疑能力,开启智慧大门[J].文教资料,2011(12).
[2]谢冬莉.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