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优质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7-09-21吴翠翠金丹
吴翠翠 金丹
【中图分类号】R8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1
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TBI)为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具有起病迅速、病情严重,多合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颅内压升高及脑水肿等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比较高。患者因脑损伤严重、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无法经口自主进食,易出现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增加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对STBI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对STBI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STBI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STB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31~67岁,平均年龄为(39.4±2.8)岁。对照组47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为29~68岁,平均年龄为(40.1±3.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生命体征监测:以多功能监测仪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体位、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30分钟一次。手术结束后,将患者立即转入ICU,对患者颅内压变化做好密切观察。②确保呼吸通畅:做好病房护理,保持病房清洁卫生。定时通风,保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手术后将枕头去除,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抬高床头30°。定时为患者叩背翻身,在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祛痰。切开气管48小时内,对患者呼吸做好密切关注,注意气管切口是否出现血肿、皮下气肿及渗血等。确保气管套管通畅,硅胶管要保持柔软,以双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套管口,便于吸入湿润气体。在吸痰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严格无菌操作。每两次吸痰間隔3分钟以上,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对患者痰液颜色、量及性质做好观察及记录。定时进行气管内滴与雾化吸入,一天2~4次。③引流管护理:连接引流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要比创腔低30cm,将下端固定连接引流袋,控制好引流速度及引流量。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出现扭曲、折叠及堵塞。④营养支持:对昏迷无法进食患者,进行鼻饲饮食,一次注入200~400mL鼻饲液,一次2~4小时,温度保持在40℃左右。在注食前后,以温开水对鼻饲管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1]:显效:患者意识恢复正常,听觉与语言功能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并发症;有效:患者意识恢复,听觉与语言功能明显恢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②护理满意度:对两组患者或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满分100,以得分85以上为十分满意,以得分60~85为比较满意,以得分不足60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颅脑损伤的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会出现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对颅脑损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预后。优质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针对性、个体化、系统性护理,以满足患者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需要[2]。
对患者生命体征做好密切监测,便于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并进行相应处理;呼吸道护理有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引流管护理能够确保引流管通畅,做好引流,避免因引流管折叠、阻塞影响患者预后;营养支持可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进一步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证明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总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邵敏.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245-246
戴国栋,汪娟,李文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136-1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