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2017-09-21吴晓燕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肢体康复

吴晓燕

【中图分类号】R7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2

1 前言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它常常归因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大脑血管痉挛导致循环的血液堵塞,也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从而进一步致大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诸如头晕、肢体瘫痪等临床表现。目前发生脑卒中的病患越来越年轻化,尽管当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在脑卒中治疗中取得明显的疗效,但致残率却得不到较好控制。由于脑卒中疾病病情复杂、发病急促,具有很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在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联合科学的护理方案,己成为当前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2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腦卒中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经由脑CT及MRI检查后确诊,所有患者均伴随肢体功能障碍,其中男42例,女36例,平均年龄(60.3±4.2)岁;左侧偏瘫37例,右侧偏瘫41例。将7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研究方法

3.1 对照组

患者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护理与脑卒中常规护理。

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具体包括:

①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且病情发展较快,所以患者一般会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及情绪,进而影响到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康复护理:向患者说明病情态势、康复治疗方法,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直接向患者了解其需求,并尽量予以满足。

②并发症的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导尿管是否通畅,以防止输尿管堵塞造成尿路感染、尿储留等;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而造成患者窒息。

③肢体运动康复护理。锻炼患者的站立能力、坐立能力、行走能力,同时,在床上也可以做肢体抬高、拉伸训练等联系,从而锻炼患者的肢体功能;为患者按摩患侧肢体,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良肢位摆放及肢体活动方法,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的看护下做上下楼梯运动,加强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做偏瘫医疗保健操、肢体平衡力练习。第四,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在家中保持肢体功能锻炼的习惯,并注意自身安全,防止跌倒、摔伤等事件的发生。

3.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参照Fugl-Meyer评价标准对护理前、护理4个月之后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讲行评价。

3.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组间数据采用“%”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表示,分别行检验、脸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39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0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39例患者中,基本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9.49%。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两组护理前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后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1.86±4.12)分、(26.57±5.4)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的患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11.75±4.2)分、(15.62±4.3)分。观察组护理后患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脑卒中是对神经损害较大的疾病。大脑是人们身体中重要且神秘的组成部分,其中有某些神经甚至会直接威胁到个人的生命安全健康。脑卒中损害的是脑部神经,虽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其致死率已经降低,但是致残率仍旧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残疾毫无疑问会给患者今后的正常生活带来阻碍,因此就需要寻找更好的办法降低由脑卒中所引发的残疾病症。康复护理是在护理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康复工作,运用在脑卒中患者中,能起到促进恢复的作用。在临床领域中,老年患者的多发常见病之一就是脑卒中,该疾病在近些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加趋势。该疾病由于发病急促、病情变化较快,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及护理措施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康复护理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多种护理手段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并且在发病早期及时采取康复训练,实施最佳的护理方案,从而减低患者的痛苦,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逐渐恢复患肢运动功能与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

6 结束语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9%),护理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10):60-62.

张英艳.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01):115-116.

王兰英,满都拉.床边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09):88-89.endprint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肢体康复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十二五”期间3.6万贫困孤独症儿童获得康复补助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