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建地理课堂 引导转化潜能生
2017-09-21何锦兴
何锦兴
摘 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活动,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达到转化潜能生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活动;转化;潜能生
地理作为中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教材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包含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地理教师在承担地理学科知识教育任务的同时,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应注重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凸显新课程理念,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转变育人模式,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思想教育、转化潜能生的目的。
一、细心挖掘教材有关的教学元素,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地理新教材的内在结构需要教师从微观上系统把握。从理论的重要性来分析,只有理清教材内在结构脉络,才能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思想和意图,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日常知识积累,通过各种媒体有意识地积累相关信息,挖掘素材,将最新科技成果和与人类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事例和问题与地理知识的学习、认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思想教育。
例如在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的《中国的疆域》复习中,教学材料上介绍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虽然材料上没有提及领土还包括领空、领海,但教师可补充说明。在学生对国家领土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介绍我国领海的情况,可联系当前国际形势讲到我国的万里海疆,我们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国家航母建设为吸引),青少年应有保卫祖国的使命感,随时都要为保卫自己的祖国作贡献。这样既完整地介绍了地理知识,又把地理知识与祖国利益、个人使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新鲜有趣,使学生在地理课中把自己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然后再通过学生读图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学生通过《世界地图》与俄罗斯、美国、巴西等国家的位置作比较得出我国的纬度位置优势、海陆位置的优势,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属于临海国家,既可以进行陆上贸易,又可以发展海上贸易。地理位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基本要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决定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综合国力必将不断提升的美好前景,激发出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挖掘时事热点问题,如影片、新闻等,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让学生产生兴趣、共鸣,拉近师生距离,不但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而且消除师生隔阂,进行心灵沟通,进行思想教育,也改进了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态度,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二、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长期的实践表明,潜能生,特别是高一的潜能生,往往由于听不明、学不懂、没意思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成为潜能生。他们平常无所事事,却精力旺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精心组织,满足不同学生的水平,点燃后进生心中的智慧之灯。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世间万物都植根于一定的环境,离不开环境的作用,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对于后进生更是这样。本人在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天文知识。如日食、月食、八大行星、金星凌日、三星连珠等天文奇观,嫦娥奔月工程、火星计划,黄道十三星座、猎户座等。奇妙的词语和精美的图片往往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尤其是精力旺盛的潜能生,表现得更加激动,他们希望在大家知之不多的领域表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
在教学中,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Stellarium、微软太空望远镜等多媒体软件创设情境,在课堂通过软件提供的实践工具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观测、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方便、安全、不受外界影响的全天候学习环境,学生进行尝试和探索模拟天文现象,进行天文观测和探究活動,从中学习到天文知识和天文观测技能。不少学生由此爱上了地理学习,爱上了天文知识,从中得到了满足,也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其中不少潜能学生更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如2015年高一3班的学生张某,原本无心学习,经常睡觉,某次上地理课,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笔者在课堂上演示的仙女座大星云照片,下课后他急切地问:“这个照片是怎么拍下来的?”笔者详尽地告诉他,要拍下这个照片——得学些天文地理知识,要懂得分辨方向、能在天空认得它,同时要掌握一些摄影技巧。本人还在电脑上用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软件让他通过电脑观看美丽的星空、浩瀚的宇宙,壮观的星云图像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后来,张某竟然迷上了天文,天天通过Stellarium(虚拟天文馆)辨认星座,模拟天文观测,不断与老师交流学习,坚持不懈地深入学习天文知识,一年后参加广东省中小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荣获二等奖,在这段时间,张某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纪律性增强,学习也开始认真起来了,成为学校天文活动小组的主要负责人。
又如刚毕业的2015届学生郭某桦、林某熙、叶某剑,他们都是美术、音乐类学生,文化成绩很差,也是从课堂活动中了解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爱上了各样地理观测,崇尚科学研究,学习态度有了根本改变,学习成绩也跃居年级的前列,在2015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重点院校。
在多年的教学中,像张某、郭某桦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地理教育中“潜在课程”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教材将探索宇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社会经济差异、砍伐森林、荒漠化、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关系到人类和地球未来的重大问题渗透到各章节中,让地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发。教师可根据教材来挖掘地理“潜在课程”的活动,如“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影响”“水污染治理讲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和“仰望星空”等等活动,通过各项活动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潜能生的转变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三、精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地理教师通过最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在学习必修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教师精心安排学生进行学校用水和家庭用水调查研究,特意安排一组潜能生采访学校领导,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准备提问提纲,当知道校长最关心的是学校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时,学生们纷纷议论,提出解决方法。这时2009届的邱泽禺、关婉玲、邹晶经过周密的研究,细心组织,对学校所在的行政镇的水资源的污染及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大量资料和图片,并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编写成报告。这个报告得到校长及学校老师认同,实施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组成部分,后来她们几个同学还以优异成绩考上本科学校。类似的后进生转化成功的例子还有不少。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素质与环境的函数。每个人都在环境和自我素质两大变量影响下从事自己的社会实践。当一个人个体素质为相对定数时,环境对一个人创造力的开发或在创造性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是一个促进和制约作用。地理教师从以“知识为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创造性、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有深入的认识,更有学生在新情境中对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创造性认识。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转变育人模式,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达到思想教育、转化后进生的
目的。
当然,转化潜能生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观念,对潜能生应有信心,应给予温暖,多一些认同,多一些尊重,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转化潜能生。唯有如此,才能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鲁香芳.地理教学中后进生转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5.
[2]于丽萍.地理学科差生转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11):1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