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的“四多”教学风格
2017-09-21吴可
吴可
一、我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应有自己的风格,没有教学风格的教师,个性和格调在教学中没有体现,教学就没有吸引力!
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人标签”或品牌,能充分体现每位教师的风格、特色和水平。它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个人气质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因素表现出来,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带有强烈的教师个性趋势。简言之,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我也问了学生我有什么风格,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说:“你很幽默!”其实我觉得自己还不只是幽默,有时还很有激情。有学生就问过我,你教这么多班,同一个内容讲几遍,为什么每一次都讲得这么有劲呢?我想,作为教师不应是单一的风格,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风格。因此,我大胆地把自己追求的教学风格定为:“四多”教学风格
多一点幽默,让课堂充满笑声;多一点学识,让学生充满
敬意;多一点启发,让物理联系实际;多一点兴趣,让知识留下
印记。
二、我的教学范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片段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单是我们所能听到的声音就已经是千种万种。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大家,让大家来猜猜那是什么声音,看看大家是否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大屏幕显示“看图片,听声音”,先依次播放几种不同的鸟的鸣叫声、器乐声、海浪的声音、电闪雷鸣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讲一讲听到了什么,以及听到这些声音时所联想到的。再让学生模仿发声,并用手摸喉部感受喉部的震动,抽学生总结出发声体的特点——振动。
之所以挑选这几种声音,是因为它们都源自动物、自然现象,更因为其中任何一种都是美好的声音(有优美的、有壮美的),都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定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去感受这种声音独有的韵味,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领入了学习的情景当中。
结合教学内容,我有时也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声、光、影等综合的感官效果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更能培养学生在观察时的多角度体验。我在讲电学时还为他们下载了一个“电学实验室”的课件,使用起来非常有趣和方便,他们纷纷拿来U盘拷回家练习,还有学生要我出证明才能回家使用电脑。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
(2)演示实验
我在演示液体传声时用了手机铃声来做发声体,用塑料袋包着手机浸入水中,来观察水是否可以传声,这让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塑料袋破裂进水,惹得学生哄堂大笑。不过笑过之后他们很感动:老师,你为我们作出太大的牺牲。当然,我的手机是防水的。
有时我也抓住课堂的突发事件幽它一默,一次做电学演示实验时,我闭合开关,演示电铃响了,一名学生说:下课啦。顿时就有部分学生的精力分散了。这时,我并没有批评这名同学,只是把开关断开,稍作停顿又闭合开关,同时说:又上课了。同学们发出了会心的笑声,精力又集中了。
做实验是物理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它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做实验也能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作风。同时,实验也给学生带来快乐和兴趣。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器材就是身边的一些常见物品,他们下去之后就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知识延伸
结合教学内容,我也会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比如:“会跳舞的草”,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动,因为这种草对声波刺激非常敏感。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又如许多学生对蝉的鸣叫原因搞不清楚,各种资料的介绍又不一,为此我专门查找了资料,终于弄清楚原来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它的发声器在腹部,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叫声特别响亮。学生们说:“老师你真了不起,这些都知道。”当然同学们的感情很纯真,他们说你了不起,你还不能说我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还大胆地把诗歌引入物理教学中,比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就深刻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加深了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写道:“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这里诗人不仅记录了虹这种自然现象,还揭示了产生虹的两个因素:光和小水珠。诗人在对自然界形象的观察中,充分运用了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勾画出幅幅美妙的图画,完成了一个个巧妙的比喻。
诗歌使学生从形象、直观的角度理解、认识世界,物理学常从抽象的角度把握世界,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呼应,使课堂教学做到情、理交融。诗歌还会以其优美的语言、感人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简单的磁现象》教学设计片段
激情——情为学习之“魂”
在讲课之前,我先提问:有谁知道中华古国的“四大发明”?这可问到了点子上,学生们纷纷举手,甚至有人干脆直接喊出来了,因为他们太引以为自豪。接下来我又说到,既然我们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那么清朝时“八国联军”又是用什么敲开我们的国门的呢?这下一下安静了,他们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稍作停顿,我沉痛地说:侵略者们正是靠了指南针和火药打到了我们的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至今仍有不少国宝流落海外。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这时真是义愤填膺,大骂“八国联军”。我说:“同学们不要激动,侵略者固然可恶,而腐朽的清政府更是罪不容赦,不重视科学技术,落后就要挨打。”结着我话锋一转,现在的中国无比强大,不惧怕任何外来侵略者,靠的是什么呀?“科学技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相信同学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好,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上面的过程要花去五分钟的时间,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了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学习的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经常进行这样的激发,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很好的效果。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本身就是物理教学的一项任务。我还鼓励学生去探究一些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比如:“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如何节约用电?”现在我国对“超导体”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如果你去探究这个问题,很可能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你……
激趣——趣为学习之“源”
磁场是比较抽象的,初中生理解起来困难,我采用细铁粉来形象地显示磁场的分布,并用投影机投影到大屏幕上。实验时,放好磁铁,盖上玻璃板,撤下细铁粉,轻敲玻璃板,细铁粉像受到了魔力的召喚,幻化成美丽的曲线,实在是妙不可言哪!这个实验的效果非常震撼,学生说:“老师你是在表演魔术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耐心而细心地讲解磁场的有关知识,通过练习,学生逐步突破了磁场的难点。
为了加深对地磁场的了解,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趣味问题:信鸽能够飞越千里,这种惊人的远距离辨认方向的本领是什么原因呢?我并不要求学生马上回答,而是鼓励他们下去查阅资料。终于弄清楚是信鸽体内有磁性物质,使它能借助地磁场来辨别方向,而并不是信鸽记忆力特别好。这样的探究让学生觉得很有趣,也让他们学会去查阅资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为教师,在课内课外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是教学的根本。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勤于思考对于求知是多么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道“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勤于思考,不做思想懒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