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思路
2017-09-21韩乔晋慧
韩乔+晋慧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审美教育也逐渐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探究的焦点问题,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学习与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学习议论文、文言文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于审美教育渗透思路的探究,其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渗透思路
语文原本就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为了更好地培养、提升感知美的能力,全面激发创造美的激情,对于审美教育的渗透,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真正通过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来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开阔其学习视野,对各个教学环节作出进一步优化。
一、注重学生审美想象的启发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那种活泼多变的题材,以及纵横自如的结构,在充分展现语文知识魅力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对此,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对文本思路做出清晰的梳理,即使是文本的一些细节,也要给予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审美想象。可以先从审美想象入手,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开展全面赏析,适当为学生的审美想象给予一定启迪,使其能够更深层次地把握文章的审美[1]。
比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春》时,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阅读体会笔者所描绘景物展现出的那种生命力的灵气与火力,春天的一切都仿佛是“刚睡醒的样子”“野花遍地是”……在学习这类文章时,除了对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分析把握外,教师还应善于带领学生对文章中的意境、物象的色彩等方面给予一定品赏,这样既可以更轻松地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也能够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交流做出更全面的指导。
此外,除了审美想象的培养,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比如,在《春》中,那种简洁生动、形象精美的语言就值得教师带领学生更深入地品味。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偷偷的”与“钻”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够写出小草那种韧劲,也能够将那种有趣的不经意,以及作者的喜悦之情生动地表达出来,而也是这样的描写,连原本无思想情感的小草,似乎都可以与我们愉快地交谈。且这些语句虽然简单、平易,但经过作者的巧妙加工,就可以变得不平凡,能够抒发浓厚的情感。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积累,并能够将这些手法、想法转化成自己的意识行为,并应用于实际表达、写作当中,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强化语文教学的图文并茂
很多语文教师在讲解文章之前,为了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都会给学生适当地介绍一下文章背景,以及作者写作风格等信息,但仅从理论层面来介绍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也很难做到透彻理解,还需要从实质层面给予一定介绍[2]。
在日常备课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所讲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甚至实物都有助于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通过实例举证等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刻的印象。比如:在讲解《圆明园》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用这段国耻时刻警醒自己,教师就可以展现一些图片或是视频,让学生认识作者笔下的圆明园曾经是那么的辉煌,但现在却是如此景象,引发学生深思。同时,也可以利用十二生肖等物品来辅助教学,以此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印象,也可通过这种系统的实质介绍,更好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重视审美情境的创设
语言是语文教材建构的重要材料,所以说,通常情况下,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滲透都是运用情感性语言来开展的,这类语言不仅是指形象性的描述,也涉及一些议论抒情式的语言,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理想渗透,就必须要重视学生思想情感的
激发[3]。
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背影》这篇文章时,除了让学生欣赏关于父亲、父爱的油画、歌曲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背影,只是一种表象,是对父爱的表达,但对于这种人之常情,为什么作者要时隔八年才写出这篇文章呢?”等问题,来带领学生走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其在阅读思考中逐渐体会、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其能够对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处境、心情,以及那种依靠、寄托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审美教育的渗透,除了一些视觉、听觉方面的刺激外,还应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从思想情感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其审美情感。
综上所述,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品质,真正在语文学习、探究中获得相应的审美愉悦感,且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各种美好,对于语文课堂各个教学环节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并从阅读、朗读和写作等各个层面入手,让学生接受到更全面的审美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安雪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人格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聊城大学,2010.
[2]刘超.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9):130-131.
[3]曾翠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J].考试周刊,2011(92):39-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