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音乐在体育运动教学中的作用
2017-09-21罗宁余兰
罗宁+余兰
摘 要:音乐作为体育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有关研究学者表示,音乐在体育运动当中将会彰显出自身的价值。尤其是在近现代的体育运动当中,音乐与体育两者之间已经有了十分密切的联系。针对音乐的魅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音乐在体育运动中的功能与作用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音乐;体育教学;运动;功能;作用
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已经与各个学科之间有了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且正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体系。现如今体育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很多人认为音乐与体育是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实际上并非如此,体育靠的是身体的运动,而音乐则靠的是心灵的洗礼。如果能够将音乐与体育完美地进行融合,将会令体育变得更加具有色彩。早在19世紀末的时候,就曾经有瑞士的音乐教师E·P达尔克罗兹创造了音乐体操,这也是音乐与体育首次结合的一个作品。从此以后,很多音乐都与体育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育与音乐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一些体育运动当中,音乐起到了一个调节气氛的作用,这将会令体育运动更加具有活力。
一、音乐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音乐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性作用,首先音乐在本质上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新鲜感,在音乐的律动下能够给予人们更多的动力和趣味性。例如在体育跳绳运动中就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性作用。跳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体育运动,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跳绳的节奏和速度与自身的体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跳绳这项体育运动与音乐的节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在训练学生跳绳的时候,如果播放一些合理的音乐,让音乐的节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那么这时候学生的跳绳节奏就会与音乐的节奏逐渐保持一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运动机制会有着很大的促进性作用[1]。音乐对于体育教学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注重音乐与体育教学的双向发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让体育教学能够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音乐对培养运动员节奏感的影响
音乐与体育联系起来首先令人们所想到的就是节奏感,因为音乐与体育运动的共同点就是节奏感非常强。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其自身长短、快慢、停顿等不同的节奏都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此时,运动员只有跟上节奏,才会找到一个节奏感。因此,在日常的体育训练当中,训练员可以为运动员播放一些有节奏的音乐,以此来培养运动员自身的节奏。例如在田径运动当中,跨栏是一项节奏感非常强的运动项目,这时就可以运用不同的音乐去调整其自身的旋律,让运动员能够更加协调地去进行该项活动。音乐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形成一种特有的旋律,会让人们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成绩[2]。
三、音乐能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
据有关研究学者表示,音乐通常能够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质,通过悦耳优美的乐曲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被音乐柔化了的动作变得更加活泼、欢快且富有艺术魅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具有积极性,所以在音乐配合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应该明白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是有影响的。有一些实验也证明了音乐对人的思想感情是有影响的,在不同音乐背景下,人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所以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具有很大的作用和
意义。
四、音乐使体育运动更富有感染力
体育运动包括很多项目,例如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花样滑冰等,这些都是一些人体艺术,能够通过运动来彰显出人体的魅力。而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旋律的音乐更具有特殊的表现力。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内在风格和内在特点。对于一些需要表演情感的体育舞者来说,仅仅依靠环境氛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一些音乐,这样会使得表演者内心情绪跟随着音乐发生不同的变化,不至于让所表演出的舞蹈死板,在音乐背景下表演出的体育舞蹈往往更加具有活力和动感,舞者能够将自身的情绪充分融入实际的体育运动当中[3]。音乐能够使得体育运动富有较强的感染力,当学生做一些体育运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尝试着播放一些与运动相协调的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音乐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论述了音乐在体育运动中的功能与作用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音乐与体育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要想更好地凸显出音乐与体育之间的关系,通过进行一些实验分析或者是调查就可以发现,音乐能够激发人类内心的情感,不同的音乐将会产生不同的旋律,这将会更好地与人体体育运动相
联系。
参考文献:
[1]李淑平,萧山.音乐与田径运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134-137.
[2]张春德.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农学院学报,2014(5):123-128.
[3]张娟.略论音乐与艺术体操的互动性[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109-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