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部位脑出血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2017-09-21林宗荣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脑室脑干出血量

林宗荣

【中图分类号】R5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01

以下将针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2例特殊部位脑出血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从影像医学角度提出CT诊断结果的临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案例共32人,其中男性患者18人,女性患者14人。年龄分布为22-78岁。其中自发性出血18例,外伤出血14例。有16人具有高血压病史,就诊时间为30min-1.5d。

1.2 临床表现:深度昏迷患者12例,浅昏迷10例,头晕、头痛患者30例,同向凝视10例,针尖样瞳孔9例,呼吸不稳定6例,四肢瘫痪7例,意识障碍17例,呕吐14例,语言功能失调16例,血压增高30例,发烧12例。

1.3 影像学检查

针对32例患者实施CT检查,采用GEMedicalSystemsProSpeedAI扫描仪,层厚5-10mm。其中明确诊断28例,拟诊4例。

二、结果

通过CT影像显示可见不规则条状以及团状高密度影响,CT值约42-76Hu,能够看到边界,提示部分站位效应。相邻脑实质出现水肿,中线移位。预后无失语、无偏瘫、生活能够自理并参加正常工作者5例,为优级。具备部分自理能力、偏瘫肌力2-3级者10例,为良级,整体优良率为46.9%。其中6例死亡,死亡率18.8%。生活不能自理、重度瘫痪、植物生存这11例,占34.3%。

三、讨论

3.1 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率的3%,主要诱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出血部位多为桥脑的穿支动脉。CT影像表现为脑干部位有团状高密度阴影,CT值约52-70Hu。本组案例中血肿直径为0.7-3.3cm,出血量1.43~12.1mL,平均出血量3.12mL。临床经验提示,出血量高于5mL时,患者会出现明显意识障碍,并伴有高烧昏迷症状,呼吸节律不稳,预后情况不够乐观,死亡率相对较高。如果出血量大于10mL,则患者预后极差。在本组案例中,脑干出血患者10例,其中有4例出血直径大于2cm,最大直径3.3cm,出血量12.2mL,入院36小时后死亡。由于后颅凹伪影造成干扰,一般在CT检测中脑干显示不够充分,通过高分辨率CT能够更清晰的观察小灶性出血,基底池不可见,可以判断严重脑肿胀,幕上中线移位。脑干出血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预期出血部位有密切关系,通过CT影像检查能够对其进行快速定位,为临床施治提供可靠依据。

3.2 小脑出血

小脑出血诱因为高血压和脑部血管结构病变,其它如血管畸形、脑肿瘤、脉管炎、淀粉样血管病等都可引发小脑出血。发病位置多集中在齿状核区域,该部位血管属于椎-基动脉系统,是供应脑干输血的通道,因此一旦发生小脑出血会同时伴有脑供血障碍。CT影像对于检测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发病24小时内能够观察到高密度病灶,并能够针对其出血量、出血位置、与脑干关系、是否有积液等做出快速判断。在小脑出血的CT诊断中也有一些局限,如病灶较小会出现假阴性判断,容易受到骨伪影干扰,后颅凹扫描准确性低,如果患者为缓慢发病,出血点密度较低,则需要与脑梗死和胶质瘤进行区分,以判断其病变实质。

3.3 外伤原发性单纯脑室内出血

此类出血较为罕见,诱因多为室管膜下静脉剪切伤。脑室出血在出血部位、时间、出血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可出现脑脊液充血、血凝块等症状。在脑室出血CT检查中,高密度脑室内出血多集中在外伤1-2周以内,如果有凝血阻碍脑脊液循环,在而有可能导致脑室增大。在本组案例中,脑室出血患者症状较轻,仅一例患者昏迷。由于CT检查存在容积效应,因此需要和基底节区小灶性出血破入脑室相区别。

3.4 胼胝体损

胼胝体位置在大脑纵裂底部,主要功能是调谐两侧大脑半球。由于胼胝体所处位置较为特殊,而且单纯胼胝体损伤或病变较为少见,因此多与其它类型颅脑损伤合并发生。胼胝體损伤多表现为非出血性损伤,所以通过CT检测结果往往不够理想,影像判断缺乏敏感性。CT检查的优势在于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小灶出血,而非出血性脑肿胀则会造成病灶体积不稳定,影响影像判断正确率。对于此类病例采取MRI诊断更为合适,能够更准确的了解病灶情况。如果患者胼胝体损严重,还会累及体部及膝部出现病变反应。

3.5 鞍区损伤

鞍区损伤多为复合型脑损伤,其中胼胝体损伤最为严重。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和代谢障碍,同时引发消化道出血,其概率达90%。在CT检查中,一般对下丘脑显示不够直观,但是能够观察到鞍区骨质断裂,鞍上池、环池不可见,中线移位,这些征象能够作为间接判断的依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鞍区损伤导致的颅底骨折或额叶底挫裂会引发患者多尿、高热等症状,因此需要提起高度重视,避免病情延误。同时也结合内分泌数据进行辅助判断,这一数据也具有部分参考价值。

结语

在本组案例CT检查中,脑出血患者多伴随颅内复合性损伤,症状较为严重。虽然采取MRI检查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脑出血症状,对血肿情况进行分期,但是MRI检测耗时较长,对于急症脑出血而言并不适宜。而通过CT检查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等有初步判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有效的影像依据,为抢救或者生命赢得更多宝贵时间。由此可见,通过CT检查诊断脑出血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为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王伟.脑出血的CT表现与临床诊疗方法[J].中外医疗.2015(09)

刘林海.CT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5(12)

师明钿.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部位CT诊断[J].中外医疗.2014(13)endprint

猜你喜欢

脑室脑干出血量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婴幼儿耳聋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