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奉节段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
2017-09-21闫胜华孙翰昌刘小玉
闫胜华+孙翰昌+刘小玉
摘 要:该研究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对长江奉节段水域内设置10个监测点进行渔业资源调查,分析了该水域鱼类资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多样性组成及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渔业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奉节段;渔业资源;现状;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17-03
奉节隶属三峡库区,水资源丰富,县境内现有除长江干流外17条河流,干支总长约1580km。三峡水库形成后,按175m正常蓄水高程计算,奉节库段的水面达1.33万hm2。以156m高程时的水面作为可养水面,奉节库段可养鱼水面约1万hm2。其中大库(即原长江段)约0.73万hm2,梅溪河库汊约0.13万hm2,大溪河库汊约800hm2,草堂河库汊约400hm2,朱衣河库汊约200hm2。
1 奉节境内渔业资源环境现状
1.1 鱼类资源方面 三峡库区水域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独特,鱼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物种多样性、代表性和特殊性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态、社会、经济价值[1]。据资料记载,长江奉节江段鱼类多样性丰富,起源、形态特征以及生态适应性差别都很大,主要有8目、20科、88属,其中鲟形目2科2属3种,鳗鲡目、鳉形目、颌针鱼目、鳃鱼目各1科1属1种,鲤形目4科67属102种,鲇形目4科8属15种,鲈形目6科7属11种[2]。而鲤科是辖区内数量最大的一个科,占总数的60%。2015年春季在奉节境内设置5个采样区域,共获得1877尾渔获物,总重量53036.9g,鱼类种类为52种,分属6目11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较多,26种,占种类比例的50.00%;鳅科鱼类7种,占13.46%;鲿科鱼类6种,占11.54%;其他各科,鰕虎鱼科与鮨科均为3种、银鱼科2种、其他均为1种,共13种,占种类比例的25.00%,如图1所示。
1.2 漁业水环境方面 2015—2016年连续两年对相关水域内设置的10个水质监测断面的环境水质进行了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水域水质总体良好,基本能满足鱼类生长和繁殖等需求。2015年设置的监测项目中,溶解氧以及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砷等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氨氮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出现超标的项目有pH值、COD、总氮和总磷;其中,总氮为主要超标项目。2016年设置的监测项目中,溶解氧、pH值以及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砷等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总磷、总氮及氨氮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结果表明,在水库丰水期水质指标明显好于水库枯水期,可能是由于枯水期水体交换率低,污染物得不到有效的稀释,浮游植物爆发式增长。
1.3 水生浮游生物方面 浮游生物作为水体物质代谢和能量流动的初级生产者,在水生态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3]。奉节库段水域现有浮游植物157种,隶属于8门74属,其中硅藻门18属53种,绿藻门29属52种,蓝藻门13属28种,裸藻门4属10种,甲藻门3属5种,黄藻门3属4种,隐藻门3属4种,金藻门1属1种(见图2);浮游动物107种,隶属于4门52属,如图3所示。底栖动物26种,其中,环节动物9种;软体动物3种,占总数的11.54%,节肢动物14种,如图4所示[4]。
经优势种分析,检出的优势藻类主要是硅藻门的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 Hassal),绿藻门的实球藻[Pandorina morum(Muell.)Bory.]、衣藻(Chlamydomonas sp.),蓝藻门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甲藻门的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以及隐藻门的卵形隐藻(Crytomonas ovata)。而浮游动物优势种轮虫数量最大,有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ldonta)、梳状疣毛轮虫(Synchacta pectinat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枝角类中的优势种为简弧象鼻溞(Bosmina 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和透明溞[Daphnia(Daphnia)hyalina];桡足类中的常见种是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底栖动物种多足摇蚊(Polypedilum sp.)、前突摇蚊(Procladius sp.)、肥满仙女虫(Nais inflata)、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钩虾(Gammarus sp.)为优势种[4]。
2 存在问题及原因
长江三峡库区奉节段,鱼类种群资源逐渐下降。据渔业资源调查分析表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渔业资源数量、组成结构等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渔业资源已呈整体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渔获量逐年减少,单位渔获量下降,渔获种类减少,大部分珍稀特有鱼类的渔获物出现明显的小型化、低龄化等过度捕捞现象,其渔业资源已处于衰退的状态。同时,渔业水质富营养化逐渐呈现。
2.1 水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流水变为静水或微流水,干流库尾流速不足0.5m/s,库首和库心区流速一般只有0.05m/s左右[5]。2004年朱衣河、梅溪河、大溪河、抱龙河、小江、花溪河和神女溪七条河流回水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现象,大宁河回水段总体营养级别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有加重的趋势[6]。在长江上游干流的各江段中,珍稀鱼类胭脂鱼、鲟鱼类等在渔获物中的比例已经不足1%,以往在渔获物中占比较高的圆口铜鱼、岩原鲤等特有鱼类下降非常剧烈,已经由1997年的12%下降到1%以下,库区鱼类已经演变成以静水和缓流水类型为主,其中鲢、鳙、鳜、南方鲇、翘嘴鲌排在前5位。以奉节县为例,境内捕获物主要种类有鲢鱼、鳙鱼、草鱼、大口鲶、虾等,捕捞渔获物中原有经济鱼类比例明显下降,草食性、滤食性鱼类、虾比例明显增加。endprint
2.2 富营养化逐步加剧 由于上游干支流入库背景负荷、库区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船舶流动污染源、城市地表径流和农业地表径流产生的面源、水库蓄水后淹没土壤中污染物的释放负荷、沿岸城镇垃圾经雨水淋溶后进入水库的负荷等,在加之库区蓄水后流速降低,污染物沉积,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最终影响渔业资源数量、组成结构发生变化[7]。
2.3 过度捕捞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渔民受生活所迫和利益驱使,部分水域“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现将突出。从捕捞渔获物上看出现明显的小型化、低龄化等。三峡库区蓄水前,奉節县拥有70余艘船,每年捕捞量90t左右,08年起至今,奉节县渔业渔业船舶270艘,捕捞总量160t左右。平均单船捕捞量呈下降趋势,捕捞总量呈上升趋势。
3 渔业资源保护对策
3.1 加大鱼类增殖放流力度 鱼类增殖放流可以快速补充鱼类资源,也是渔业资源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一是优化珍稀、特有鱼类的苗种供应源,扩大放流的规格和规模,提升其对珍稀特有鱼类资源恢复和补充的作用;二是完善增殖放流技术方案研究,尤其是加强放流规格、放流地点及其放流方式等放流策略及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标志放流效果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作用。
3.2 加大渔业环境保护力度
3.2.1 坚决贯彻执行对渔业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广泛宣传《渔业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升保护渔业水环境的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对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支流排放废弃物、废水等违法违规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3.2.2 开展三峡库区水域中的经济鱼类、珍稀鱼类重要生境的重点保护 包括产卵场、洄游通道、索饵场、越冬场等。特别是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以及进行水下爆破、勘探、施工作业,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涉水行为,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采取补救措施。
3.2.3 控制污染物对渔业水域的污染 严格工业废水排放标准,并控制新的污染,未经处理过的任何工业废水坚决禁止排向三峡库区长江支流及干流等水域,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水时,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3.2.4 渔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渔业水域环境和破坏事故 随着三峡库区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逐渐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渔业污染事故逐渐增加,要求调查处理渔业环境污染事故越来越多,渔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3.2.5 加强渔业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了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需要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分出的地域的总称。针对三峡库区特有品种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Fang)]等名优鱼类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3 探索人工鱼巢、鱼礁建设途径 重庆渔政信息网2007年7月19日公布的《长江重庆段鱼类产卵场名录》,长江奉节县段43km境内共分布有产卵场3处,分别是浩尾子产卵场、马富滩产卵场、寸滩碛产卵场。在邻近生态环境相似的水域进行人工鱼巢和人工鱼礁的投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鱼类繁殖孵化条件,保障补充群体数量,维持自然种群数量。西南大学与北碚区农业委员会2014年在嘉陵江北碚段投放25个人工鱼礁,120m2人工鱼巢,一年多增殖野生鱼卵4000多万粒。证明这一措施切实可行。南岸区农业委员会2015年在长江峡口镇温家溪、大牙浩搭建人工鱼巢对长江天然水域的鱼类增殖效果也非常显著,据估算,1m2鱼巢大约会附着鱼卵9万粒左右,孵化率65%左右。
参考文献
[1]王珂,李翀,段辛斌,等.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J].淡水渔业,2013,43(3):44-48.
[2]长江水系鱼类资源调查协作组.长江水系鱼类资源[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4-15.
[3]刘晓娟,李云峰,茹辉军,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流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年度变化[J].淡水渔业,2015,45(1):52-57.
[4]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三峡库区梅溪河航道建设工程渔业资源环境监测报告[R].重庆,2017.
[5]邱立莉,钟成华,熊强.三峡库区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初探[J].山西建筑,2006,32(3):178-179.
[6]蒙万轮.三峡库区蓄水后支流回水段富营养化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5,20(2):6.
[7]朱庆春.巢湖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9):97-98.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