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2017-09-21袁俊
袁俊
摘要: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研究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达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文章通过探析河南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应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打好基础。
关键词:地方高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016年,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编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重点强调要加深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全面增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经被社会各界所认可。高校在为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地方经济的增长注入新动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建立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根据所处的地域优势来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河南省共有129所普通高等学校,从近几年来看,河南省的高校普遍树立了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并积极的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逐渐地向应用型大学转变,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但是,这种贡献数量不够多,质量也不够高,并且在服务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了,才能实现河南省高校和经济的互惠共赢。
一、河南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
(一)政府方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河南省政府积极为高校和本地企业构建技术创新的平台,为教育服务经济搭建桥梁。河南省大多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的产品大多只是进行了一次再加工,没有创造较多的附加值,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就不大。随着这些年以来,河南省高校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已经从单纯的授教知识发展成为研发科技成果的发源地,因此,河南省政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构建桥梁,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主要是依托了高等院校的科研、人才、实验设备等优势,搭建的一座科研成果孵化转化的平台,使高校的科研成果和创新力成为地方经济前进的主要动力。截至2015年,河南省共有7家大学科技园,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孵化的企业达到了数百家。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趋势,河南省政府进一步创新思路,將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方式。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建设高等学校众创空间,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显著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目前已有22所高校申报的众创空间建设项目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高校集知识、人才和科研为一体,是创业的孵化基地,是众创空间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政府在高校内创办众创空间,旨在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团队,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搭建了又一座平台。
(二)高校方面
近年来,为了适应河南省地方经济的需求,各大高校都积极主动地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引进做出了或多或少的调整,以此来适应河南省经济的发展。例如,位于信阳地区的一些高等院校为适应信阳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设有茶学、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茶文化专业,以及在市场营销专业下设有茶叶营销方向,这些高校的教师对茶叶不仅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而且经常深入茶区开展培训,为河南省和信阳市的茶叶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茶叶生产,推广茶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企业方面
除了由政府搭建平台以外,地方高校和企业都积极主动的相互寻找合作机会。合作的方式也逐渐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高校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训练;二是企业派员工到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三是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创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目前,在郑州的一些高校当中,开设的有众多企业冠名班,如“丹尼斯班”、“大华伟业班”等。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会进一步的加深,一方面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企业相适应的工作技术和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实实在在地参加到学生的培养、实践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
二、河南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财政投入力度不大,限制了高校发展,难以提高服务质量
地方高校植根于地方,教育经费缺乏一直是制约河南省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河南省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所以政府在高等院校上的财政投入直接影响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大小。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逐年增大,高校的教育经费是否充足不是由总教育投入来决定的,而是由生均教育投入来决定的,因此,通过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的考查来反应教育经费的充足度。
从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的生均教育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地区。2015年河南省的生均教育投入只有1.25万元,在中部地区的六大省份中只高于湖南和山西,而北京和上海的生均教育经费达到了6.1万和3.1万,北京高出河南4.8倍。
综上分析,河南省的高校教育政府投入的总量虽然很大,但生均财政预算经费投入却很有限,这种情况直接会影响到高校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提倡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地方经济对高校的发展扶持力度较弱。高校教育经费的缺乏,将直接导致高校科研和创新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直接影响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质量的高低。
(二)高校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虽然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学校发展定位缺乏个性,模式趋同,目标不明确,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攀高的问题。学科与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使得高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河南地方经济。目前,河南省高校的专业设置几乎涵盖了国家颁布的所有专业大类。但是河南省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在河南省的高校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设置了农林、畜牧和水利专业,并且每年的生源严重不足,这严重满足不了河南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另外,河南省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煤炭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电力、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但是河南省高校专业设置都主要集中在经管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金融财税类等相关学科上,专业设置明显忽视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需求。endprint
(三)校地观念有所偏差,难以进行长期深入的合作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校企合作。近几年,河南省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虽然有所加强,可是由于两者是性质不同的组织,所以就导致了双方合作观念上的差异。企业主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看重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益,而高校是一种非盈利性组织,看重的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比如企业实习,地方高校希望能通过实习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企业却认为教学实习不能为他带来明显的收益,即使开展了教学实习,也只是把学生安排到与专业无关的人手缺少的岗位上。另外,河南省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资金不雄厚,所以一般多重視立即见效的成熟短期项目,忽视一些存在风险和创新的长期项目,这种情况导致了两者之间不能进行长期的合作。
(四)校地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信息不对称使得需求与供给难以均衡
河南省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联系不太紧密,相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校地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之间难以达到均衡。一方面地方经济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不能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诉求,另一方面高校在不明确经济需求的情况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同小异,满足不了地区经济对人才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就会减弱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作用。此外,校地彼此缺乏沟通,还会导致互相缺少信任。由于河南省的高校中没有985院校和34院校,还有一部分的高校是在原来的专科或是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来的,这样就会导致地方企业怀疑河南省高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即使河南省高校已经具备了满足地方企业和市场的研发能力或是科技成果,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地方企业还是愿意寻求地区以外的高校进行合作服务。
三、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河南省政府、高校和企业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为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一方面政府积极为校地之间搭建合作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高校也不断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适应经济的发展,与企业之间全方面、多方式的进行合作。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观念冲突,缺乏沟通途径等问题,所以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思路:一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河南省可以建立高校资源数据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进行合适度的匹配;二是校企之间进行共享经济。高校可以与地方企业共享图书馆、实验室和科技平台等科研设备,而地方企业可以共享生产设备和实践资源;三是要建立校地之间的沟通机制,成立专门校地服务组织机构。
参考文献:
[1]杨敏.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探索[J].福建论坛,2011(06).
[2]张晓旭.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优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4).
[3]田瑞霞.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问题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16(09).
[4]米丽娟,赵永娟.校市共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2016(04).
[5]徐同文,房保俊.应用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2(06).
*本文为信阳学院院级科研项目“河南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途径研究(2016yb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信阳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