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2017-09-21孙赳
孙赳
【中图分类号】R4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01
胃十二指肠溃疡畸形穿孔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比较奠定,诊断难度较低,多采用单纯修补术或者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了全面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与应用价值,文章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加以分析,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患者。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21岁到67岁之间,年龄均数为(37.83±4.23)岁。患者消化性溃疡病史时间在1年到7年之间,病程时间均值为(2.26±0.57)年。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在20岁到67岁之间,年龄均数为(37.23±4.65)岁。患者消化性溃疡病史时间在1年到8年之间,病程时间均值为(2.18±0.78)年。组间各项数据资料对比无明显区别,具有分组讨论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手术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应用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开腹进入腹腔,腹腔积液吸出,寻找发生穿孔具体位置,明确患者大网膜包裹部分[1]。一般情况下穿孔位置处于大网膜包裹集中位置。圆针7号线对穿孔位置进行缝合,基于患者穿孔病灶大小,穿孔位置上中下各缝一针,缝合后明确针距。上线两针实施打结处理,而后中间缝一针。将部分大网膜覆盖在患者穿孔位置,生理线固定处理[2]。穿孔面积较大的患者,需要基于针距选择缝合的针数。而后干纱布对患者穿孔口实施止血处理,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1.2.2 参照组手术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在患者右上腹直肌做切口。进入患者腹腔中,穿孔位置细致检查,将溃疡灶周围食物残渣与渗液全面清除,胃中残留液全面排空[2]。干纱布对患者穿孔口实施止血处理,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基于患者病情实施胃空肠吻合术与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20.0软件作为数据统计工具,应用n与%表示计数资料,以作为检验工具;以“±s”表达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若P<0.05則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2%对比具有明显区别,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疾病复发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1例,参照组患者术后复发5例,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详见表3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为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转变,以及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3]。临床治疗中患者多具有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临床症状。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者胃酸分泌较多,致使患者黏膜屏障受到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表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上腹部疼痛感比较强烈,且具有面色苍白、脉搏较细以及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疼痛感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蔓延到患者全腹部[4]。疼痛感保持一段时间后,患者会由于腹腔渗出液的稀释效果,腹疼感受有所缓解;(2)患者如果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症状,则患者的临床症状会显著加重,致使患者出现表情痛苦,腹部呼吸减弱等临床表现。在按压患者腹部后,会出现全腹部疼痛的反应,叩诊时能够听到移动性浊音[5]。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在临床诊断且确诊后,需要积极实施早期治疗活动,当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主要包含单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等[6]。相较于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穿孔修补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治疗后溃疡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正常生理机制在术后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且具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更加具有推广价值。但是当前很多医学研究工作者对此仍然具有一定的争议,一些医学研究工作者认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后,患者存在术后再次出血、再次穿孔以及溃疡复发的问题,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不佳[7]。但是在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中,尚未发现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加实践研究的样本数量、实践研究的时间。
实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基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身体素质以及穿孔时间等,科学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患者手术治疗结束后,需要实施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等,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结合本次手术治疗研究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证明,相较于传统的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单纯穿孔修补术的应用价值更高,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下,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与参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22%对比具有明显区别,且实验组患者疾病复发1例,参照组患者术后复发5例。数据资料表明,单纯穿孔修补术能够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预防患者疾病的复发,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感受,真正发挥手术治疗的意义。
综合上述内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中,单纯穿孔修补术的应用,能够在缩短患者手术时间的基础上,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快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建议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建江.24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26—27.
王时清.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03):356—358+361.
丁珏.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2):2249—2251.
康鹏,刘新明,李朝军,谌彪,史新河.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107—108.
黄晓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4,20(10):1647—1649.
林志超,陈同,李汉权,林天.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11):1298—1301.
吴健瑜,卢蔚起,潘远元,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腹腔镜下修补术后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4):607—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