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TME联合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2017-09-21杨新辉赵为民刘林曾祥岳杨新辉
杨新辉 赵为民 刘林 曾祥岳 杨新辉
【中图分类号】R735.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9-00-02
直肠癌发病率日渐升高,而我国直肠癌类型以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为主,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1]。近年来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治疗地位直肠癌的报道逐渐增加,多项回顾性分析发现ISR能在确保肿瘤根治的同时保留患者肛门功能,对患者术后保留正常肛门功能意义重大[2]。本研究纳入低位直肠癌患者若干例,分别采用腹腔镜TME联合ISR与开腹ISR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近期预后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8例实施腹腔镜TME联合ISR,另36例患者实施开腹ISR。直肠癌诊断标准参照《结直肠癌诊疗规范》[3]中相关标准。纳入及排除标准:①肿瘤下缘距肛缘的距离在5cm及以内;②肿瘤分期为TNMI-III期;③身体组织除该肿瘤外,无其他原发性肿瘤、重大疾病、腹部手术史;④已发展为远处转移;⑤失访、资料不全患者。(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TME+ISR)组:采用腹腔镜5孔操作法,取脐部下1cm、右麦氏点、左上腹和下腹、右腹中部为穿刺点进行手术。开腹ISR组:以下腹部正中位置为切口进行手术。两组患者均依照TME和无瘤原则,手术期间注意输尿管,血管神经束等的保护,术中切除线距齿状线的位置根据肿瘤下缘和肛管括约肌的距离进行确定。
1.3 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量数据用 表示,并使用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TME+ISR)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ISR组(P<0.05);(TME+ISR)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ISR组(P<0.05)见表1。
3 讨论
ISR经过近年的发展,其在保留直肠癌患者肛门基本功能的同时,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80%,且5年局部复发率低于10%[4]。随着ISR 技术进步,既往被认为是ISR 手术禁忌症的因素正逐渐被颠覆,目前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均为ISR 手术适应症:①浸润不超过直肠内壁;②组织学分型为中、高分化。
经腹腔镜行TME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目前认为腹腔镜TME手术具有组织辨识度高、腹部伤口小、脾结肠韧带游离便利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技术要求高、设备复杂、部分手术野不够开阔等缺点。本研究结果发现38例腹腔镜TME联合ISR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尿潴留及肛门失禁情况,且吻合口漏或狭窄及术后感染的情况均少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TME联合ISR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综上所述,对于局限于内括约肌或直肠粘膜的低位直肠癌可采取腹腔镜TME联合ISR术式以减少术中损伤,加快术后恢复,且在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预后同时体现微创、经济等优势。
参考文献:
周总光, 杨烈, 李园,等. 我国结直肠癌30年变迁与应对策略[J]. 中國实用外科杂志, 2012,12(9):693-696.
马磊, 丁克, 刘广余,等. 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观察[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5,8(7):688-692.
卫生部医政司. 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1, 49(9):97-104.
赵保玉, 段红彬, 张瑞,等.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外科入路的解剖观察[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3(2):138-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