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9岁的老北漂 錾打锤敲现精彩

2017-09-21孙海文并摄

乐活老年 2017年9期
关键词:限塑金属板铜板

孙海/文并摄

59岁的老北漂 錾打锤敲现精彩

孙海/文并摄

2017年春节期间,沈阳人陈学明在家中叮叮当当地敲击着,一幅铜板人像浮雕逐渐显现出来。这是他春节回家过年时收到的订单,弄完这个铜板浮雕,他就要回到北京潘家园,继续他的北漂生活。59岁的陈学明在北京已经有5年“漂龄”了,虽然其间回来照顾母亲两年,可心里还是放不下他北京那个摊儿。“在北京,我的订单很多。”他说。

陈学明有一手绝活,能在金属板上作立体画,就是人们所说的雕浮雕画。他手中不是笔墨,而是錾子和锤子,过程没有作画那样文雅,但作品却让你叫绝。在金属板上雕刻人物是他的长项,这门手艺是从小在父亲那里一点点学来的。那时,陈学明只有6岁,“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看着父亲敲敲打打的,我感觉好奇,所以就跟着学,开始时锤子经常砸到手上,常常是一个血泡没好呢,又再次被砸到,那个滋味真是不好受呀!”他说。

陈氏金属板浮雕可以追溯到1842年,陈家祖上四代人都是靠这个养家,也是手把手传承下来的家族手艺。上世纪70年代,沈阳很多伟人像章的模具都出自他父亲之手。陈学明的爷爷是做石像雕刻的,有句话叫“石匠、铁匠不分家”,这句话在陈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陈氏家族几代人身上都有这样的艺术细胞,才让这门手艺得以传承。陈学明说:“我孩子已经30多岁了,跟我学习了多年,已经掌握了手艺的精髓。”

几年前,他利用半年时间制作出奥巴马、克林顿等43位美国历代总统肖像,让很多人见识了陈学明的手艺。2016年,陈学明被命名为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金属浮雕代表性传承人。

目前,在北京漂泊的陈学明走的是私人订制路线,一些子女拿来父母的照片,让他制作铜板人像浮雕,给父母送上一份惊喜。

孙海,黑龙江省呼兰县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辽宁省第三届青年摄影十佳,2002年在新闻媒体任摄影记者至今。作品《寒门学子》《蒸汽机车守候者》《限塑日到来之前》分获2006、2007、2008年中国晚报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限塑日到来之前》获第五届中国金镜头评选自然环境类组照银奖,《车窗里的春运》获2012年度全国新闻金镜头评选日常生活类金奖和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日常生活类组照三等奖。2009年举办《城市日记》个人影展。

摄影征集令

摄影可以记录生活片段,留住美好瞬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已经进入到了随手拍的时代,人人都可做摄影师!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和趣味,仔细留意,发现,拍摄,感悟,交流,用照片将生活中的美和趣味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

投稿方式:1.微信搜索lhln100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乐活老年公众微信号,后台发送图片即可。2.将照片发送到《乐活老年》杂志邮箱lhln100@163.com。

猜你喜欢

限塑金属板铜板
多孔金属板燃气灶燃烧性能数值模拟
杭州童谣:一只鸡
金属板在水下爆炸加载下的动态响应研究进展
太赫兹低频段随机粗糙金属板散射特性研究
橡胶垫橡胶粘接强度测试方法
当代大学生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
十个铜板
“限塑”七年,争议再起
塑料袋漫天飞扬,限塑路任重道远(一)
从“限塑”到“弃塑”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