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教养策略
——如何处理和老人的关系

2017-09-21北京正华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孙媛

中国生殖健康 2017年11期
关键词:隔代小宝饭菜

文/北京正华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孙媛

吃饭的时候,4岁的小宝不专心,屁股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左顾右盼,吃一口玩一下,终于吃到一半时小碗掉到了地上,筷子、饭菜七零八落。小宝妈没有大声呵斥他,平静地对孩子说:“看来刚才爸爸、妈妈的提醒和警告对你是没有用的,那既然这样,因为你自己不专心吃饭那就要接受惩罚,饭掉了就不可以再吃了,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吃东西。而且自己去把地上的饭菜用纸巾擦干净丢到垃圾桶里。”这时,孩子已经开始哭了。爸爸接着对孩子说:“哭吧,哭够了就去擦啊。”小宝又哭了两声,擦了眼泪下来开始收拾。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等他把地上的饭菜收拾干净,把小碗放到桌子上,同桌上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看到其实碗里还有没掉的一小半饭,盘子里也还有菜,这时问题来了,奶奶本能地说出:“把剩下的饭吃了吧。”坐在一旁的爸爸和妈妈对视了一下,然后爸爸对奶奶说:“吃什么吃,不让他吃了。要不总也记不住。”奶奶哼了一声,起身走了,小宝站在那又开始哭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你家遇到过吗?在家有老人一起帮忙看孩子的时候,年轻一代和老人经常会有育儿观念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有人说,老人太溺爱孩子,她们怕自己当恶人就什么事都依着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很难再管理那些被宠坏了的“熊孩子”。也有人说,至少溺爱也是爱啊,这么小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冷冰冰地、严肃说教,会让孩子心里受委屈。

亲爱的爸妈们,生了孩子势必要面临工作与家庭的抉择,如果有个老人来帮忙,欣喜之余也需要学着打理和上一代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得游刃有余?如何在不委屈自己的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的心理?隔代育儿的过程中怎么才能协商一致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小学问”。

是当“甩手掌柜”完全丢给老人,还是自己带孩子?

他们都在说“爱与规则”,那到底怎么把握好隔代育儿模式下的“爱与规则”呢?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底容易不容易?这中间需要哪些心理上的调节和游刃有余的弹性技巧?

1抓大放小,求同存异

在重大的原则上父母要坚持立场不动摇,但是在小的地方也要学着妥协,给老人一些适度的自由,做做主。比如在孩子自信、自立的培养过程中,要看得长远一些的,此时你们的坚持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就很重要。与此相对,在一些其他的小地方,比如,晚饭吃什么、做什么,问一问老人或者交由老人来安排,让他们做些自己爱吃的,这就是在尊重的同时也给老人一种平等的感觉。而且,只有在很多个“小”的地方妥协让步了,到了大事上才能捍卫得住。

2客观评估自己和他人

评估什么,这就要留心观察一下平时生活中彼此的性格特点和各自擅长的领域。首先,宝爸、宝妈肯定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所体会。其次,就是家中老人的日常表现。比如,老人性格开朗、乐观,那带出来的孩子也喜欢和人交流。晚上爸、妈回来了,一起读读书、玩儿玩具就可以了。如果老人性格沉静,喜欢看书、写字、画画,那年轻的爸妈就可以周末或者休息的时候多带着孩子和同伴们在一起玩一玩,也可以给老人们放个假。当然这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灵活掌握。

3识别情绪,注意态度

这一点,最重要也最难做到!有时说的话是在理,但是对方感受到的先是你表达的情绪和态度,即使再有道理,不分青红皂白一通哇啦哇,对方不愿意听了,那也就白扯了。所以,当遇到家庭冲突时,既不能回避(压抑时间久了,会爆发更大的问题),也不能直接脱口而出。年轻爸妈们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毕竟咱们年轻,调节能力强嘛,然后想好了怎么说再慢慢地说。而且,不要期待一次沟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学习“温柔地坚持着”。

还是回到最开始的例子,年轻的爸妈们在孩子面前需要保持一致,让孩子适当地接受惩罚,承担自己的责任,事情过去之后可以分开沟通,比如,爸爸负责和孩子谈谈什么是规则,慈爱但不失尊严的榜样作用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呢,可以和奶奶一起刷刷碗,同时安抚一下老人的情绪,告诉奶奶我们都知道您心疼孩子,我们做爸妈的也一样,这一点咱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啊,可是孩子在幼儿园、在外面怎么办,他还是要学着专心做事,遵守规则……

之后就是你自己发挥聪明才智,在练习中总结经验吧。

猜你喜欢

隔代小宝饭菜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我最喜欢的作业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最后一名
鱼腿
真会做生意
隔代教育为何总“两头不讨好”
石器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