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7-09-21贾敏
贾敏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贾敏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咸阳712046)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从经济角度来说,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当前人口红利萎缩、劳动力资源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更是意义重大;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说,它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更能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陕西;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济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上很多人将农民简单看做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农”有很大不同。朱启臻(2013)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及家庭对食物的需求。而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进行农业生产是为了实现经济报酬最大化。二是传统农民收入非常低,为了较好地维持生计不得不从事其他创收的活动,或者只要有机会就逃离农业。但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从农业活动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务农可以作为他们终身的职业。三是新型职业农民不但需要掌握现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必要的经营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后者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现在,大量的农村青年外出打工,主动选择离开农村的土地。这是大多数“身份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道路选择,是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必然。“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典范——凤翔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辖12镇233个村,版图面积1 179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农村劳动力25.6万人。全县从事农业生产者为1.8万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3%,高中文化程度占5%,初中文化程度占7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5%。全县现有各类农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3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9个,专家大院3个。凤翔农业生产潜力巨大,现已规划建设了“一区三园”,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形成了“北果中菜南牧”三个产业带。2016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名,开设苹果生产、合作社建设与管理、农村信息技术与应用三个专业四个培训班。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课题组成员对宝鸡市凤翔县新型职业农民四个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9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为97.6%。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3岁,年龄段在35—50岁之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2.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5%。本课题组成员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农民培训内容的调查结果分析
凤翔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凤翔政府负责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各产业培育方案、落实涉农项目扶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和资格认定管理;县农广校负责教学计划、培训教材、师资队伍、考试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农业专家大院负责整合专家们的智力资源、社会科技资源,实现科技要素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开展农业新技术的探索研究;科技园区负责农业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区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农业科技大面积普及应用,保证农业新技术的规范推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农业生产化龙头企业促使职业农民延伸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
凤翔“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目前是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农广负责、规范运作,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认可。
二、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
《“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提出,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将达到2 000万人,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陕西省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的省份之一。目前该省新型职业农民共有四大类型。一是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是农村从事种植、养殖的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骨干人员等。二是专业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成员是从事农业产业的工人及农业企业的雇员等。三是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动物防疫员、农村的信息员、农机手等。四是新生代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成员主要是大学毕业生、复原转业的军人、返乡农民工等。
陕西省对新型职业农民界定的标准,首先年龄需要在16至55岁之间;其次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评价包括五个方面: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职业道德。2014年以来,陕西省在各级市县逐步推进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的工作,职业农民的等级认定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级,每个层级的认定主体分别是省、市、县,原则上需要每年认定一次。“截至2016年7月,全省共认定各级职业农民27 735人,其中,初级23 549人,中级3 678人,高级508人。评为高级职业农民后,其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可享受如土地流转、融资贷款手续、项目扶持等政策倾斜。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两年复审一次,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资格,证书作废。预计2020年全省职业农民总数将达20万人。”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陕西经济发展的对策
陕西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历史新阶段。陕西省始终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要让一大批能创新、敢创业的“新农民”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生力量,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1.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条件建设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以各级县农广校作为主要的培训基地,同时还需将当地职业高校作为农民培训的理论教学基地,另外还需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上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三方共同组织推进,提升培训效果。县农广校主要负责进行种植技术、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等相关知识的课堂培训;同时负责培训对象的教学实践,组织学员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合作企业基地等观摩学习,拓宽思路,更新理念。职业学校负责使被培训对象掌握或熟悉党和国家对“三农”及其相关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使新型农民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最终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元化办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体系。
2.着力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自来水、通讯、道路、电网等方面,及教育质量、医疗条件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方面,与城市的差距都较大。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是使得这一群体长期稳定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陕西省要想在农业和农村留住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劳动力,除了通过各种措施大幅提高农业回报之外,缩小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也是势在必行。因此当前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切入点,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均衡配置城乡教育、医疗、文娱等公共服务资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3.政策扶持,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平台
对新型职业农民创办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等符合条件的,依法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鼓励金融服务机构灵活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等方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信贷担保,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保险机构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政策性保险,发展商业性、互助性农业保险,提高农业风险保障水平。
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人员可以纳入当地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给予缴费补贴;新型职业农民担任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农产品质量监管员、农药协管员、农业信息员、防疫安全协管员等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岗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岗位补贴。
[1]高杰,王蔷.精准瞄准、分类培训、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农村经济,2015,(2).
[2]张水玲.基于农民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优化设计[J].农村教育,2016,(4).
[3]吴莎莎.陕西省已认定新型高级职业农民508人[N].陕西日报,2016-07-19.
[责任编辑 杜娟]
F321
A
1673-291X(2017)14-0035-02
2017-03-22
贾敏(1984-),女,山西忻州人,讲师,硕士,从事公共政策和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