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谋新路
2017-09-21吴文仙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搬出穷窝谋新路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拔掉“穷根”的有效途径。
贵州一些贫困人口仍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石漠化严重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是多轮扶贫没有啃下来的“硬骨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拔掉“穷根”的有效途径。
按照省委书记、省长孙志刚提出的“通不了就搬,搬不了就通”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和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总体原则要求,经初步调查摸底,全省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将新增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约35万人,加上原来确定的162.5万人,全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将达到200万人左右。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对标中央要求,贵州始终围绕脱贫抓搬迁,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为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坚持把脱贫摆在首位,把精准贯穿始终。
守住对象精准“界线”系好“第一颗纽扣”
沿河自治县思渠镇一口刀村,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武陵山区腹地,村庄的形状往南如“刀柄”,往北如“刀面”。这座如建在“刀背”上的村庄,属典型喀斯特地质地貌。
一口刀村高毛组,34户村民轮流耕种唯一一块水田,每年的收成仅有350公斤大米,是典型“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
今年初,村民朱琼作为一口刀村第一批搬迁对象,搬到铜仁市碧江区响龙塘安置点。“就算是巴掌大的石缝间,也得想办法栽下一颗玉米苗。”回想石头缝里求生存的日子,朱琼感慨万千。
和朱琼身处同样生活环境的,在贵州省有160万人左右,他们有的已经挪出“穷窝”换新业,有的还在搬出的路上。
对象精准是实施精准扶贫、确保脱贫成效的基础。
根据中央政策,贵州瞄准贫困地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登记识别办法》,界定了搬迁对象认定的5个迁出地区域条件和5个搬迁家庭个体条件,以5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设置11个识别登记程序,精准识别搬迁对象。
围绕“精准”二字,决心系好易地扶贫搬迁“第一颗纽扣”。
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全省先后组织12万人次,进行三轮自下而上的全面排查,识别出全省“十三五”搬迁对象162.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0万人,自然村寨同步搬迁人口32万人,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7654个。近期,又对不能组组通公路的深度贫困村组进行调查摸底,还有35万人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城镇化集中安置共享城市优质资源
在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践中,贵州始终注重坚持以贫困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重点,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管理,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坚持严格控制住房建设标准和建房成本。
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解决贵州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依靠农业安置的容量有限问题,今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强调城镇化集中安置。
夜幕降临,凯里上马石移民小区热闹非凡。3000多平米集儿童游乐场、大人健身园、篮球场、芦笙场等于一体的小区广场,人们或安坐闲聊,或翩翩起舞,有的还吹起悠扬悦耳的芦笙。
上马石移民小区的居民,大都是来自凯里市周边的苗族群众。如何让他们搬出故土,不离乡愁?凯里市在文化认同和社会保障上发力。
贵州始终围绕脱贫抓搬迁,做到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图为遵义市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白龙安置点。(朱小松 / 摄)
“一个地方住一栋楼,而且每栋安置楼的名字都以搬出地来命名。同时,根据苗族群众热爱歌舞的特点,组建芦笙队等。”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局长张荣说,小区广场也以苗族文化为元素,做起了青铜色浮雕景观墙。
“易地扶贫搬迁,党心所向,民心所依”的横幅在广场护栏上挂着,也在上马石小区生动实践着。
广场旁边是凯里市第一所易地扶贫公办幼儿园。张荣介绍说,“除了幼儿园之外,小区周边还有凯里一中、三中、一职校、十九小,搬迁户的孩子上学很方便。”
搬离故土,对于老人来说,难免不舍。但对于小孩,搬到城里,就有和城里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对于年轻人更是“一步过上好日子”的捷径。
去年跟随父母从凯里市龙场镇老山村搬迁到这里的杨锦琨,因家境困难,为了让成绩更好的弟妹读书,杨锦琨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
“老家过去因为过度挖煤,现在严重缺水,大家被迫外出谋求生计。父母不放心我外出打工,我就整天在家里待着,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杨锦琨说,“搬到这里后,我白天在专门为移民群众引进的制衣厂里上班,下班后在家里做饭等做生意的父母回来,晚上与邻居们在广场上唱歌、跳舞,很开心。”
“城镇化集中安置,是实现城市优质资源惠及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搬迁农户向城镇聚集助推城镇化发展的“双赢”选择。”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办公室副主任朱晓焰介绍,2016年全省实施搬迁45万人,城镇安置人口占88.4%,集中安置率99.68%;2017年计划搬迁76万人,今年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
产业是基础就业是关键
位于“黔东门户”的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与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的德江共同打造的大德新区,成为来自德江县桶井等19个乡镇贫困群众的共同家园。
“大龙经开区的产业集群给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而新区大量贫困户给企业提供产业工人,正好双赢互补。”大德新区移民办主任陈江说。
桶井土家族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通过精准识别搬到大德新区的安勇,老家所在的高井村高阡组处于一个凹型山沟,小孩到镇上读书单程就要花去一个半小时,虽然自然条件不算恶劣,但发展前景堪忧。
现在,安勇家三室两厅的房子,住有他的祖母、父母、妻儿共7口人。“靠外出打工,一辈子也不可能在城里买到这么好的一套房子。更不用说下楼就进办公室,上楼就进家门。离这里不远处就是幼儿园和中小学。”刚刚当选为大德新区居委会主任的安勇说,“搬到这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将不再出现在我家里了。”
2017年,和安勇同样在大龙经开区一步住上新房子的,共有12804人,其中德江10804人,石阡2000人。
而位于水城县野玉海景区的千户彝寨安置点,成功将景区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三变+易地扶贫+山地旅游、特色小镇、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和资产性收益”扶贫开发新路子。按照“一户一就业”的要求,安排1150人在景区就业。
在凯里市上马石移民小区,凯里市扶贫生态移民局与相关技术学校联合设立上马石“移民夜校”。移民夜校自今年1月份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养老护理、育婴师、月嫂、中式厨师等7个培训班,通过考核、获得证书的146人都已找到理想工作。
针对“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贵州探索出了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五个三”经验,即盘活迁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和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
据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建安置点562个,整体搬迁自然村寨4188个,实际搬迁入住43.16万人,劳动力培训9.32万次,户均实现就业1.54人。2016年贵州易地扶贫搬迁首战告捷。
(责任编辑 / 顾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