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研究
2017-09-20吴秀娟
吴秀娟
[摘 要]本文通过对蔬菜大棚施肥土壤理化现状的调查,分析大棚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有机肥 化肥 肥害 生理病害
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1-0217-01
研究者针对蔬菜大棚生产上经常出现的蔬菜生理病害发生比较普遍的现象,组织各郊区开展对蔬菜大棚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按照哈尔滨市的要求,在阿城区阿什河街东环村、城郊村60栋蔬菜大棚展开调查。
1.大棚施肥现状调查
1.1 有机肥施肥现状
1.1.1 有机肥的种类
主要品种是鸡粪、人粪尿及牲畜粪、土杂肥。其中80—90%是肉鸡和蛋鸡的鸡粪,牲畜粪很少 。
1.1.2 有机肥的施肥量
通过对60栋蔬菜大棚的调查结果看出,阿什河街东环村、城郊村大棚每年每棚(亩)有机肥施用量为4—12立方米,大多数为6—8立方米。
1.1.3 施肥方法
鸡粪大部分是春茬施用生鸡粪或不完全腐熟的半生鸡粪埋施。其中槽埋施的部位一般在耕层的中上部,翻埋的部位一般在耕层的中部;少部分是生粪平铺的全层施肥,多为叶菜和特菜采用;秋茬施肥较少,多为平铺全层施肥;追肥多是在夏季使用腐熟的粪稀随水灌溉。
1.2 化肥的应用现状
1.2.1 施肥品种
主要施肥的品种为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复合肥。
1.2.2 施肥数量
据调查,每年每棚(亩)施化肥为25—450公斤,大部分为100—200公斤。其中磷酸二铵的用量约占总用的40—45%,使用鉀肥数量很少。
1.2.3 化肥的施肥方法
复合肥、磷酸二铵、硫酸钾部分作底肥,少部分随灌溉水追肥;尿素一般做追肥,随水灌施。追肥的时间和数量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经验性的判断。多数追肥集中在秋茬作物的前中期,也有少部分后期大量使用的。特别是用磷酸二铵追肥的习惯比较普遍。
2.土壤耕作状况
2.1 翻地与起垄、做畦。
一般是春季采取人工全平翻和只在栽培畦垄平翻,施肥翻地与起垄依次完成,也有少部分是秋施肥秋翻地秋起垄。翻地深度18—25厘米。叶菜多茬次种植都有重新翻地做畦的习惯,一般做低畦;果菜两茬次种植有保留操作步道垄的习惯,栽培垄属于畦上起两条垄,两垄之间做灌溉垄。栽培垄一般低于步道垄。
2.2 铲趟与中耕
果菜在苗期一般有1—3次的铲地,部分有一次人工扶垄。生产中期仅有少部分人工中耕(地)垄。生长后期,由于操作困难,很少铲、耕。多茬次种植的叶菜、特菜普遍只有一两次的表层松土。
3.土壤理化性状的状况
3.1 主要物理性状(略)
3.2 土壤剖面(土体)结构
耕层17—25厘米,普遍为19—22厘米。其中表层2—4厘米,老棚有盐渍层。犁低层6—13厘米,普遍6—9厘米,犁底层平等分布,有少量根系。
3.3 土壤的结构
随着种植年度的增加,耕层土壤的团粒性结构和水稳性团粒性结构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每个茬次的种植中,土壤结构随着种植时间和灌溉次数的增加而由良变劣,其中春茬变化幅度高于秋茬。
3.4 土壤容重
阿城区大棚的容重变幅一般在1.27—1.74克/立方厘米,平均1.45克/立方厘米,比旱作大田1.15克/立方厘米还要高0.3克/立方厘米。总体上看,大棚土壤的容重偏高,反映出大棚土壤紧实的特点,容重偏高与种植年限的相关性不高,而与灌溉方法和有机肥使用的品种、施肥方法直接相关。这反映出当前大水漫灌和习惯施肥是大棚蔬菜生产的一大弊端。
4.土壤主要化学性状
4.1 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变化
我们对部分大棚的土壤养分进行化验分析,养分含量结果见表1。
5.当前大棚土壤肥力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5.1 耕层浓度不足,根系生长空间不够,分布状况不佳。
蔬菜作物的根系比较弱,分布也比较浅。而当前土壤耕翻深度普遍仅有20厘米左右。犁底层等土体障碍层次限制了根系生长的空间。由于塑料大棚郁闭、多次大水漫灌、过量集中使用速效性有机肥等原因,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土壤理化性状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根系分布不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春茬的后期因为土壤表层被作物遮蔽,根系布满耕层。有机肥集中部分和耕层底部的根系由于灌溉滞留和盐分过高出现死根和烧根现象较多。
5.2 肥料投入过量,养分不平衡积累。
盲目地妄图通过增加施肥数量来增加产量的同时,就已经相应产生两种不良的后果,一是土壤养分比例不协调导致作物对各种养分不能按自身要求的比例摄取吸收,当这种不正常的比例超出作物自身生理调节能力时,就会产生生理病害。二是过量施肥直接造成土壤养分的积累,而这种积累通常是不平衡的。
5.3 有机肥使用方法不合理
长期使用速效性、生粪、集中埋施方法的不合理造成速效性有机肥在土壤里发酵,在产生热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氨气、亚硫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对根系和叶片在生理、生化方面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使用集中,发酵快,局部释放的养分过多,因为渗透压高、浓度大而产生“烧根”的肥害。氮肥的应用又会使以后的生长过于繁茂,使局部养分含量急剧增高,产生供大于求的状况;当作物摄取了过多的氮素,出现阶段性生长快时,微量元素的摄取相对不足,各种相关的生理病害相继产生。生理病害使作物抗逆性减弱,经常发生病理性病害。过快的发酵分解容易造成土壤结构局部“过虚”现象,使土壤整体物理结构变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