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ETF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7-09-20高远婷

时代金融 2017年16期

【摘要】自2004年12月上证50ETF的推出起,ETF在我国已发展了十二个年头,其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多样化。本文将从ETF的优势分析出发,通过介绍我国ETF市场发展现状,浅析ETF未来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ETF 创新 发展趋势

一、ETF的基本情况

ETF(Exchange-Traded Fund)即“交易所交易基金”,上海证券交易所又称其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追踪某一种指数的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它不是直接投资于一篮子股票,而是依据各股票在指数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来确定基金的一种股票投资组合。

与其他基金类型相比,ETF有着明显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一)透明度高,操作简单

ETF主要采用被动式管理,完全复制指数的股票种类和数量比例作为基金投资组合及投资报酬率,基金持股情况相当透明,使投资人能明了投资组合特性并完全掌握投资组合状况,做出适当的预期。又不同于传统基金,ETF对信息的披露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每15秒更新指数值及估计基金净值,让投资人能随时掌握其价格变动,从而以贴近基金净值的价格买卖。

另一方面,ETF跟踪的是一篮子股票指数,投资人不需要自己选择股票组合,更容易接受上手。

(二)交易机制便利灵活

ETF采用双重交易机制,既可以像股票买卖和封闭式基金一样在交易所的二级市场上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也可以在一级市场上使用标的资产或现金对基金进行申购和赎回。又与开放式基金相比,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所开市的任何时间内进行基金交易。

(三)交易成本低廉

ETF基金多采用完全被动式管理,通常具有较低的成本。ETF年费率低,且不需要支付相应的申购和赎回的费用。同时,其管理费用相对于传统的共同基金要低很多,大多数ETF基金一年的托管费加管理费仅在0.6%左右,而其他指数型基金一年的托管费加管理费大多在0.7%~1.2%之间,主动型基金一年的托管费加管理费更是高达1.45%~1.75%,还有申购费用和赎回费用。

另外,相对于开放式基金,ETF还具有一定的税收优势。

(四)风险较低

ETF一般是投资于整个大盘或产业,且不直接投资于股票,而是由一篮子的证券组成,是高度分散的投资工具,降低投资风险。同时,ETF不像主动式基金,基金经理不必自己选股来建立投资组合,从而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基金经理的投资失误带来的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ETF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04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只上证50ETF,标志着ETF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紧接着,2006年我国又推出了上证180ETF,深证100ETF,深证中小板ETF,上证红利ETF。2010年后我国基金业加快创新步伐,ETF基金飞速发展,光2013年就有31只ETF基金上市。截至2017年5月,沪深两市交易所共有129只 ETF,其中包括2016年8月上市的军工ETF和证券ETF。

从产品类型来看,ETF基金按所跟踪的指数类型分类,可分为股票型、债券型、商品型和货币型四大类。而我国的ETF基金大多为股票型基金,按Wind分类方法又可细分为规模类、行业类、主题类、风格类、策略类和海外类。其中,又以跟踪中证500、沪深300等宽基的ETF数量最多,其次为行业类ETF。

从发行方式来看,我国目前所有的ETF均采用的是种子基金形式,即在ETF设立初期,基金发起人同部分券商或投资者,购买相应的成分股,并在上市日之前转换成相应的ETF份额,作为初始份额。之后便可成立并迅速挂牌上市交易。

三、ETF发展环境分析

(一)全球ETF发展现状

1993年1月,美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第一只以标普500指数作为追踪标的的ETF—SPDR。之后ETF便迅速发展,规模也日益扩大。ETF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产品选择,又因为其交易便利灵活,交易成本较低,分散投资风险等特点深受投资者喜爱。

目前全球ETF数量超过300种,投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产业型、区域型、国家型、特殊型ETF,还包括金融、科技、工业、医疗、地产、媒体及公共事业等产业ETF可供选择,投资标的多样化。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市场仍然是美国。截至2016年底,全球ETF总规模约为3.5万亿美元,而美国共有1716只ETF,总资产规模约为2.5万亿美元,占比高达73%。

第二大市场为欧洲,再就是亚洲市场,其中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区ETF发展靠前。但亚洲区因为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还不高,所占全球的份额较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我国ETF发展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可以借鉴他国成功发展的经验,开发出更多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的产品。

(二)国内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从个人投资者到中小企業,都在不断寻求更多的投资方式。不得不说,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房产价格的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便是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而这背后更是反映出了我国投资渠道相对较少,国内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浅薄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我国ETF的发展仍具有较大潜力。同时,应加强对ETF基金产品的优势宣传及专业教育。

另一方面,我国的相关政治政策对于行业ETF的发展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比如,随着我国国防、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相关军工政策的推出,2016年8月新推出的军工ETF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利好地位。

(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得海外投资更加自由方便,也给予人们更多的投资选择。目前,国内的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国外的金融产品,就算以后放开资本管制,挑选国外股票的困难也要比国内的股票投资大得多。因此,跟踪境外市场指数的跨境ETF很有可能成为境外投资受欢迎的方式,而我国目前跨境ETF数量较小,还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endprint

四、ETF的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在全球许多国家、地区,ETF是很受投资者喜爱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在我国,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ETF市场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数量、品种和资产净值都在快速增加,交易活跃程度不断提升,但与美国、欧洲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ETF市场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纵观美国、欧洲等地区ETF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在ETF发展阶段,少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制定和完善。雖然2012年上交所已经发布并修改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实施细则》及其他相关ETF交易规则,2016年深交所也修订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和申购赎回实施细则》但还是缺少针对不同ETF产品的专门的交易细则。

为了促进我国ETF市场的发展,还必须颁布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如卖空机制等。在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的前提下,我国ETF市场才能加快发展,并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能。

(二)ETF产品的进一步细分

目前,国内的ETF产品还比较单一,主要是规模ETF,另外主题ETF和行业ETF发展也较快,但行业分布仍不全面,且跨境ETF、债券和黄金ETF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规模上都比较小。

未来,我国行业ETF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拓展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如互联网、传媒业、电竞业等新兴行业。顺应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与产业发展政策,特定的一些行业如环保、军工将会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又因为ETF的种种优势,行业ETF将成为受广大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方式。

此外,商品ETF、黄金ETF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存在着滞胀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商品、黄金将成为投资配置的优选。同时,受限于专门知识的局限以及潜在的风险,投资者将会选择跟踪标的为黄金现货、大宗商品期货等商品类标的指数的ETF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

(三)跨区域合作交流

目前,我国跨境ETF共有9只,其中上交所7只,深交所2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内跨境ETF开发管理逐渐成熟,又因为香港是除日本外亚洲第二大ETF交易市场,未来可不断加强两岸三地之间ETF市场的交流,适时地推出更多跨境ETF产品,得以开辟了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高效渠道,进一步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不断满足内地、台湾和香港投资者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1]修巍.我国ETF基金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北京:消费导刊.2008(6).

[2]邓兴成.李嫣.葛慧.全球ETF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J].深圳:证券市场导报.2009(1).

[3]王俊波.黄金ETF发展现状及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J].经济视角.2013(2).

[4]陈志英.我国ETF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J].河北金融.2017(2).

作者简介:高远婷(1996-),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就读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金融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