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2017-09-20安彦
安彦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较为枯燥的。为了從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阅读教学板块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虽然读与写都是语文阅读学习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并不能脱离统一整体。这就需要以阅读能力为基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写作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促使读与写能够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阅读技巧及知识,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认知面,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从当前形势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明显存在着过于单调的弊端性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教学侧重点放在阅读上,这就使得读写出现了相互分离的不良现象,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必然受到直接限制。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内容设置时,会以对阅读材料的研究及分析作为主线,这就使得阅读过于单调,而写作训练的比重也逐渐弱化,读写之间难以形成必要性联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学习就会进入瓶颈阶段。因此,在小语文教学中将读写进行高效融合,对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语言知识提供基础保障,更能借助于写作训练的优势力量,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下面具体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指导策略:
一、强化对语句的积累,拓宽写作语言的认知面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时不难发现,小学生普遍认为作文写作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在老师布置作文训练后,会感到无从下手,并且还有部分学生对于作文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并不注意对词汇的积累,在写作中词汇量匮乏的不良现象就更加显著。虽然学生也会接触大量的美文,但是无论阅读素材多么吸引人,学生也只是进行阅读,并不会对词汇进行积累。在新课程标准中就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当将侧重点放在对语言的积累及运用上,因此在推进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语句及词汇进行重点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对阅读材料中语言的多样化表达方法进行学习,尤其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表达手法进行细化研究及品味,从多个方面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功底。
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这篇文章具有极强的研究及教学意义,这是因为这篇文章不仅文笔优美,所表达的内容更是十分耐人寻味。其中有句:“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种写作手法能够带给读者直接的意境感受,为了使学生也能够掌握其中精髓,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在结合自身想象力的同时,运用其他修饰手法,在不改变本意的前提下,换种手法将其表现出来,在布置了该项课堂任务后,学生改编后的语句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
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写作情意指标
通过对日常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之所以能够对写作感兴趣,是因为受到阅读的深刻影响,任何一篇好的文章的产生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是作家通过对生活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从而产生了对美感表达的渴望,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而学生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入到读者的精神世界。大部分高品质的作品通常都具有以下特点:情节内容的塑造扣人心弦、语句优美、逻辑性强,尤其是关于形象的刻画更是十分传神等等,在阅读时,都能带给学生一定的情感冲击,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作者的情感爆发点进行深挖,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热情饱满的状态下,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锻炼学生的意境写作手法。
例如:在教学《我最好的老师》这篇文章时,可以从人物形象研究入手,通过研究人物形象,深化教学内容,从而使其与生活实际相契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切身感受到文章能够带给人们的超强感受,从而打心底里钦佩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学生就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周边老师的言行进行观察,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受美好,并将其以写作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对老师的了解写入作文,以《我心目中的老师》为题进行写作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能进一步促进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精准把控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契合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艳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J].教育,2017(3).
[2]吴立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
?誗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