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

2017-09-20穆居艳

职业·下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职业

穆居艳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路径是项目课程,构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原有的课程体系高深、繁琐,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因此急需将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场景引入到教学中来,以保障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笔者希望通过对聊城工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研究,形成一套具有中职特色的、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建设模式,对中职课程建设理论起到补充和拓展作用,并为中职课程改革与实践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启示。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概述

1.项目课程性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坚持校企结合,尝试教师、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共同组建项目课程开发团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项目教学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2.项目课程的特征

第一,课程内容体现为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

第二,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校到企业现场的职业体验,真正达到提高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

第三,实训教室尽量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创设仿真的工作场景。

第四,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空洞的理论教学和与就业脱节的实践教学。

第五,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不再是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而是能够体现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流程

首先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师进行职教理念和职教能力培训,与行业专家组成课题开发小组,进行岗位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并且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最终将其转变为项目课程。然后选取计算机行业工作过程中的项目作为载体进行课程设计,形成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项目课程的教学实践,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对企业岗位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单位,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业务规格等情况进行企业调研,了解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分布、各岗位能力和知识要求、各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需求等情况,为设置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制定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为使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熟练从事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术训练为载体,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成立课程开发小组

笔者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制定的“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之计算机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对周边地区计算机相关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对接就业方向,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对应职业大致归纳为办公文秘、网站建设、广告設计、硬件维修、数据库管理等职业岗位。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相关设备故障检测和维护维修,企业数据库项目开发与维护等。

在调研基础上,成立由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确定相应的专业培养方向,明确各自对应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为学校计算机项目化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3.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领域

由课程专家、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召开课程分析研讨会,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对应的学习领域。如职业岗位软硬件维护,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计算机配置及组装,计算机常见故障检测及维护,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等使用。描述为学习领域:掌握最新计算机的组装,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检测及维护,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

4.将学习领域 “教学化”处理为教学项目

项目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沟通与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等学习任务的载体。学习任务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的,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因此,通过课程分析研讨会,将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有效对接,把分析得到的学习领域通过真实或处理过的模拟项目教学化处理为学习任务。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依据计算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确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要,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网站维护能力、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依据本专业就业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确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数据库应用与开发能力,组装与维修能力,网络设备连接、测试、调配的能力,广告设计与开发能力。

第二,依据项目确定能力培养的需要,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真实项目所对应的主要课程。笔者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大、中、小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岗位为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设备维护与修理、图形图像处理、网络配置及网站制作等工作。计算机应用专业主干课程和对接的岗位包括:计算机办公软件——企事业单位办公文秘、数据处理等相关工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广告公司、图文创作室等相关工作,数据库应用基础——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等相关工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各大售后服务、维修点等相关工作。

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实施及保障

项目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开发、项目教学运行管理以及项目课程实施的评价等方面。endprint

1.以校企共建为主要途径,建立实训基地,创新办学机制

实训基地建设既要满足日常课程教学,又要创建真实环境体现企业需求,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前,已经充分认知企业需求及工作环境,使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接触。

在办学机制体制创新方面,成立由行业专家、课程专家、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校企合作机制。

以校企共建为主要途径,引进企业、行业设备及培训资源,通过企业化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形式,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

2.教学资源开发

在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对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项目教学模式,实施融“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成立课程团队,实行项目负责制,进行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校企双方参与,以职业能力为参考,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创建教学环境,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上形成特色。

3.项目教学实施管理

项目课程以来源于企业真实情境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实施,能最大程度发挥项目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1)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计算机专业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快,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项目型校本教材;让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顶岗实习等方式,了解市场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让教学活动适应就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改革教学方法。

(2)让教学活动适应教学需要。第一,教学活动中灵活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学校专业部老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实践,决定采用分组教学和基于工作任务的“开放式”教学形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指导教师提前给每组发放项目任务书,将工作任务以任务单、云班课、QQ群等形式发放给学生,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关系,强化技能训练。在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中,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放在第一位,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此外,应积极利用企业的实训条件,通过定单式培养,顶岗实习,把实训与生产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实施评价体系

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及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具有项目性。笔者学校的专业课考评模式为模块(项目)考评模式。

模块1:文字听打录入。要求中文录入每分钟不低于50字,输入法不限。文字录入及听打录入考核是基础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进入其他模块考核。

模块2:电子期刊设计。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设计学校招聘会宣传期刊,要求能够对外界充分展示学校的优势和特点。

模块3:网站设计。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设计学校网站,要求至少要有二級页面。网页内容要求能够充分反映学校的特色及精神风貌且网站功能设置合理,前台和后台相结合。

本文希望能够为笔者学校其他专业和兄弟院校实施项目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也为推动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聊城工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计算机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