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山诗派对义山诗兴寄的批评

2017-09-20陈晓婉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李商隐

陈晓婉

摘要:明末清初,虞山派尤为推崇李商隐。本文通过虞山诗派代表人物对李商隐诗歌的批评的具体文本的分析,指出虞山派诗人于明清诗人中较早指出李商隐婉栾托寄风格的发现。虞山派认为李商隐兴寄的风格源于《诗》《骚》,其诗艺术可与杜甫比肩。

关键词:虞山诗派 李商隐 兴寄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158-03

一、钱谦益、释道源对李商隐诗歌婉栾托寄的发现

钱谦益身为虞山诗派的中心人物,与李商隐诗歌在明清时期的传播颇有渊源。释道源《义山诗注》是由钱谦益作序,钱龙惕《玉溪生诗笺》曾受到钱谦益的鼓励,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提到钱谦益提供释道源的作注遗稿以供其参考。但其实,钱谦益对李商隐的评价其实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在入清前,他的诗文集《初学集》中存有零碎的涉及李商隐的评价,兹录于下:

《曾房仲诗叙》:“自唐以降,诗家之途辙,总萃于杜氏。若郊,若岛,若二李,若卢仝,马戴之流,盘空排奡,纵横谲诡,非得杜之一枝乎?”

《邵梁卿诗草序》:“光焰而为李杜,排奡而为韩孟,畅而为元白,诡谲而为二李。”

《徐元歎诗序》:“则李、杜之外,谁可当鲸鱼碧海之目?论诗人之体制,则温、李之类,咸不免风云儿女之讥。”

这些评论都是出自钱谦益在入清前给诗坛上的人写的诗集序言。钱谦益对于唐人李白、杜甫的诗歌极为推崇,认为后世诗人大多学习杜甫,李商隐的诗歌造诣仅仅是“杜之一枝”。他将李商隐的诗歌特点被定为“诡谲”,这种“诡谲”的风格是李杜光焰之下产生的,可见,他是推崇杜甫诗歌的技巧,并且注意到李商隐诗歌中得杜甫血脉的一部分。钱谦益似乎并未过多关注李商隐诗歌内容,甚至认为若将李商隐与李白、杜甫作比较,则“不免风云儿女之讥。”

为释道源写《注李义山诗集序》时,钱谦益的看法有了变化。此篇大概写于顺治初年。该篇序文开头就点出“石林长老源公苦爱李义山诗。”进而他指出李商隐“使事奥博,属辞瑰谲”,也即用典多而深奥,语言瑰丽诡谲,还未超出历来人们对义山诗的评价。

释道源是钱谦益的学生,他也是清代第一个为李商隐诗集作注的诗人,(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集部·别集类四:朱注《李义山诗注》提要,李商隐诗旧有刘克、张文亮二家注本、后俱不传)。释道源首开清代注李商隐诗歌的风气。钱谦益在这篇序文中再现两人针对李商隐诗歌的诗学对话:

余问之(源公)曰:“公之论诗,何独取乎义山也?”公曰:“义山之诗,宋初为词馆所宗,侵入内燕……元季作者,惩江西之弊,跻义山,祧少陵,风流迨国初未变。……吾以为论义山之世,有唐之国力事玄、肃滋削;涓人擅命,入主赘旒,视朝恩、元振滋甚。义山流浪书记,洊受排笮,乙卯之事,忠愤抑塞,至于结怨洪罏,讬言晋石,则其非诡薄无行,放利偷合之徒,亦已明矣。少陵当杂种作逆,藩镇不庭,疾声怒号,如人之疾病而呼天呼父母也,其志直,其词危。义山当南北水火,中外箝结,若喑而欲言也,若魇而求寤也,不得不纡曲其指,诞谩其辞,婉娈托寄,隐谜连比,此亦《风》人之遐思,《小雅》之寄位也!”

这段论诗的对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追述李商隐诗歌在历代的流传与被接受情况:李商隐的诗歌在宋初不登大雅之堂,到了元末,形成了一股学义山的风气,诗家学义山诗的根本之目的是“跻义山,祧少陵”,通过李商隐这一门径,最終学杜,从而革新江西诗派的弊端。第二层,历代诗人眼中的李商隐,不论是人格还是诗风,都远远不及杜甫,李商隐诗歌只是 “绮靡香艳”。第三层:李商隐与杜甫并无人品、诗艺的优劣,有的只是所处时代背景、境遇的不同而导致诗歌风格的不同。少陵正当安史藩镇作乱之际,疾声怒号、痛哭国难,是符合时代的要求的,他也认为杜诗“其志直,其词危”,对杜甫正直敢言、忧国忧民的的情志和直吐胸中块垒的诗作作出肯定。而李商隐所处的晚唐,社会矛盾要比老杜所处朝代复杂得多,国力渐衰、藩镇割据、党派倾轧、内侍专权,李商隐郁郁不得志,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生存。面对国家危机,诗人岂无对时局的幽愤?必然是“忠愤抑塞”的。如此政治高压,又无可奈何地“若喑而欲言”,即使胸中有忧愤亦不能言,情感迂回曲折,语言随意荒诞,委婉含蓄而有所寄托,常用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总之,释道源认为杜甫比李商隐外向,他的诗歌直接反应外界、沟通社会。李商隐的诗境虽不直接连接外物,却是情感内化的产物。这样的与杜甫不同的诗歌风格、不同的表情达意的方式,大都是时代背景造成的。

这则对话最后是以钱谦益答曰:“是则然矣。”作结,可见钱谦益也是认同的。钱谦益后来在为朱鹤龄笺注的《李义山诗集》作序时,便沿用道源之说,再次肯定李商隐的人格、诗歌风格:“以为《风》人之徒,《小雅》之寄位,其为人诡激历落,厄塞排笮,不应以浪子嗤点……义山之诗忠愤蟠郁,鼓吹少陵。”并且,这时钱谦益对于杜甫和李商隐的看法又与前时不同,义山诗中之忠愤,可与杜甫的沉郁之风相提并论、互相阐发。李商隐这般婉娈托寄、迂回曲折的诗歌风格,也能表达忠愤深刻的情感。

钱谦益对李商隐诗歌看法的改变,是在改朝换代的背景之下的产生的。明清易代之际,钱谦益作为降清的明朝官员,晚节摧颓,又在饱受千夫所指的煎熬,并被清廷以异朝之心冷眼对待之后,走回了反清之路。时代的巨变,个人曲折的遭遇,使他对李商隐的“若喑而欲言”的精神痛苦与诗意表达有着深刻的同情与体认。当衷曲难以表达、内心煎熬时,只能采用婉娈托寄的方法,既可将胸中“悲愤盘郁”之情抒发,又可以避祸全身。虞山其他世人,也大都以其入清不仕而在诗史上被列入明遗民诗人之列,对李商隐有着认同感。

二、义山之兴寄出于《诗》《骚》

虞山诗派的大多数诗人对李商隐有较高的评价认同,甚至认为他可以与老杜相比肩,学老杜而另辟一径,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对于《诗》《骚》中兴寄传统的传承,优柔敦厚,于香草美人中寄托君臣遇合之情及其它人生体验。这类继承《诗》《骚》比兴寄托传统的诗歌大部分是无题诗或其它关乎男女之情的诗歌。endprint

钱谦益在《注李义山诗集序》中提出义山诗歌“《风》人之薄徒,小《雅》之寄位,推原其志义,可以鼓吹少陵。”李商隐诗歌中的情志表达是与《国风》《小雅》一脉相承的。

钱龙惕,钱谦益之侄,虞山诗派重要遗民诗人,他在钱谦益的鼓励下,也完成了李商隐诗集的笺注。在《玉谿生诗笺叙》中他这么评价李商隐:“乃至其(义山)宏深精妙,上薄《风》《赋》,下该沈、宋,升少陵堂而入其室内矣……其用意高远、运词精奥。”也是认为李商隐继承了《风》《赋》的传统,始终寄托着诗意高远而深幽,精微而奥妙,学杜诗而至登堂入室。

朱鹤龄的《李义山诗集笺注》是保存至今的李商隐诗集全注本。他在序言《笺注义山诗集序》中有言:“男女之情,通于君臣朋友。……义山厄塞当涂,沉沦记室,其身危,则显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则庄语不可而谩语之。……言之者可无罪,而闻之者足以动。其《梓州吟》云:‘楚雨含情俱有托,早已自下笺解矣。吾故曰:义山之诗乃《风》人之绪音,屈、宋之遗响,盖得子美之深而变出之也。岂徒以征事奥博,撷采妍华,与飞卿、柯古争霸一时哉。”朱鹤龄通过对历来《国风》中男女之情被解为君臣、朋友的遇合之比兴传统,推及李商隐相关题材的诗作,指出李商隐受到国风与屈原、宋玉作品中比兴寄托手法的影响。进而,他将义山诗与好为辞藻秾艳、轻薄浮靡一类诗歌的温庭筠、段成式比较,批评时人不解义山诗征事奥博,撷采妍华之下比兴托寄,婉曲深远,也指出李商隐深的杜甫诗歌中“深”的精髓而能有所发展。此外,关于《国风》的教化问题,男女之情纯属寄托的问题,现在看来也过于绝对化。而《四库全书总目·李义山诗注》评价该书的笺注:“大旨在于同所可知,而阙所不知,绝不牵合新、旧《唐书》务为穿凿。”这种在宏观上、整体地认为诗歌有所寄托,通于君臣朋友,而在具体作品笺注中却不穿凿附会,读者可以多向解读,这是比较妥帖合理的做法。

虞山派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吴乔更是直接明李商隐是晚唐继承赋、比、兴传统。在《西昆发微序》言:“诗之比、兴、赋,《三百篇》至晚唐未之或失。自欧公改辙,而苏、黄继之,往往直致胸怀”,并指出,明人虽然追求复古,也不过是“于声色求唐人。诗之六艺既泯。”在比、兴既泯的基础上,吴乔又提出:“夫唐人能够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义山始虽取法少陵,而晚能规模屈、宋,优柔敦厚”他特别强调《诗经》中比兴手法在唐代得以发展,李、杜、昌黎、义山都是善用比兴而又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诗人。

李商隐的地位在吴乔这里已经是自辟宇宙者,是取法杜甫和出乎其外,将诗歌向着屈、宋比兴寄托之途发展。屈原“芳草”“美人”作象征、比兴的手法,为李商隐所运用。“楚雨含情惧有托”。如屈原,胸中的悲愤郁积累,而不得不发,于是用错综复杂的意象及迂回婉转的方法来抒发。李商隐亦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胸中忧愤与景物融合,将情感以比兴之法传达出来,情感内转更趋于迂曲深婉,深奥隐秘的心灵世界成为了诗歌中复杂的意象、典故、比兴寄托。当然,义山诸多云遮雾掩,幽微要缈的艳诗和无题诗是否皆为寄托之作尚待讨论。在具体解读义山诗歌尤其是无题诗的寄托内容的认识上,吴乔对李商隐婉娈托寄的诗歌,联系党争背景,结合李商隐与令狐两代的恩怨,认为是暗喻朋友遇合的说法,实在过于绝对化。这也影响了后来的诗人。虞山派另一个诗人钱曾在《李商隐诗集三卷》认为:“义山忠愤逼塞,不敢讼言北司,美人香草,隐词托寄,其旨微矣。”北司,指的是唐代的内侍之官,当时令狐绹官居令任右司郎中,又擢为翰林学士,故用“北司”代称。令狐楚、令狐绹与李商隐的关系变化确实是与李商隐一生的境遇有莫大关系,有可能成为李商隐诗歌创作的情感来源,但决不可成为李商隐无题诗及其他艳情诗的图解。

参考文献:

[1][清]钱谦益,钱曾,錢仲联.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刘学锴.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清]王夫之,丁福保.清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商隐
开辟了唐诗新次元的倒霉蛋——李商隐
石榴
李商隐读书
李商隐:道是无情却有情
录唐?李商隐《无题》诗(草书)
白居易:来世愿做李商隐的儿子
李商隐:世上天真莫如你
李商隐为何会背负千古骂名
这个“情圣”不太够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