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对角膜塑形镜的认识调查

2017-09-20蔡欣冉

科学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认知度高中生

蔡欣冉

摘 要 目的:调查高中学生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了解角膜塑形镜存在的优点与弊端。方法:在当地普通高中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187份。结果:目前高中生对于角膜塑形镜的认知不足,仅有25%的被调查者对角膜塑形镜有详细了解;有65%的被调查者对角膜塑形镜这一治疗方法抱有积极与接受态度。结论:目前高中学生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普遍不足,部分高中生对角膜塑形镜治疗法持反对态度。

关键词 高中生;角膜塑形镜;认知度;视力矫正

中图分类号 F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6-0012-01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以反向几何学设计的特殊类型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实施可预测的、可调控的、可逆的程序化塑形,利用镜片的形态定量修正角膜的弧度,从而降低角膜屈光力,改善视力[1]。角膜塑形镜是随着眼睑通过镜片对角膜中央部的压平作用,改变角膜曲率使角膜中央表面扁平。目前的询证医学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视力矫正方式,角膜塑型镜对治疗青少年近视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通常患者配戴一夜后可以在第二天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实用且能避免传统框架眼镜易碎、影响外观等缺点的角膜塑形镜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但国家对于角膜塑形镜尚未建立完善的资质准入制度,大量不具备角膜塑形镜配制能力的眼镜店及眼科中心进入这一领域,使得角膜塑形镜这一市场鱼龙混杂。

目前,我国校园中因体育运动、跌倒摔伤等意外情况造成框架眼镜碎裂伤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因长期佩戴低质量软性角膜接触镜而导致眼球病变的案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如何在近视学生群体中推广安全、可靠的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调查目前高中学生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程度,了解学生对角膜塑形镜的接受程度与质疑原因,从而为推广使用角膜塑形镜的措施提出合理建议,为角膜塑形镜在我国校园中更大范围的使用作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潍坊一中高中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其中的4个班级,研究问卷为自制纸质问卷,问题主要涉及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程度、态度及目前的视力矫正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收集有效问卷187份,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果

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当地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共187人,其中男性87人,占46.5%,女性100人,占53.5%;在所有受调查者中,自诉患有近视眼的调查者有150人,占80.2%,非近视者37人,占19.8%;按年级分组,高一学生98人,占52.4%,高二学生89人,占47.6%;在患近视的受调查者中,近视度数在300度以下的有79人,占52.7%,301~600度的有60人,占40%,600度以上的有11人,占7.3%。

2)高中生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现状。被调查者对角膜塑形镜的认知普遍不全面,仅有25%的被调查者对角膜塑形镜有较为全面与客观的了解,对于角膜塑形镜的原理及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在了解角膜塑形镜这一近视治疗手段的途径中,最常见的為配镜中心及眼镜商店,约占约70%,而通过医院眼科了解角膜塑形镜的被调查者比例仅有18%,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角膜塑形镜必须在具有相应资质的眼科中心进行配置,多数是三甲医院的眼科具备这种资质,一般的眼镜店和配镜中心难以具备这样的资质,说明目前医院对角膜塑形镜的介绍与宣传尚少,受调查者获取的信息多是来源于不正规的渠道,可能会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

对于患有近视眼的受调查者,79%的受调查者表示肯定角膜塑形镜的治疗效果,并且有一定的意愿尝试佩戴,这一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角膜塑形镜的使用群体较小,但角膜塑形镜在高中生群体中存在广阔的推广空间和巨大潜在消费群体,通过合理的宣传和适当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更多人认识到角膜塑形镜在视力矫正方面的优点,从而使更多的近视眼患者从中受益;但也有21%的近视被调查者对角膜塑形镜表现出明显怀疑与拒绝态度,其主要质疑因素依次为:可能会诱发眼部疾病(46%),价格高昂(29%),对角膜塑形镜不够了解(22%)摘戴、护理有困难(13%)。调查还显示,表示正在或愿意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受访者中,中度近视者相比低度近视者更多。其原因一方面为中度近视者近视程度较低度近视者重,必须佩戴近视眼镜才能正常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为中度近视者尚未发生严重的眼部病变,拥有正常佩戴角膜塑形镜的健康条件。因此,角膜塑形镜的推广与宣传应以中度近视学生群体为中心,以更大程度的促进角膜塑形镜的应用。

3)高中生对普通框架眼镜与角膜塑形镜的认知比较。在视力矫正方法选择方面,85%的近视者仍以佩戴普通框架眼镜眼镜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手段,但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普通框架眼镜有一定缺点与局限性。其中,有29%的近视者认为框架眼镜有易碎缺点,有70%的近视者认为框架眼镜容易起雾,影响视物,而认为框架眼镜在运动时佩戴不方便者达到90%。这一结果说明,镜框眼镜目前仍然是视力矫正的主力军,其价格便宜、佩戴方便等优点使得镜框眼镜仍然是近视者的第一选择,但这种基础的视力矫正方式不可避免的给高中学生带来诸多不便,角膜塑形镜作为最新的视力矫正方式,可以很大限度地避免上述缺点[2],并且有着治疗近视眼的作用,这是镜框眼镜所不具备的,也是角膜塑形镜能够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角膜塑形镜在学生群体中的推广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4)高中生对软性角膜接触镜与角膜塑形镜的认知比较。在受调查的高中生群体中,并没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但受调查者均认为软性角膜接触镜有一定的缺点和潜在危害性。78%的受访者表示软性角膜接触镜无法在佩戴后仍维持较好的裸眼视力,51%的受访者认为角膜塑形镜使用寿命较短,个别受访者认为软性角膜接触镜会给眼球带来损伤。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摆脱镜框眼镜的束缚,使得近视眼患者在矫正视力的同时不影响美观,与之相伴的是其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如角膜划伤、角膜感染等等,这也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因素,角膜塑形镜与一般角膜接触镜相比具有安全、使用时间长、佩戴后可维持一段时间的良好裸眼视力几个明显优势。因此,角膜塑形镜不仅可以在普通学生群体中推广,在隐形眼镜佩戴者中也有着乐观的推广前景。

3 讨论

角膜塑形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代角膜塑形镜采用无透氧性材料以及设计的缺陷,使得近视矫正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未泛应用于临床。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透氧性材料的研发、电脑验配加工技术的完善以及角膜地形图的应用而迅速发展。我国自90年代引进角膜塑形镜以来,角膜塑形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与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的角膜塑形镜高普及率相比,目前我国高中生对于角膜塑形镜这一全新的视力矫正方式并没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原因很复杂,这也是限制角膜塑形镜在我国发展和推广的主要原因,并没有成为主流的视力矫正方式[3]。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近视矫治技术[4],可以得到大范围推广使用,尤其对于高中生群体,角膜塑形镜佩戴一夜后无需佩戴框架眼镜,避免框架眼镜易碎、起雾等缺陷的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困扰近视学生的大多数不便。但相较于镜框眼镜以及软性角膜接触镜,限制角膜塑形镜推广最大的因素是其昂贵的价格,并不是所有的近视眼患都能承受。但价格终究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年下降,并且随着医学工作者对于角膜塑形镜认识的增加,更新、更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角膜塑形镜也在不断研发[5],相信在未来角膜塑形镜这一全新的视力矫正方式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怡苑,魏春惠.角膜塑形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3(5).

[2]王江桥,郝育昭,冯浩雁.数字化角膜塑形镜与传统OK镜临床应用的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05(5):1070-1072.

[3]谢培英.重新认识角膜塑形术[J].眼科,2012(6):361-365.

[4]郭曦,杨丽娜,谢培英.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远期效果[J].眼科,2012(6):371-374.

[5]戴祖优,ZENG Junwen,钟兴武,等.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08,10(4):288-2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认知度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细致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疾病认知度的影响研究
玩具出口金额快速增长 品牌认知度仍有待提高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未婚人流术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