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017-09-20夏茂青高峰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河道应用

夏茂青+高峰

摘 要:随着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建设应用的必要性,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態建设的应用现状。在探讨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原则的基础上,研究了其应用实施。

关键词:生态建设;河道;治理工程;应用

作为一项重要的河道治理工程理念,生态水利理念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研究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生态水利建设应用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河道治理工程的最终整体效果。

一、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人们大规模开发水土资源,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各河道的水域面积不断的减少,水生态开始失衡,河道周围的动植物也逐渐减少。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进行的,这就直接破坏了原有的长期形成生态系统,导致了河流局部形态的单一和非连续。

二、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一)忽略河流形态的多变性。一般而言,河流形态的多变性是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的前提,如果河流形态较为单一,就会对生态物种多样化带来影响。而目前,我国很多河道治理工程只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在工程设计时经常会忽略原有生态的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河流形态的单一化,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忽略原有生态系统的重建修复。目前,很多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都会打破河道周围原有的生物群落,打断原有的食物链,致使原有动物、植被无法生存,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在工程完工后,也不注重原有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致使其不复存在。

(三)忽略湿地浅滩的作用。湿地浅滩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浅滩不仅能够为河流周围的动物提供栖息场所,还能够净化水质。然而我国土地资源极为紧缺,为了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土地,通常会用作耕种地,这就使得河堤间距变窄,湿地浅滩也越来越小。

三、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一)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二)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沿黄各地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黄河上、中、下游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财富的活动对水资源的依赖于越来越大,但水患可能造成的灾难也越来越严重。

四、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实施

(一)河道环境自然状态的恢复。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应以河道浅滩与水体内多样化生物的栖息为施工关键,在保证水利工程与河道建设基本的防洪蓄水功能的基础上,将河道沿线的环境逐渐恢复成自然的生态状态。对于河道环境的恢复工作,我们首先要做到创造多样化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的河道自然环境状态恢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河堤的建设要以人工护岸模式来实现。河岸与河道水体之间水分、空气的交换与调节,必然要将河道的河堤进行改造,即建设生态河堤。建设生态河堤,首先要对河道中心线进行科学的布置,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量河道形状、水体势能以及河道周围的环境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在河道的两侧,我们可以设置浅滩,这一设计既能够直观地给予人们河道渐宽的视觉效果,还能扩大河道浅水区域的空间,从而为河道内的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以食物链的增多来提高河道整体生态体系的稳定性。

(三)新型水工建筑物的应用。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河道的建设既要满足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需求,还要保证水利工程防洪蓄水的基本功能得以实现。因此,为了使这两个目标能够更加和谐、统一,新型水工建筑物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

通过对生态建设在河道治理工程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对生态河道建设所涉及到的多项因素与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河道治理工程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生态河道建设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建山.基于节能要求的建筑施工技术改良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0(04).

[2]龚坚,刘云,赵炳芳.建筑施工技术节能性改良研究[J].门窗,201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河道应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