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现当代贵州彝文文学翻译

2017-09-20王明贵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当代现代翻译

摘 要:贵州现当代彝文文学翻译以当代的成就最大。现代的有罗文笔翻译的《爨文丛刻甲编》最为著名,当代则以王子尧翻译的《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丛书》、王继超等翻译的《彝族源流》《彝文金石图录》和王运权等翻译的《西南彝志》最为著名。翻译机构中以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的成就最大。翻译的主要是彝文古籍,包括少量口碑文献。今后要从四个方面开展贵州彝文文学的翻译工作。

关键词:彝文文学 翻译 现代 当代 贵州

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3-113-117

本文所说的彝文文学翻译,专门指现代、当代彝文翻译家把彝文文学作品翻译成汉文文学作品,包括古代彝文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翻译成汉文的作品,不包括其他语种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彝文文学作品,也不包括彝文文学作品翻译成其他语种的文学作品。

在现代、当代贵州彝族文学史上,彝族文学的研究和翻译,是彝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文学的翻译,最早可上溯到汉代《白狼王歌》三章的翻译。明代朝廷专门设有翻译机构,编纂了《华夷译语》工具书,其中有彝汉文翻译文字对照。明清时期有学者把汉语《劝善经》《凤凰记》《陈状元记》《董永故事》即《赛特阿育》翻译为彝文书籍。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翻译,是丁文江请罗文笔翻译、于1936年公开出版的彝文古籍汇编《爨文丛刻(甲编)》,1这部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彝学走向世界的标志。1950年代成立的毕节彝文翻译组,除在“文化大革命”中停顿了十年,翻译彝文古籍成就巨大,贡献尤伟。其他一些机构翻译出版了不少彝文古籍,其中有许多彝文文学作品。在这些工作中,涌现出了罗文笔、龙正清、王子国、王子尧、王继超等翻译家。

龙正清是贵州省赫章县民族古籍办公室原主任、译审,合作翻译出版了《彝族创世志》《夜郎史籍译稿》,著有《彝族历史文化研究文集》《精气易发微》。王子国,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译审。翻译、合作翻译出版了《土鲁窦吉》《载苏》《彝族源流》,著有《彝文字释》。

一、现当代贵州彝文文学翻译的总体情况

(一)毕节彝文翻译组的成就

贵州省毕节行政专员公署老彝文翻译组是贵州省境内最早从事彝文古籍搜集、整理与翻译的机构。而改革开放以后的1986年至新世纪的2007年之间,毕节地区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纳雍县、赫章县、大方县的民族工作部门,在内部也成立有民族古籍机构或彝文翻译组织。彝文古籍的搜集、整理和翻译是贵州省的特有优势。

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从1955年成立到1966年,共搜集彝文古籍282册,其中送20册给北京文化宫,送7册给中央第四语言工作队,实存255册。1966年因机构被撤消,这批古籍被转到毕节地区档案馆保管,1977年彝文翻译组被恢复为临时机构后,250余册彝文古籍由毕节地区档案馆转了过来。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恢复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1980年,中共贵州省委下文批准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为国家常设机构,贵州省人民政府直接下文对机构定编。从地区彝文翻译组恢复到1982年,彝文翻译组共整理、翻译《奴仆工匠记》《彝文字典》《彝汉常用词语》《彝语千字文》油印本各1卷。为贵州大学中文系整理、翻译彝族民歌4000首,民间故事3篇共22万字。以地区彝文翻译组为中心,积极培养农村翻译人员,发展农村翻译网点,重点辅导毕节县龙场营区彝文翻译点,就地举办36人的农村业余翻译人员培训班,组成6个古籍整理翻译小组,共整理、翻译出《尼能人》《赫达以》《鄂莫以》《投确数》《书文史记》《婚姻歌》《丧礼歌》《民歌》《故事诗》等70余万字的初译稿。1980年代,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翻译、出版了《西南彝志选》《宇宙人文论》《增订〈爨文丛刻〉》 ,这是三部影响很大的彝文经典著作。同时,整理、翻译出《洪水与笃米》《播勒娶亲》《绣荷包》《三才文史》《凤凰记》各1卷,分别以油印等形式印发给有关部门参考。

1986年以来至2010年的24年间,彝文古籍整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原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更名为毕节地区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共同整理翻译100余部2000多万字的彝文古籍,公开出版了其中的《西南彝志》《彝族源流》等62部、120余卷、1826万字,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等一批成果连获省部级以上大奖。这些成果是:

《彝文典籍目录》《彝族源流》《西南彝志》《彝文金石图录》《彝族指路丛书》《物始纪略》《黔西北彝族美术》增订、《爨文丛刻》(部分)、《土鲁窦吉》《曲谷精选》《曲谷走谷选》《简明彝汉字典》《苏巨黎咪》《支嘎阿鲁王》《彝文指路经譯集》(部分)、《赛特阿育》《乌鲁诺纪》《益那悲歌》《明清彝文书法汇辑》《彝文书法字帖》《彝族美术·黔西北民间工艺美术辑》《估哲数·农事篇》《阿买恳》《诺沤曲姐》《摩史苏》《彝族创世史诗》《布默战史》《彝族毕摩经典译注》(部分)、《载苏》《彝文字释》《实勺以陡数》《彝族古歌》《叙事长诗》《彝文文献释名集》《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彝族原始信仰文献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贵州彝族卷一》。整理翻译尚未公开出版的成果计27部511﹒6万字。1

(二)其他机构的翻译成果

1956年到1958年,贵州省民委在威宁自治县黑土河一带收集51部彝文古籍交贵州省博物馆收藏。1986年到1996年期间,为配合全国彝族服饰展览、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协作会、奢香博物馆的建立等活动,各地展开了彝文古籍的大量收集。威宁自治县民委收集近200册,赫章县民委收集200余册,大方县民委收集近300册,其中的110余册交到奢香博物馆,纳雍、织金、金沙等县民委也各收集到10多册至20多册不等。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彝文文献中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大量征集彝文古籍时,在毕节地区境内征集去300余册。2008年至2009年,毕节地区档案馆从各县征集彝文古籍近180多册。endprint

1980年代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了彝文文献研究所,该所成立之后即搜集、翻译了大量彝族古代文艺理论方面和彝族古歌方面的著作,先后出版了 《彝族诗文论》《论彝诗体例》《论彝族诗歌》《夜郎史传》《红白杜鹃花》《洪水纪》《彝族古歌》等翻译著作。六盘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成立的民族古籍机构翻译、出版了《指路经》等一些成果。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宗局的民族古籍办彝文翻译室整理翻译《阿诺楚》《支嘎阿鲁传》《哪哩传奇》等多部彝文古籍翻译成果。赫章县民族宗教事务部门下设的民族古籍办(其中下设一个彝文翻译组),搜集、翻译了《彝文金石图录》(第三辑)、《彝族创世志》《海腮摩启》等金石彝文文献和纸质彝文文献。大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所属的民族古籍部门也翻译了《水西十三仓库》等数项彝文古籍成果。遵义市仁怀县(今仁怀市)政协成立有一个彝文翻译室,该室翻译出版了《彝族创世诗》《启谷署》等彝文创世史诗和彝族医药文献。1

二、罗文笔与《爨文丛刻甲编》的翻译

罗文笔(1868—1947),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彝文翻译家。罗文笔彝名相多阿伦,自号郇山居士,生长于贵州省大定县(今大方县)。世代以务农为生,家境比较贫寒。他幼年时期入私塾就读,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儒学知识。因为废除科举制度,未能参加有关考试,成就功名,就在家乡开设塾馆,收纳学生,从事乡村教育近30年,培育了不少乡土人才,对贵州省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有贡献。他对彝族文学的贡献,体现在对彝文史籍、经籍的翻译中。

罗文笔生活在传统彝族社会中,对彝族历史文化比较了解,决心为传承彝族文化贡献力量,从1915年开始向彝族毕摩杨腓力学习,经历几年之后,学习到了彝族毕摩熟悉彝文、传承文化的本领。民国十八年(1929)冬天,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路过贵州省大定县时,认识了罗文笔先生,请罗文笔帮助搜集彝文古籍,并请他翻译彝文古籍。罗文笔同意后,从1930年动笔翻译,到1932年为止,采用了彝文、注音、直译、意译的方法,一共翻译了自己珍藏和搜集到的彝文古籍7部,邮寄给丁文江先生,由丁文江题写书名为《爨文丛刻甲编》、撰写序言后交给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公开出版发行。

《爨文丛刻甲编》全书包括彝、汉文和注音近100万字,是现代时期出版的一部影响巨大的彝文典籍译著,对研究彝族哲学、宗教、语言、文字、历史、民俗、地理等具有重大的价值,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欢迎,一些学者纷纷撰写书评予以推介。日本上智大学博士粟源悟在《从明代彝族土司看民族联合纽带——彝族民族史研究报告之一》一文中,把《爨文丛刻甲编》的出版称之为(彝族历史)新的研究阶段的开始,是研究彝族的重要资料。

因为罗文笔既熟悉彝文古籍,又有一定的汉文化水平,在翻译这些彝文古籍期间,丁文江曾经有意推荐他到政界任职。罗文笔却无意去做官,只想借助丁氏之力请政府在家乡办一所培养彝族孩子的学校,改变彝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丁文江承诺帮助办这件事情,但是丁氏不幸于1936年在湖南中毒去世,这事终究未能如愿以偿。

罗文笔一生甘于淡泊,不慕荣利,追求真理,爱憎分明。1936年2月,红军长征过大方,他听到了宣传的革命政策,思想境界为之一新,欣然作了欢迎红军的贺诗,托金正安、陈永贞等三位至亲带到城里,面送红军指挥员陈希云、朱长青。

罗文笔对彝文的翻译传授,起到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对继承和发展彝族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翻译的《爨文丛刻甲编》中,《献酒经》《天路指明》(指路经)、《权神经》(祭龙经)等,都是很好的彝文文学作品。2

罗文笔先生不但精通彝汉双语翻译,还会写诗。他1931年在翻译完《解冤经》上卷之后,写作了诗歌《翻译〈解冤经〉上卷终赋律诗一首》:

此经原為禳祸灾,未到之先梦兆来。

降祥降殃皆由己,消灾消咎祈神排。

贤良诸君请查考,聪明契友早开怀。

礼仪既备言辞准,洗净身心上瑶台。

民国二十年六月四日贵州大定东瓜林1

这首诗是对彝族《解冤经》内容的一种解释,用七言诗形式表达,有劝诫人们不要作恶,多做善事,消灾消祸,祸殃多是自己为恶所取,要洗净身心,方能到达理想的瑶台。诗歌的道德宣讲意味浓厚,诗味稍嫌不足。

三、王子尧的彝族古代文论翻译

王子尧(1954—),彝名阿侯布岱,贵州省赫章县人。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现任贵州民族大学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译审,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民族历史学会理事,贵州翻译家协会理事,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彝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学、文字、翻译、古籍、民俗、宗教、玄学等文化领域方面的研究。自1977年至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已翻译、整理、研究出版发行的合著、专著有30余部,其中有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在其著作中,《彝族古代文论》(译著,合译)是其代表性著作。后来这系列文艺理论采用彝文、国际音标注音、音译的对照形式,以《彝族古代文论精译》为名重新出版。2

《彝族古代文论》是从彝族古代“羊皮书档案”(彝文古籍)中精选翻译、整理出来的一部古代彝族文艺理论译著。原文约为两万四千余行,音标、对译、意译总计约为五万二千余行,按二十诗行一千字计算,总计约为两百余万字数。从成书年代及时间跨度上看,彝族古代文艺理论上始于哎哺时期,中经魏晋、下迄明清;从精选古籍的表现形式上看,全书都是以五言诗句写成,其内容已涉及到了彝族古代文艺理论的起源、文艺的社会功能、文艺的创作过程、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艺作品的体裁、作家的艺术修养、文艺作品的艺术欣赏,以及天文历法理论、哎哺八卦理论、人文科学理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的古代彝族文艺理论和哲学问题。该译著内容丰富,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到所需的资料。例如历史家可以从中看到民族的历史;哲学家可以从中看到民族哲学;社会学家可以从中看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作家艺术家可以从中看到人民的艺术才华。endprint

四、王继超的彝文文学翻译

王继超(1957—),彝名阿洛兴德,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译审。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专业班,1986年1月从威宁县民委调入毕节地区彝文翻译组(现贵州省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工作。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会、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古籍保护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彝学研究会副会长,毕节学院和曲靖师范学院的特聘教授、客座研究员等。王继超从事彝文古籍整理翻译研究20年,成就卓著,其中有大量的彝文文学作品。

20多年来,王继超整理、翻译、公开出版的彝文古籍,影响较大的有《彝族源流》27卷、《物始纪略》三辑、《彝族指路丛书》(8部)、《曲谷精选》《曲谷走谷选》《苏巨黎咪》《估哲数 农事篇》。还组织编译了《西南彝志》26卷,《彝文金石图录》第一辑至第三辑;组织编写了《彝文典籍目录(贵州卷 一)》《黔西北彝族美术》等。各种成果合计26部58卷。其中《彝文典籍目录》前者于l997年8月获国家图书提名奖、国家民族图书一等奖、贵州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彝族指路丛书》获2000年贵州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曲谷精选》获部级民族图书三等奖。参与组织编写的《简明彝汉字典》获贵州省社科一等奖。合作主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贵州彝族卷(毕节地区)》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王继超在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彝文古籍之外,同时开展彝族历史、文化研究,前后发表了40多篇文章,总计30万字,结集为《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出版。1在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整合及民族文化之间的交融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他的专著《彝族传统信仰文献研究》2(合著)对彝族传统信仰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他的翻译作品中,如《曲谷精选》《曲谷走谷选》《阿买恳》等,以及以“咪谷”为总题的丛书中,许多都是优秀的彝文文学作品。

结语

贵州的现代和当代的彝文文学翻译,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两个特征。一是彝文文学的翻译,以彝文文献的翻译为主。贵州的现当代彝文文献翻译,又主要是翻译彝文古籍,即以历史上传承至今的书面古籍为主,也搜集整理和翻译部分口碑文献,这部分占的比例不大。而现代和当代的彝文文学作品翻译几乎没有发现。二是贵州的现当代彝文翻译,明显的是以彝文翻译为汉文为主,汉文翻译为彝文的极少,除了王明贵在《贵州民族报》上发表的彝译江泽民同志《诗二首》(寒江雪柳日新晴 又是神州满目春)之外,还没有发现其他汉译彝的文学作品。

对此,要做好今后贵州的彝文文学翻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一是继续做好彝文古籍中文学作品的翻译,集中力量译出丛书或类书型的成果。二是继续做好彝文作品翻译为汉文作品的工作。三是要开辟当代优秀作品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的彝语文翻译,开辟当代汉语优秀文学作品的彝译工作。四是要尝试开拓外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汉语优秀文学作品的彝译工作。这样,贵州的彝文文学翻译工作才能够比较全面的开展起来。

On the Translation of Yi Text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 Guizhou

Wang Minggui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of Yi text literature achieved greater success than modern. The Cuan Wen Cong Ke translated by Luo Wen-bi is the most famous onein the modernliterature, the Yi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books translated by Wang Ziyao, Yi Origin and Yi Text Picture and Catalog translated by Wang Jichao, Southwest Yi Annals translated by Wang Yun-quan are the most famous in the contemporary. Yi Text Translation Group in Bijie achieved greater success, the mainly translated contents are Yi text ancient books, which were included some reputation literature. From now on, we should have Yi translation works from four aspects.

Key Words: Yi text literature;translation;modern;present;Guizhou

【项目基金】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珍本彝文史籍《西南彝志》全26卷整理今译与研究”(项目编号:16XMZ005)和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学史”(合同编号:黔省专合字【2012】003号)的阶段成果。

1 丁文江编,罗文笔译,爨文丛刻(甲编)[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 彝学网 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40005.html。

1 彝学网 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40005.html。

2 罗正仁,早期彝文翻译家罗文笔[A],载沙玛·加呷主编,彝族人物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291-292。

1 欧阳哲生主编,丁文江文集(第五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177。

2 沙玛拉毅主编,《彝族古代文论精译》[O],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

1 王继超,彝文文献翻译与彝族文化研究[C],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

2 王繼超,余海,彝族传统信仰文献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年。endprint

猜你喜欢

当代现代翻译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