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目标

2017-09-20李秀玉李倩雯

财会学习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社会责任

李秀玉?李倩雯

摘要:在当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赶超时代潮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名企是所有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财务目标作为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开始,许多学者就对企业财务目标发表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而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公司财务目标的复杂性。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社会责任丑闻事件的曝光,国家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同时,“十三五”规划也强调,未来几年,各行各业都应以社会责任工作为切入点。因此,研究如何促进企业将“社会责任”引入到财务目标,提升企业价值,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社会责任;财务目标;企业价值

“十三五”期间,如何做优、做强,跻身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是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财务目标作为企业财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起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合理的财务目标可以促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而不合理的财务目标又会导致企业不负责任的社会表现,不仅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桎梏。其实,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企业财务目标的看法都具有许多的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财务目标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利润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这就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但随着万科“毒地板”,百度“魏则西”事件等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的曝光(肖红军,2013年),说明企业这种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以承担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取代传统单纯以获利为目的经营模式,在考虑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综合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发展战略以及内部治理机制合理确定自己的财务目标,从而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企业财务目标的发展概况

亚当·斯密、大卫·李赛图以及阿尔弗莱德·马歇尔提出的古典经济理论最早认为合适的企业财务目标应当是利润最大化。这时的利润一般理解为长期净利润。后来随着该目标的演变,利润逐渐成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财富的代表,即利润越多,企业所创造的财富就越多。但由于该目标没有考虑利润的货币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利润与投资额以及所承担风险的关系(张培清,2000年),因此又有学者提出企业财务目标应当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因为企业由股东创办,所以企业的目标就应该等同于股东的目标,即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使得股东财富最大化。该目标在克服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上述弊端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并非无懈可击,首先,股东财富的增加有时是靠侵害经营者、员工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取得的,因此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目标无法保证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其次,一味地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品质量伪劣、污染环境、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由此催生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即通过合理合法的生产经营,在充分理解国家的宏观财务政策以及企业的微观财务政策的基础上,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不断增加企业财富的同时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保证将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赵自强等,2001年;许思宁,2011年)。

也有学者认为,企业财务目标不仅应该考虑股东财富最大化,还应该兼顾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其他相关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政府,企业员工以及社会公众等(陈玮,2006年;张兆国,2011年)。这有助于缓解股东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统筹兼顾。潘经民(1996年)在《谈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中提到了西方企业的超利润目标,该目标认为企业不仅应该关心债权人、员工、客户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该目标的出现是西方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现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将“社会责任”履行引入到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中(李心合,2009年),在提升企业声誉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财务目标

在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问题上,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的观点。由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无法保证使社会财富达到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企业财务目标应该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嵌入社会责任。该目标不仅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还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财务目标之一,兼顾客户,供应商,债权人以及政府的利益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Shedon在1924年提出。而这一概念首次在我国法律条文中出现是在2002年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在过去十五年的发展中,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高其自身影响力以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社会责任概念中最基本的企业道德责任就是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并且可靠的產品与服务。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为了自身的既得利益而欺骗消费者,甚至于对消费者的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然而央视每年“315”晚会的曝光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以及破坏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利益的发展。无论这些行为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其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企业的道德责任。这不仅会影响企业声誉,给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误导了消费者,并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由此说明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而不去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不仅给消费者造成痛苦,还会影响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endprint

因此,企业作为社会契约的集合体,在设定财务目标时需要考虑公司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嵌入社会责任。通过将“社会责任观”引入公司治理机制里来,在解决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的同时,平衡企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企业内部和社会上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提升企业的声誉。

三、促进企业将“社会责任”引入财务目标的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从企业、国家和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三个角度对如何促进企业将“社会责任”引入财务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意识,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管理层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召开全公司会议研究和部署社会责任工作,加强对公司员工的社会责任教育,将“社会责任观”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将社会责任履行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建立各部门社会责任履行考核指标和奖励机制,并将其纳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及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的结合度。同时,定期编制并披露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至少要涵盖对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责任履行,具体包括产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内容要真实可靠、全面完整,杜绝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的“只报喜不报忧”等选择性披露行为。

其次,加强国家和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引导与监管。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条例,要求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企业所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包括企业对股东的经济责任,也包括企业对债权人、政府、供应商、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及生态环境所应尽的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加强与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有关的其他相关部门法的立法力度,即在完善公司法的同时,也在其他相关部门法中加入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条款以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形成公司法为主,其他部门法为辅,二者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完整的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另一方面,明确要求企业聘请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并出具鉴证意见。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证可以有效减少社会责任报告缺乏负面信息披露、选择性披露现象严重等情况,使得社会责任报告可以真实、可靠、完整的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在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信任程度。

最后,加强媒体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监督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法律等正式制度尚不健全,因此,在研究我国企业的经济行为时,非正式制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变量,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作为非制度制度的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媒体经常会被看作是社会公众表达意见的渠道。因此,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积极响应“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特别是对企业负面信息的关注,积极公允的报道各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促进企业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身社会责任表现,从而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玮.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及系统科学的视角[J].会计研究,2006 (04):63-67+95.

[2]李心合.嵌入社会责任与扩展公司财务理论[J].会计研究,2009(01):66-73.

[3]潘经民.谈我国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兼论西方企业的超利润目标[J].会计研究,1996(05):11-12.

[4]许思宁.企业价值最大化——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理性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1):171.

[5]肖红军,张俊生.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6):109-121.

[6]张培清.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目标[J].财经科学,2000(2):92-96.

[7]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3):54-59.

[8]赵自强,于国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J].当代财经,2001 (8):53-55.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社会责任
关于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几点思考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