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辩证

2017-09-20桂珍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论语

桂珍明

摘 要:《论语·八佾》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一句,历来歧见不少,其主要分歧有两点:一是夷狄落后,虽有君主, 不如诸夏无君;二是夷狄尚有君长, 不像华夏没有君长。针对此种情况,古今学者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讨,笔者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整个语篇的内在结构,考辩此句之含义。

关键词:《论语·八佾》 夷狄 有君 诸夏 所亡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3-53-59

《论语·八佾》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1,一般被认为夷狄落后,虽有君主,不如中国无君,成为了春秋时期华夷之辨的代表性观点之一。皇侃《论语义疏》曰:“此章重中国贱蛮夷也。诸夏,中国也。亡,无也。言夷狄虽有君主,而不及中国无君也。”2邢昺《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中国礼义之盛而夷狄无也……言夷狄虽有君长而无礼义,中国虽偶无君,如周召共和之年而礼义不废, 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故孙绰曰:诸夏有时无君,道不都丧。蛮夷强者为师,理同禽兽也。释惠琳曰:有君无礼,不如有礼无君也。刺时季氏有君无礼也。”3刘宝楠《论语正义》曰:“此篇专言礼乐之事,楚、吴虽迭主盟中夏,然暴强逾制,未能一秉周礼,故不如诸夏之亡君,其政俗尤为近古也。”4此后钱穆、杨伯峻、李炳海、杨柳岸、袁伟时、秦际明5等学者均采用此种解释。至于持“夷狄尚有君长,不像华夏已无君长”观点者,则以朱熹、程树德、杨树达、陈玉屏6等学者为代表,笔者也以此种认识为基础,进一步考辩此句本来之意。

一、“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词句分析

历来学者对于“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句解释,存在不同的意见,上文已经简要作出了学术史梳理。在重新考辩此句意义之前,需对其词句进行分析,至少要能够疏通文意,方能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思想内涵。

(一)词义解释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句,夷狄指的是华夏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即四海。《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1,夷狄即是华夏周围的蛮、夷、戎、狄四边裔的代称。另外,根据《春秋》之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2,其义有二:首先从地域分布上看,四裔是当时华夏周边的民族,断无疑义;其次,金景芳先生认为春秋时期“华夷之辨”主要在文化先进与落后之别,而非单纯的种族差别。“从文化风俗上看,其礼俗朴犷,而与其种姓无关(吴太伯仲雍后,越少康后,楚鬻熊为文王师,是其证)”3。由此观之,春秋时期夷夏关系与夷夏身份更多地在诸侯的行事与行事所体现的文明与野蛮之别。以当时诸侯为例,楚庄王、吴王夫差称雄诸侯,匡复周室,虽为蛮夷之国尚有尊君之义。反观东周初年,郑国与周王室交恶,双方兵戎相见,既无尊尊亲亲之义,更无礼仪文明可言,虽为诸夏之人,然其行为还不如知道礼义的夷狄之人。“之”,可训为且、尚。吴昌莹《经词衍释》训“之”为“且”,“‘之犹‘其也、‘且也。……《论语集注》‘夷狄且有君长,此‘且字,明训正文‘之有君句”4。且犹尚也,萧旭《古书虚词旁释》曰“之犹且训见《经词衍释》尚也训见《古书虚字集释》”5。此句前一“之”字可从此义,训为尚、且均可。君,君主,《尔雅·释诂》曰“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6,君主为帝皇王侯之通称,总之不离首领之意义。“不”,王引之《经传释词》训“不,否,非也”7,吴昌莹训“不,否,犹‘未也”8。如训为“若”,王引之《经传释词》曰“《广雅》曰:‘如,若也”,吴昌莹《经词衍释》同之。然《经词衍释》亦有训“与”为“如”之例”9,欲知此处“如”之意义,还需进一步考论。揆诸《论衡·问孔》“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10,可知“若”训为“如”较之“与”其义更恰。若,像也,《墨子·尚贤中》引《周颂》曰:“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若地之固,若山之承,……若日之光,若月之明。”11此处之用“若”凡八次,以天地之高大广博,地山之厚重沉稳,日月之光辉昭明喻圣人德行之高尚圣洁,圣人为本体,天地、日月为而喻体,“若”为喻词,此处“若”即是“像”义。“不如”,意涵有二,一为比不上,此意义较为广泛;一为不像、不似。由上所训条例可知,“不如”当训为“未若”,即不像、不似之义。诸夏,“诸”,多也,众也;“夏”,大,引申为礼仪文明发达。春秋时期人们的普遍认识中,夏为大之义,华为华美,进一步引申为文明礼乐发达之义,《左传》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得到印证。《左传·定公十年》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正义》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1。亡,古汉语中,亡、无通用,《康熙字典》“亡,又《正韵》同无。《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2,亡通无,即此处所用之义。

(二)句型结构分析

为便于较好地理解此句之意义,除了词义分析之外,分析其句型结构十分必要。笔者特在上面对此句句子成分作一简要分析。在“夷狄之有君”小句中,“夷狄”是主语;“有”是谓语;“君”是宾语;“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如诸夏之所亡”句中,“不”副词作状语;“如”作谓语;“诸夏”作主语;“所亡”,“亡”是动词,而“所亡”符合“所·动”结构的动词性短语,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是动词性短语作谓语3;“之”是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在这一整句中,“夷狄之有君”作主语,“如”作谓语,“诸夏之所亡”作宾语。对于此句,杨柳岸先生分析甚是到位,他把此句句型归为“NP +不如+NP +之+VP”结构,并进一步认为,“NP+不如+NP+之+VP结构句子直译均可译为‘不像NP那样VP。……‘夷狄 对应‘诸夏,‘有君对应‘亡(君),因而‘夷狄之有君对应的是整个‘诸夏之亡(君)而非‘诸夏。换言之,与“不如”前的成分对应的,既包括‘不如后的NP,也包括‘之+VP;即, ‘夷狄之有君与‘诸夏之亡(君)各自成为一个特殊的NP。”4在此句型分析基础上,他认为本句当从杨伯峻先生之解释,即“文化落后的国家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哩。”5笔者以为上述句子及相关对应关系划分是正确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NP +不如+NP”特殊的结构之下,“不如”一定作“比不上”之义。既然此句之对应关系,“夷狄之有君”對应整个“诸夏之所亡”,则上文说到此句可直译为“不像NP 那样VP”,则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处境,因而“不如”既可为“比不上”,还可为“不像、不似”,而以后者见长,故单从句型分析上并不能完全解决此句之意义问题。endprint

二、“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与《八佾》内在一致性

解释词句,必须文意贯通,断章取义或能有一孔之得,但终究其义难恰。欲探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之意义,则需立足这一章的整体内涵进行考虑。《论语·八佾》中核心主旨是礼乐问题。以直观数据来看,本篇之中“礼”字凡15见,且各章所论主题均在礼乐的范畴内。张闻玉先生认为:“《论语》前三篇是全书之大纲,《学而》为内圣学习论,《为政》时外王德行论,《八佾》讲三代礼乐论,总之《论语》各篇多有特定主题,如《学而》是个人求学的宗旨,《为政》是为学的外用。而《八佾》以‘礼乐为主题,其中一至二十二章谈‘礼,本文属第三章,不应例外。”6要之,此篇论礼乐问题断无疑义。

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主张恢复礼乐文化。自周室东迁之后,周天子权威下降,至春秋时期天子与诸侯实力对比进一步发生变化,当此之时天下无道,诸侯势力俨然超过天子。《论语·八佾》全篇亦是立足季孙氏破坏礼乐制度之实际情况,窥见周室衰微之局面,天下因礼乐制度僭乱破坏而陷入危局。面对礼乐文化缺失的现状,孔子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主张行周之礼“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0,“……殷商礼仪文化是在夏代基础上产生的,而周代文化又是因袭殷礼,故周文化集三代文化之大成”11,通观《八佾》整篇主要论述礼制之缺失,仪封人说过天下无道“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即点明了孔子重建礼乐秩序,匡扶周室之重任。木铎金声宣示政教,《礼记·檀弓》曰:“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宮曰:‘舍故而讳新”12。《礼记·月令》篇曰“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13,从此不难看出木铎之作用,故以木铎喻夫子,即体现了恢复礼乐、恭行政教之要旨。此篇皆为孔子进一步说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1作为全篇之总结,亦道出此篇之思想,君臣上下没有礼仪法度,礼乐失去庄严恭敬的本意,丧死无哀戚悲伤之心,整个社会风气陵替,辉煌灿烂的三代礼乐文明正在走向衰落。综观《八佾》全篇,该篇主要论述三代礼乐文明及鲁国三桓僭乱礼乐之现状,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2。鲁国季孙氏执掌国政,鲁公衰微,《八佾》全篇主要以讽刺三家失礼为主,意在匡复礼制,成就从周之义。由此观之,本篇第四章,“夷狄”与“诸夏”方面,主要不在于宣扬华夷之辨,而在说明鲁国三桓僭越礼制,秩序混乱,反而不如夷狄之质朴,君臣上下之位分明。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于鲁和中夏而言,公室衰落,陪臣执国命的现象甚为普遍,诸侯称霸,周天子权威衰落更是十分明显的。要之,“夷狄”“与“诸夏”有君、无君这一问题与《论语·八佾》篇的主要思想是内在一致的,即突出说明当时礼乐制度混乱的现状及孔子的礼乐观念。

三、春秋时期视域下“有君”、“无君”之辨

以往学者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所亡”除了在道德层面讨论此句意涵之外,还有朱熹、程树德、杨树达、陈玉屏3诸位先生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入手,考察,诸夏和夷狄“有君”、“无君”的实际情况,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春秋时期诸夏、夷狄“有君”、“无君”的实际情况及意涵。

(一)“有君”、“无君”辨析

(二)春秋时期“有君”、“无君”实际意涵

无君的第二层含义,就是君主在现实中没有发挥作用。这与春秋时期历史背景有关。《史记·周本纪》曰:“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6。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势力崛起 ,这在平王继位的过程中体现的很明显。秦国辟土千里,楚国在南方发展,晋、郑是鲁国的政治依靠,所以出现了“政由方伯”的特有现象。在诸侯日益做大的情况下,诸侯国内亦随之发生变化,孔子说到天下有道和无道,国政分别是由由君王和诸侯掌握,“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1如今鲁国季孙氏把持国政,鲁侯大权旁落,则天下无道明矣。《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2以鲁国为例,季孙氏把持国政,是鲁国之贰,其出鲁君,自己独揽大权,明显背离了君臣之道,故从礼仪的层面讲,这就是“无君”。

为什么说诸侯、大夫把持国政就是无君呢?君王作为礼乐制度中的顶层设计,当发挥自己的作用,当被尊奉。以这样一个事例来看,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3其意在指明,孝敬源于内心之尊敬,而不只是形式上的供养,因而侍奉长辈之时最难做到“色难”。以此类推,君主在位与不在位的关键在于诸侯和臣属尊不尊敬天子,服不服从天子的管理,而不仅仅只是有没有人当君主、在君主之位的问题。鲁国三桓强大,取代鲁国国君的地位,“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4,这就是说民众不了解自己的君主,君民二者分离,则国家之概念难以成立 。而一位合格的君主,则名与器皆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器则为国之象征,如宝鼎等,名和器是礼乐文化、礼制之象征,凡此二者关乎礼制,故缺一不可。另外,韩非子立足春秋战国周王室衰落的历史实际说道,“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侯之博大也。……所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之有也”5可作诸夏无君的一个旁证。endprint

春秋时期,华夷之辨思想确实存在,但是孔子并没有狭隘的华夷之辨观念。很多学者解释“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句时,认为夷狄没有文化,虽然有君主,却不如华夏没有君主却有礼仪。从浅层次看,这句话说得通,且有明显的华夷之辨思想在内;若从《论语·八佾》全篇来看,季孙氏僭乱礼乐制度,不知所谓华夏超出夷狄的礼仪何在。孔子在本篇第三章即发问,问人而不仁与礼乐的关系。仁,发自内心,身心合一。而季孙氏不仁,心口不一,故丧礼不哀,祭祀不诚,行礼却无恭敬之心,僭越礼制恣意妄为,其所行之礼,哪有尊君成分。君既不显,政在季氏,故鲁国虽为诸夏之一,是周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至此哪有君之存在呢?其内心不尊君,目中无君之态度早已显现,故反而不如质朴的夷狄有尊君之心。钱穆先生认为,“君臣亦礼中之一端,社会可以无君,终不可无礼。……《论语》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断无视君位高出于道之意”6。钱先生肯定了礼制的重要性,三代禮乐文明关乎大道,故孔子重礼,其中就包含尊君的成分,君不高于道,这没有问题,但是“无君”不光是没有君主这个人,而是整个三代礼乐文化制度建构环节的缺失,也就是道的缺损,故“无君”则是对道之背离,对规则准绳的突破,因此在道的范畴内,有君、无君,有礼仪制度和没有礼仪制度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同时,金景芳先生认为,在春秋时期天子与诸侯的关系上,天子和诸侯之间展开了斗争,其“结果是诸侯胜利了,天子变成有名无实、退到舞台的后面去了。这就是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年代”7,天子式微,诸侯势力强盛,君臣之位虽未明显转移,但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诸侯、大夫不臣之心日益明显,他们心中开始轻视周王,乃至战国以后竞相称王,皆由此而来,此即为诸夏无君之现实注解。

四、结 语

自周室东迁以后,王室渐衰,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崛起,五霸迭兴。此期之内,中央与地方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思想上的反映就是:礼崩乐坏。在诸侯国层面,国君大权旁落,大夫执掌国政,整个社会权力下移,故鲁国季孙氏僭越而用八佾舞、旅祭泰山,行礼不尽心,政出私门、目中无君,故僭乱随之而来。孔子此篇宣明自己的礼乐观念,意在恢复周礼代礼制,重现三代礼乐文明,而季孙氏的作为正于此背道而驰,夷狄之人质朴,尚有上下君臣之位,而诸夏僭乱不堪,因而结合春秋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和《论语·八佾》全篇说理之要旨,“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所亡”的实际意涵当是:夷狄尚有君长(有尊君之礼义,君臣上下正位而行), 不像华夏(君臣失位,诸侯、大夫竞相僭乱)已无君长。

Identification and Correction of “YiDi(夷狄) zhi You Jun, bu ru ZhuXia(诸夏) zhi Suo Wang ”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Gui Zhenming

Abstact: Fo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Eight Rows(《论语·八佾》),““YiDi zhi You Jun, bu ru ZhuXia zhi Suo Wang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and arguments about the meaning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re are two major arguments among these views: one may think it is because of the backwardness of YiDi culture ,though YiDi had monarchy, its development can not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ZhuXia ,another thinks that YiDi still had awareness of respect the monarch and the elder, unlike ZhaXia which showed disrespect to the monarch and the elder. For this circumstances, There are a plenty of people who are making many significant discovers since ancient time until today ,the paper will combine ancient background with context structure based on theses discovers ,which will discover and analyze the meaning of these words.

Key words: Confucian Analects;YiDi;YiDi had monarchy;ZhuXia

1 杨树达:《论语疏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2 (梁)皇侃撰,高尚榘点校:《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52页。

3 (宋)邢昺撰:《论语注疏》,《唐宋注疏十三经》(四),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页。

4 (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4页。

5 详见: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6页。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24页。李炳海:《孔子种族意识的双向结构》,《齐鲁学刊》,1990年第2期。杨柳岸:《“严夷夏大防”抑或“重君臣大义” ——《论语》“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解》,《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袁伟时:《难于逾越的“天朝上国”思想堡垒》,《文史参考》,2011年第2期。秦际明:《<论语>夷狄之有君章疏论》,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第22辑),北京:东方出版社,第187—196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