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初报

2017-09-20李壬湘徐向东琛任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吡蚜白背飞虱飞虱

李壬湘,徐向东,高 琛任 兵,周 庆

(1.汨罗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湖南 汨罗 414400;2.汨罗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湖南 汨罗 414400)

三氟苯嘧啶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初报

李壬湘1,徐向东1,高 琛1任 兵1,周 庆2

(1.汨罗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湖南 汨罗 414400;2.汨罗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湖南 汨罗 414400)

基于褐飞虱对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抗性较高这一现实问题,选取几种常见药剂与三氟苯嘧啶一起进行了水稻飞虱的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0.6 g/L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治效果均较好,药剂持效时间长,且对环境友好,可作为湖南水稻主产区防治水稻飞虱的首选药剂,但应注意与其他有效药剂轮换使用,避免飞虱较快产生抗药性。

三氟苯嘧啶;稻飞虱;防治效果

稻飞虱是南方水稻生产中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2015年湖南省全省稻飞虱发生面积达533.3万 hm2,严重影响湖南粮食生产安全。生产上用于防治稻飞虱的农药品种较多,其中吡虫啉因抗性问题在生产上已基本被淘汰[1-2]。近年来,主要用吡蚜酮及其复配剂作为飞虱防控药剂,但监测显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地区的褐飞虱种群对吡蚜酮的抗性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10.9~1 169 倍)[3]。筛选敏感性较强的药剂以及配套较适宜的用药方法对稻飞虱的防控意义重大。三氟苯嘧啶是杜邦公司研发的新型嘧啶酮类化合物,主要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等。唐涛等[4]研究表明,与三氟苯嘧啶混配的所有药剂处理均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较好。为了验证三氟苯嘧啶对不同飞虱的防效,作者以几种常见药剂与三氟苯嘧啶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相关情况及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以期为湖南省稻飞虱的防治提供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6年在汨罗市燎家山社区2组某农户的责任田中进行,该地区为传统的双季稻区,前作为早稻。试验田面积为2 333 m2,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方便,理化性状:pH值5.5、有机质39.7 g/kg、碱解氮136 mg/kg、有效磷10.3 mg/kg、缓效钾190 mg/kg、速效钾93 mg/kg。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有10.6 g/L三氟苯嘧啶SC(杜邦公司)、25%吡蚜酮WP (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80%稀啶·吡蚜酮WG(拜耳公司)和20%呋虫胺WP(浙江东台农化有限公司)。供试水稻品种为桃优香占。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1)25%吡蚜酮WP 32 g/667m2;(2)80%稀啶·吡蚜酮WDG 10 g/667m2;(3)10.6 g/L三氟苯嘧啶SC 16 mL/667m2;(4)20%呋虫胺WP 20 g/667m2;(5)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140 m2。处理间施药前筑田埂(20~30 cm)并覆盖薄膜,以防止串药串水。

1.4 试验管理

6月22日播种,7月8日抛栽,抛栽密度2万蔸/667m2。插前施25%水稻专用配方肥50 kg/667m2,移栽后5 d结合除草施尿素5 kg/667m2,晒田复水后追施氯化钾7.5 kg/667m2。

试验于第六(4)代稻飞虱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此时田间禾苗长势好,田间飞虱基数较低,以褐飞虱为主。8月21日下午施药1次,采用16型电动喷雾器喷雾,喷药液30 kg/667m2,施药时田间有浅水层。药后25 d农户按试验方案要求再施药1次。试验中采用10%阿维·氟酰胺SC 30 mL/667m2防治稻纵卷叶螟、75%肟菌·戊唑醇WDG 10 g/667m2防治纹枯病。田间其他管理按照农户习惯进行。

1.5 气象情况

施药当天为晴天,微风,药后7 d(含施药当天)日平均温度28.01℃,最高日平均温度37℃,最低日平均温度19.5℃;日平均相对湿度83.5%;雨日2个,雨量1.4 mm;日照时数25.6 h。

1.6 调查方法

药后3、7、14、25 d分别调查每个小区的稻飞虱虫口数量,采用拍盘法调查,每个小区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15点,每点2丛。

按以下公式分别计算校正防效:

校正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药后3 d,以处理4的校正防效(以下简称防效)最高,为94.70%,而处理1的防效较低,仅72.63%,处理2和处理3的防效与处理4较接近,且3个处理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处理1;药后7 d,仍以处理3的防效最高,达99.55%,虽然处理1的防效极显著低于处理2~4,但其防效也达92.85%;药后14 d,各处理的防效均有所下降,仍以处理3的防效最高,为98.59%,其次是处理2的防效较高,为96.72%;而处理1和处理4的防效均下降至88.00%及以下,尤其是处理4的防效下降幅度最大,极显著低于处理2和处理3;药后25 d,处理3的防效仍维持在97.74%,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是处理2(89.09%),而处理4的防效下降至70.38%,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综合来看,10.6 g/L三氟苯嘧啶SC(处理3)和80%稀啶·吡蚜酮WDG (处理2)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而25%吡蚜酮WP(处理1)的速效性较差,20%呋虫胺WP(处理4)的持效性较差;4种药剂在药后7 d时均发挥出最强药效。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药后3 d以处理4的防效最好,为94.20%,处理1防效最差,仅73.99%,处理3、处理2与处理4防效接近,3个处理的防效均极显著高于处理1;药后7 d以处理3防效最好,为99.77%,处理4、处理2与处理3防效接近,处理1的防效虽然极显著低于前3个处理,但也达94.66%;药后14 d以处理3防效最好,为98.99%,处理2与处理3防效接近,两处理与处理1、处理4之间防效差异极显著;药后25 d仍以处理3防效最好,为97.84%,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防效最差是处理4,仅71.96%。综合来看,10.6 g/L三氟苯嘧啶SC(处理3)和80%稀啶·吡蚜酮WDG (处理2)对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25 d 10.6 g/L三氟苯嘧啶SC仍有较高防效;而25%吡蚜酮WP(处理1)的速效性较差,20%呋虫胺WP(处理4)的持效性较差;4种药剂在药后7 d时均发挥出最强药效。

2.3 不同药剂处理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药后3 d以处理4的防效最好,为95.56%,处理1的防效最差,仅68.98%,处理2、处理3与处理4防效接近,3个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处理1;药后7、14、25 d各处理虽防效表现不一,但数据分析表明均无显著性差异。分析认为,受气温及发生规律影响,试验后期白背飞虱田间数量逐渐减少,是造成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的主要原因。综合来看,10.6 g/L三氟苯嘧啶SC(处理3)和80%稀啶·吡蚜酮WDG (处理2)的对白背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而25%吡蚜酮WP(处理1)的速效性较差,20%呋虫胺WP(处理4)的持效性稍差。

2.4 各药剂的安全性

药后不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发现各药剂处理的水稻植株均生长正常,株高、叶色与对照区无差异,无药害现象。由此可知,各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同时,田间观察还发现,蜘蛛种群多,数量大,未见药剂对蜘蛛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表1不同药剂处理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

表2不同药剂处理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表3不同药剂处理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

3 结 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10.6 g/L三氟苯嘧啶SC对水稻褐飞虱、白背飞虱防治效果均较好,且药剂持效时间长,可作为湖南水稻主产区防治水稻飞虱的首选药剂。目前,湖南地区稻飞虱对吡虫啉、噻嗪酮、吡蚜酮等传统药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表现,采用三氟苯嘧啶与其他药剂轮换用药,是解决飞虱抗性的有效手段。由于试验未就施药剂量做对比试验,所以试验中药剂是根据推荐剂量施用,结果表明16 mL/667m2的10.6 g/L三氟苯嘧啶SC能达到较佳防治效果。因收割时天气影响,该试验未对产量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试验论证。

[1] 李淑勇,刘 学,高聪芬,等. 防治水稻白背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J]. 中国水稻科学,2009,23(1):49-52

[2] 徐锰铃,何可佳. 湖南省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的监测[J]. 湖南农业科学,2008,(1):71-73.

[3] 张 帅,邵振润. 2012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3(3):49-52.

[4] 唐 涛,叶 波,刘雪源,等. 多靶标杀虫剂——三氟苯嘧啶混配剂对水稻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2016,42(6);202-207.

(责任编辑:成 平)

Preliminary Report of Control Effect of Triflunezopyrim on Rice Planthopper

LI Ren-xiang1,XU Xiang-dong1,GAO Chen1,REN bing1,ZHOU Qing2
(1. Miluo City Bureau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Miluo 414400, PRC; 2. Miluo Municipal Bureau of Agriculture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 Miluo 414400, PRC)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brown planthopper had high resistance to imidacloprid, pymetrozine and so on, the fi eld ef fi cacy test of rice planthopper was carried out with several common agents and tri fl unezopyri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10.6 g/L tri fl unezopyrim SC on rice brown planthopper and white backed planthopper were better, medicine effective duration was long, and friendly to the environment, It can be used as the fi rst choi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lanthopper in the main rice producing areas in Hunan, but it should be used in turn with other effective agents to avoid the rapid emergence of resistance to rice planthopper.

tri fl unezopyrim; rice planthopper; control effect

S435.112+.3

:A

:1006-060X(2017)08-0061-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08.016

2017-06-08

李壬湘(1972-),男,湖南汨罗市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吡蚜白背飞虱飞虱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滇西南稻区白背飞虱种群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
三种稻田常见螯蜂对半翅目害虫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广东省不同地区褐飞虱种群对呋虫胺均已产生中等水平抗性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恶性竞争导致吡蚜酮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