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自主合作式课堂预习环节的探究
2017-09-19何长贵
何长贵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它提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本文结合自己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着重介绍预习环节的研究。从如何让学生重视预习、教学生怎样预习、预习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学科组长的培训等方面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合作式;课堂预习环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7)18-0045-04
2014年,我校申请了成都市教育科研课题《新课改形势下高中高效课堂小组构建与实践研究》,我作为主研成员承担了《学习小组在预习环节的活动探究》子课题的研究。这一年时间中,我对学习小组在预习环节的活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在此,将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1预习的重要性
接到任务后,我对我校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进行了摸底调查。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校学生中发放2400余份问卷,分析调查问卷发现:约78%的学生没有坚持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老师没有要求预习就不预习,想起预习时就预习一下,没想起时就不预习,随意性很大;约89%的学生不知道怎么预习,老师要求预习就翻翻书,勾勾概念、规律、公式,再照着书将概念、规律、公式等抄到资料上。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不重视预习这一学习开始的环节,没有预习的习惯,也不知道怎么预习。
残酷的现实给我的课题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过思考、查阅资料,我决定先从改变学生的思想下手,让学生重视预习这一重要学习环节。
我决定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我向学生介绍了预习的几点好处:a)预习可以提前扫清听课中的知识和方法的障碍。通过预习,必然会有部分内容弄不懂。弄不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相关旧知识的遗忘,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通过预习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后,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知识,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很顺利。比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时,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弹力、摩擦力的相关知识遗忘,听课就听不懂,如果预习时能补上这部分知识,听课就轻松些。有的学生听讲效果差,就是没有准备好听课前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各种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上课时间被白白浪费。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b)预习可以提高听讲效率。一般来说,预习不可能把新课全都理解,总会遗留下一些不懂的问题,盼着上课时解决。这样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最容易集中,听讲效果好。比老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没有重点、没有具体目标的学生,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知识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看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路进行比较,看老师或同学高明在什么地方,不足在什么地方,自己还有哪些理解不够的地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c)预习可以提高笔记水平。预习时看过课本,老师讲的内容及老师板书,书上有没有,心里一清二楚。书上有的,上课可以不记或少记,也可以留下空白待课后记。上课时,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老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这样做,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理解问题上。d)预习可以提高自学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已不再是在学校里的事了,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人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据统计,大学生毕业五年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仅不到五成,大多从事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工作,这就需要重新学习。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加快,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专业知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要求人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工作后的职称晋级等离不开考试,这也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预习这种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怎样进行预习
学生对预习环节的重要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后,我紧接着就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学习不仅是勤奋的问题,更有方法的问题。首先要妥善安排时间。最好在前一、两天预习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有不清楚的问题也有时间与同学交流讨论。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新讲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次要明确任务。预习总的任务是要先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给学生介绍了针对物理学科的预习步骤:第一步:通读教材,勾划出新知识;第二步:再次精读教材,理解新知识,查不清、理解不透的记下来;第三步:对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知识进行巩固复习;第四步:完成预习导学案;第五步:预习导学案中,不会的再查阅资料或与同学交流讨论,还有疑问的记下来,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问。对于以前没有预习习惯和不会预习的学生要注意:a)不要全面展开,科科课课都提前预习,那样时间就会不够用,弄得十分紧张,质量也未必能够有所保证。解决的办法是: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进行预习试点,取得经验后,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b)各学科老师要相互协调,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预习的时间。由于学校用各种指标考核老师,各科争时间现象较严重,学生疲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去预习。c)学习差的同学,更应重视课前预习。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课后花大量时间补缺和做作业,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根本原因可能就在不预习或预习不到位上,这些同学在短时间内要多吃些苦,课前认真预习,切实做好预习的要求,为上课扫清障碍,这样做虽然费了时间,但上课能听得懂,减少了因上课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花在课后整理消化、作业上的时间也可以减少许多,时间一长,学习的被动局面改變了。
3预习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导学案是打造自主、合作式课堂的有效载体,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导学案应具有“导读、导思、导做”的作用。预习导学案设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材助读”“预习自测”“我的疑惑”“信息链接”等板块,帮助和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方法预习所学内容,初步理解和把握知识结构和框架,为课堂内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endprint
在课题研究的初期,我编写的导学案,重点落在了“导读”上,学生只要看看书,勾勾划划,就能照搬书而将导学案完成,这样的好处是方便老师检查预习案的完成情况,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思考、归纳、总结,不用动什么脑子就能完成导学案,拿我的话来说,学生就是在抄书。这也是现在市面上流行资料的普遍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下面是我对《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预习导学案的修改对比。
31课题研究前使用的预习导学案
1)速度
(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位移相同时,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的运动得快。
②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位移的大小,位移的运动得快。
(2)速度
①定义: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它等于的比值。
②公式:。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
①定义:的比值,叫做运动物体在这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②公式:。
③物理意义:平均速度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它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度
①定义:物体在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②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在的运动快慢。
③方向:瞬时速度的方向与方向相同。
问题发现:。
32课题研究中使用的预习导学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先通读教材,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等),再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然后再读教材或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
1)知识准备
(1)位置、时刻、坐标和位移、时间、坐标的变化量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百米赛跑中,你如何比较运动员谁跑得快谁跑得慢?同时从你身边经过的自行车和汽车,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3)回忆初中学过的速度概念,想一想它的定义、物理意义和单位,从它的单位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学习建议:认真思考知识准备中的问题,结合生活实例,仔细研读教材,体会快慢的含义,明确两种速度对运动快慢描述的差异。
2)教材助读
(1)坐标和坐标的变化量
阅读教材,你能说说“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有何不同,又有何联系吗?
(2)速度
①高空飞行的飞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百米赛跑中的运动员等,它们的位置都在变化,但快慢却不同,如何表示运动的快慢?
②速度的单位有哪些?如何确定速度的方向?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①甲百米赛跑用时125s,求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②京九铁路全长约2400km,特快列车从北京到香港只需30h,那么列车在整个过程的运动速度是多少?整个过程速度变化吗?
③怎样才能准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3)预习自测:略
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经过这样的修改,问题变成开放性的了,学生都可以谈自己的看法,避免了照抄书本的现象,也容易了解学生预习达到的效果。
预习导学案要提前两三天发放给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预习、思考、讨论。老师将预习导学案交给学科班长,并告诉学科班长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学科班长再将导学案分发给各学科组长并告诉其相应的要求。老师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由学科班长发给学科组长。纸条上写明注意的问题和要求、检查方式等,由学科组长督促本组成员落实。学生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重难点,明确自己通过自主学习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会哪些知识,形成怎样的能力。学生预习时根据导学案上的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学习课本,根据预习案中“知识准备”和“教材助读”的引导梳理知识,引导预习走向深入。预习案完成后,学生通过导学案中的“预习自测”环节对预习内容进行检测,检查预习效果。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导学案中自己的疑点、难点和不会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这不但是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还是以后复习的重点。上课前一天,老师布置学科班长将导学案收回,批阅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导学案必须在上课前一天收起来,老师保证批阅,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学生学情,掌握真实学情,预设课堂多种应对措施,保证点拔精当、简洁。每组学科组长在收本组成员课前导学案时,检查完成情况,对于预习不好的学生要了解其原因并想方设法督促其完成,保证本组学生的预习效果。讨论前的自主学习:不发答案,要求学生针对学案上老师勾画的地方进行详细的纠错,并针对老师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自纠。对弄不明白的问题用红笔标出,讨论时进一步解决。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总结做题规律。
预习导学案修改前,批改既节约时间,又简单明了,但不易掌握学生预习达到的效果。学案修改后,虽然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预习达到的效果,但是随着文字的增加,却给批改预习学案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预习导学案的批改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教师全批全改;教师批改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学科班长批改,统计预习导学案中暴露的问题,然后汇报给老师;对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进行培训,全部由学科组长批改,统计预习导学案中暴露的问题,上报给老师;学习小组内同层次同学之间互相批改,由学科组长统计本学习小组在预习导学案中暴露的问题,汇总到学科班长处,由学科班长整理后上报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在预习导学案中暴露出的问题,修改探究导学案。
4學科班长与学科组长的培训
根据动车组理论,在学科管理上,除了保留原有科代表(现在叫学科班长)外,在每个学习小组增设学科组长,采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由老师一个人推动全班学生学习进程的尴尬局面,化整为零,让每一个学生在学科组长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督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保证,他们的作用至关重要。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应选态度积极、率先垂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负责任,组织管理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该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endprint
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是自主合作式课堂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学习是否落实的保证。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选好后,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培训主要包括责任心、学科知识和工作方法的培训。
首先让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明确自己的职责:a)负责该组本学科的学习情况(督促并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收发导学案、收集问题向学科班长反映等),学科组长要调动、激发小组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B)组织实施好每节课的自学、讨论、课堂展示、质疑和检测,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一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c)对本组本学科同学的学习状况,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搞好评价和总结,帮助待优生,确保学习效果。d)学科班长除学科组长的职责之外,还要调动学科组长的工作积极性,督促学科组长完成其工作,并对学科组长进行评价。
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a)自主学习时,导学案的完成检查中,关于知识性的指导,对于难突破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临时可以召集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召开培训会议,短时点拔、引导、指导他们如何针对导学案,进行第一次批阅,指导他们小组在讨论环节怎么组织,指导小组成员讨论,讨论的核心、重点、难点在哪里,做到有效讨论。b)课堂检测与周末习题导学案如何批阅,采取有问题就指导,利用三、五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科组长批阅学案,对于难度较大的,答案多样化的,给学科组长讲解指导,然后再让他们批阅、纠错,批阅完之后要让组长反馈出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且尝试着总结出题人意图、答题技巧与方法等,并且在每个月汇总给学科班长,学科班长要将班级存在问题定期反馈给科任教师和班级同学。c)基础知识过关指导与培训。对于学科每一阶段的不同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先指导学科班长,学科班长指导学科组长落实重点内容,一一明确,先明确再巩固,后过关落实。
管理能力的培训:a)明确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的职责与工作权限,定期召开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会议,了解他们在一周之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成败。找出问题,探出问题的症结,特别是部分小组、部分问题学生的管理问题,学生平时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上,需要他们下很大力气,甚至让他们伤透了脑筋,那么我们就要定期不定期地给他们支招、出点子,教会他们一些管理办法,指导他们管理。b)利用所教班级学科班长、学科组长管理能力存在的差异,进行生生之间的培训,所带班级一月组织一次两班学科班长和学科组长经验之谈的见面会,将他们叫在一起,互相沟通,相互切磋管理中可取的办法。
5对学习小组和学生个体恰当合理地评价
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和渴望超越别人的成就感,内在成功的喜悦才是学生进步的真正动力。集体荣誉感和舆论力量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把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结果与学习小组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要重视小组评价,督促学科组长和小组成员相互督促,让预习有效地进行。預习成果的检查与考核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显性的内容,使所有学生的预习成果都可以检查;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指向性的预习提示,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更深入的思考。在检查过程中,对于显性内容,有明细的检查标准,使该落实的内容在预习过程中真正得到落实,对于隐形指向性的内容,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让所有同学都看到认真预习同学的良好表现,强化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拥有榜样的力量,学生主动预习的意识就会增强。真正预习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预习带来的好处,预习的兴趣也更加浓烈。
以上是我对《学习小组在预习环节的活动探究》课题上的探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导预习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以上只是我对我执教班级学生预习指导的做法。在这个环节上我还应多吸收大家的经验,让学生的预习愈来愈见成效,为我校高效课堂的推进做出自己的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