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勾股定理的教学谈“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2017-09-19曾晓英
曾晓英
【摘要】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举例说明“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勾股定理;教学;动手操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7)18-0033-03
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动手操作比较耗时间,教学环节不好组织与掌控,许多教师不愿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都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有些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勾股定理的结论然后讲它的运用。这样学生势必有疑问:勾股定理是怎么得出来的?为什么会有a2+b2=c2呢?并且,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也不深刻。我认为,动手操作、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非常重要。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学生很感兴趣。下面用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方法1在网格中利用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计算与操作。
探究:
(1)A、B、C面积之间的关系?
(2)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
(3)归纳勾股定理的结论?
(4)在计算C的面积时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
方法2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拼图(课前准备好)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拼出下图:并由学生观察计算论证勾股定理。
学生:∵S大正方形=4SRt△+S小正方形
=4×12ab+(a-b)2
=2ab+a2-2ab+b2
=a2+b2
又∵S大正方形=C2
∴a2+b2=c2
这就是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方法3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课前准备好),由学生拼图、验证勾股定理。
学生证明:∵S梯=12(a+b)(a+b)
=12(a+b)2
又∵S梯=2SRtΔ+S等腰RtΔ
=2×12ab+12c2
=ab+12c2
∴12(a+b)2=ab+12c2
∴(a+b)2=2ab+c2
即a2+2ab+b2=2ab+c2
∴a2+b2=c2
案例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出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金字塔的横截面是长方形,进而讲述古埃及人得到的方法:用13个等距的结把一根绳子分成等长的12段,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问题情境提问:这种方法意味着什么?
学生回答: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32+42=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教师:按照这种做法真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吗?
(2)动手操作:如何根据已知三边做出一个三角形呢?
在老师做一个边长为6,8,10的三角形过程中回顾这种作三角形的方法。(边说边做)下面,请同学们作出①三边为5,12,13的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形中有没有直角。②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和12
(3)活动猜想:由上述两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1:在活动一中,我发现13这条边所对的角为90°。
学生2:我发现如果a2+b2=c2,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学生3:我发现活动二中作出的直角三角形与活动一中画出的三角形全等。
教师:它们全等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3:边边边,我先在第二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算出斜边=13,就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所以它们全等。
教师:这么说第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应与直角相等。从而说明它就是直角三角形了。
学生:是的
教师:第一个三角形中三边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4:较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52+122=169=132
教师:那么最长边所对的角就是直角了,能从特殊到一般,用字母表示吗?归纳结论。
学生5:如果a2+b2=c2,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教师:非常好,这就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案例三:在讲授“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中长方体的展开图问题。有一个封闭的长方体的A处有一只蚂蚁,B处有一滴糖,蚂蚁A捕捉到这一信息,想从表面爬到B处,蚂蚁有多少种路线可走?怎样走最近?
(1)先由学生空间想象。
(2)再分小组讨论交流。
(3)老师事先设计一个长方体纸盒,在表面上用透明胶粘上不同颜色的色卡纸(每个面颜色不同)可以翻折色卡纸。让小组代表动手上台操作,展示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不同方法。
学生1:沿长方体的棱从A→C→D→B。总长为2+3+1=6
学生2:从A→D→B,总长为:22+32+1=13+1
学生3:从A→C→B,总长为:2+12+32=2+10
学生4:将右侧面展到正面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B=2+12+32=18
学生5:将上底面展到正面来。
AB=22+3+12=20
教师:还有补充吗?
学生6:将上底面翻到左侧面。
AB=12+3+22=26
教师:哪条路线最短?
学生:18=32最短。
教师:如果是一只苍蝇从盒子內的A飞到B最短路线是多少?endprint
学生继续思考:
学生7:那就是长方体的对角线
AB=22+12+32=14
通过刚才的三个案例,我发现“动手操作”有几个优点:
(1)手脑并用,拓展训练思维能力;
(2)生动、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3)在活动中分类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很感兴趣;
(4)从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得到有效升华;
(5)数学在实践中得到了运用。
经过实践我清晰地认识到“动手操作”在探究结论中的重要作用,其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师能否顺利完成预设目标,学生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动手操作”作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已是中考的重点,所以在教师备课中要予以重视,设置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应作为思考的首要任务。
下面對“动手操作”如何能有效进入课堂提几点思考和建议:
①强化操作的指向性。操作应当是在学生想知而未知,似懂而非懂,产生学习心理需要时应运而生的产物,操作前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操作,通过操作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操作才会有针对性,才不会失控,操作才具有实效。
②操作不能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上。学生机械地执行教师的“指令”,模仿与复制,只做而不想,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必须手脑并用,留给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维的时空,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教学思维含量,这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③强化操作的指导性。由于学生认知差异,其操作也不尽相同,我们组织学生操作既不能整齐划一,指导学生亦步亦趋的操作,也不能放任自由,天马行空,让学生“瞎”操作。必须把握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自主操作的调控,导向作用,保证操作有序,有效进行。
④强化操作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新知,此时要及时组织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和操作过程,聆听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外部操作和内部思维活动的“和谐共振”。
⑤强化操作的创新性。新课程积极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通过操作“创造”知识,这是操作的高层次发展,也是数学教学理想之路。
因此教师不能因时间无法调控而回避“动手操作”,现阶段对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呼声越来越高,呼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手脑并用的有效操作,所以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