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七则
2017-09-19
验方七则
‡ 治热痰自拟方 ‡
文/郭子光
组成:浙贝母10克,瓜蒌皮10克,天竺黄10克,竹沥10克。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热痰,色黄、黏稠、难咳、腥臭。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痰触气管则咳,痰阻气管则喘,同时痰液潴留,郁久化热,又易耗气伤阴,加重咳嗽,故治咳要治痰。临床上,除于咳无痰、频咳不止、影响休息者应以止咳为主外,凡因痰致咳,痰出咳止者,则须以治痰为主。治痰止咳亦要分清寒痰、热痰、燥痰及湿痰。寒痰要温,热痰应清,燥痰宜润,湿痰宜化,寒散、热清、燥除、湿化、痰消则咳嗽自止。寒痰,痰色白、清稀、易咳、无腥臭;热痰,色黄、黏稠、难咳、腥臭;燥痰,痰少难咳,涩而难出,实者咳声洪亮,燥热伤肺者多;湿痰,痰稀量多,滑而易出。
‡ 沙参蛤蚧哮喘方 ‡
文/李玉奇
组成:沙参60克,蛤蚧2对(去头足)。
功效:养阴清肺,补肾纳气。
主治:哮喘证属虚喘兼痰热,疾病处于缓解期者。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2~3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经验:方中沙参养阴清热,蛤蚧补肾纳气平喘。二药合用,以扶正为主而兼祛邪,用于哮喘肾虚兼肺热阴虚、病情处于缓解期者,久服可显著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 治哮喘基本方 ‡
文/李玉奇
组成:蛤蚧1对(去头足),沙参15克,廿草6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
功效:补肾纳气,温阳化痰。
主治:久病哮喘。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蛤蚧性味咸平,具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的功效。在治疗本证中贵为君药,以定喘补气建功,药用1对已足量,症状缓解,不必附加,且入药时应注意去其头足。方中沙参养阴润肺,治久劳咳喘;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肺脾同治;山茱萸味酸,性微温,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温肾以健脾阳;枸杞子甘平,滋肾润肺,平补阴阳。
可酌情佐用以下药味:海浮石入肺、肾二经,清肺火,化老痰,质重而实轻,降气归原;桔梗宣肺上行,通调水道,通降有序,气顺则痰无居留之所,喘咳自清;白芥子温化痰饮,降气平喘;蝉蜕清热宣肺止咳,既有解热厥之意,又可解痉平喘,用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疗效独到。
‡ 都气丸合生脉饮加减 ‡
文/颜正华
组成:生地黄、南沙参各12克,山茱萸、山药、五昧子、麦冬各10克,西洋参6克。
功效:补肾阴,纳肾气。
主治:肾阴不足,肾不纳气证,以喘促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多汗、咽干口燥、舌缌脉细数为主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方以都气丸去“三泻”滋肾纳气,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合南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 金匮肾气丸加减 ‡
文/颜正华
组成: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补骨脂各10克,肉桂3克,胡桃肉15克,红人参6克,蛤蚧尾1对(研末,分吞服)或蛤蚧身6克。
功效:补肾阳,纳肾气。
主治:肾阳不足,肾不纳气证,以喘促日久、动则喘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舌淡、脉细弱为主症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经验:本方为金匮肾气丸合四神丸、人参蛤蚧散加减,补肾温阳,滋肾敛阴,纳气平喘。
‡ 治慢性咽炎方 ‡
文/柳东杨
夏天天气多变,温差较大,这可能会让慢性咽炎“死灰复燃”,患者可能表现为喉咙不适、有“异物感”、易引起咳嗽等。有人可能会用金银花茶来治疗,但这最多能缓解症状,不能有效治疗。
中医认为,金银花属寒凉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多适用于热性病症。慢性咽炎主要由肺、脾、肾等脏腑亏虚,咽喉失养,肝郁气滞所致,简单来说就是“胃寒”。患者一般会有出怕冷、消化不良等症状,并忌用寒凉或苦寒清热的药。因此,服金银花会助长慢性咽喉炎患者体内“寒”症。与之类似,患者也不宜用菊花、罗汉果等。
慢性咽炎患者可用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赤芍10克、桔梗10克、厚朴15克、甘草6克,水煎慢慢吞服,每天一剂。
患者还应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首先,避免熬夜,忌烟酒、过冷过热食物。其次,减少粉尘和化学气体刺激,少到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此外,还需及时治疗与慢性咽炎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胃炎、鼻窦炎等。最后,注意用嗓习惯,保持心情舒畅。
‡ 白术杜仲治腰痛 ‡
文/于景献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中记载“转腰汤”,对于治疗腰痛效果不错。
具体方法为:取白术30克、杜仲15克、巴戟天15克、防己1.5克、肉桂3克、苍术9克、羌活1.5克、桃仁5粒,水煎服用,每日一剂。
此方以白术为主药,其利湿而又通其腰脐之气,得杜仲之相佐,则攻中有补;而肾气无亏,且益之巴戟、肉桂以祛其寒,苍术、防己以消其水;更得羌活、桃仁逐其淤而行其滞,虽泻肾而实补肾也,故能止腰痛。因此,该方效果确实不错,但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建议服用前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