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7-09-18胡卫军李叶竹
胡卫军+李叶竹
【摘要】进入20世纪,随着劳动就业领域的深刻变革,创业逐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行为。大学生作为科教兴国的中坚力量,其创业行为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当前大学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创业成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可行性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是以吉林大学大学生创业为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现状 对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创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为了应对国家战略,吉林大学对大学生创业高度重视,在成立了专门的创业服务中心之外,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对吉林大学500名大学生以问卷调查和深度采访的方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当前吉林大学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根据问卷数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找出了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并从政府、学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完善大学生创业路径,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本次调研工发放调查问卷500张,收回问卷376张,有效问卷352张,问卷有效率70.4%
一、吉林大学大学生创业现状
(一)创业基本情况
就目前调研形式来看,在376名被调查者中,53.6%的人认为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5. 3%的人认为在就业方面有难度,但是学生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可以克服,13.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还算容易,还有17.2%的人选择不清楚。由此可见从观念上大家对于当前就业形式并不乐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使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热情并不高,但是鉴于就业难这样的形式,许多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仅仅少数的学生会去选择尝试创业,原因大部分都是基于规避就业风险的考虑。
(二)创业目的现状
在问到“如果选择创业,你的目地是什么的问题时”,有145人,占总体的38.56%的比例选择“赚更多的钱”;有156人,是为了大众考虑,也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这部分人占41.5%的比例;认为创业动机是“挑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只有39人;认为创业是受他人影响的有36人。可见目前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基本取向是乐观的。在问到“不创业的原因”受访者中有43.6%的表示“不知道怎么尝试”,23.1%的人认为政策力度小,23.4%的表示资金不支持,9.9%的选择其他原因。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动机主要就是基于实际生活考虑。由于不知该如何进行创业,创业的一些基本程序掌握不清楚,致使真正展开创业的人并不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真正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需要学校的教育、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三)创业尝试情况
在376份有效问卷中有321人表示接受过有关创业方面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是具备,但是其中仅有93人表示参加过创业实践项目的较为专业相关训练,占接受过教育的28.97%。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学校要加大创业事项、创业现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的宣传力度,大力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类的学生实践活动,扩展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的对策分析
(一)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激励和保护机制
大学生创业将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新的能量。政府应该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融资平台的建立,税收政策的优惠,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建立融资平台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通过牵线或是直接进行信用担保行为,提供必需的资金为大学生创业。
(二)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有良好的创业氛围的熏陶,社会应该加大宣传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社会应该针对地区性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将地区性文化与创业相结合,不仅要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要宣传和发扬当地企业文化。
(三)加大创业宣传力度
政府和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鼓励社会中的人员参观并加入政府创立的创业园区,从中了解创业的流程,理解创业,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導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改变社会大众舆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有色看法,从而在舆论和思想上影响并改变家长对于大学生创业的传统保守理念,以此来激发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
(四)优化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方式
学校应当支持参与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尤其是对于创业成效较好的学生。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学校实施的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并为其保留学籍办理休学来创业等管理规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学校各类创新创业课程网络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在创业教育课上,要为学生提供创业训练的实战场所和环境,为学生自主创业营造相应的的氛围。学校还应该在校内外建立一批迎合创业新条件要求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的现代化实战平台,从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娟娟,施永川.地方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2010,(09).
[2] 黄兆信,施永川.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3).
[3] 辜胜阻,洪群联. 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05).
[4] 谢志远,李上献,刘巍伟. 侨务资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10,(02).
[5]徐菊芬.创业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新功能[J]. 高等理科教育,2002,(04) .
[6]郭必裕.大学生休学创业与毕业后创业的比较研究[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