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课程改革研究
2017-09-18吴玫
吴玫
摘 要: 针对中国软件开发人员英语薄弱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路,探索“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课程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并给出了课程的综合改革设计方案。教学实践表明,实现双语教学等改革措施,对“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课程的改革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Java
中图分类号:TP3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9-69-0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s are usually weak in English,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course reform of "Java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hould be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It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 and assessment method, and gives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scheme of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reform measures of bilingual teaching, on the “Java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ourse, have achieved better result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teaching reform; bilingual teaching; Java
0 引言
2010年,中国教育部首次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它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
2011年,武汉工程大学入围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试点高校,在2013年软件工程专业入选该计划。
1 引入以双语教学为主的综合改革的意义
中国“卓越工程师”计划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化视野、有良好编程动手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通常,计算机行业最新解决资讯和方案首先在英文网站上发布,而我国传统IT人才在工作实践中,普遍感觉英语水平薄弱。因此他们急需提高查阅英文资料、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
实行英文为主的双语教学对计算机各专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引入双语教学为主的课程研究和建设是非常有意义的。
2 教学改革设计
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是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目标,针对英语教学在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Java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组织安排的研究。
本课程主要采用双语(英文为主,中文辅助)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业形式以上机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灵活应用情况。同时,采用期中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察学生在学期中期对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
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课程的综合改革设计主要通过下列三种形式实现。
⑴ 因材施教,进行“中文+英文”双语教学或者全英文教学。
教学安排 按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通过第一堂的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决定采用双语或全英文进行讲授,其中英文讲授或板书部分达到50%以上。
学时安排 总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4学时,课外12学时,上机实践12学时。
学期安排 第2学年的第二学期。可考虑提早。
因为采用双语教学,大幅度增加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需要同时准备中文讲述内容和英文讲授内容,导致讲授同一知识点(相比原来只用中文)所用时间要增加一倍(即课时量在现有基础上(课堂讲授:24学时)减少了50%)。这在课堂总课时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就需要学生在课下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能充分利用上机实践时间,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课堂知识。因此,进一步引入了第二种教学改革:“课内+课外”改革,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下提高自学能力。
⑵ “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教学安排 在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课程中融合并精简课内讲授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外学时12学时(按课内学时的0.5倍)。
学时安排 课内讲授:24学时,课外:12学时。
实施进度 课内24学时的教学内容为Java基本知识和平台开发知识,课外12学时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校内项目实训。校内项目实训阶段,以培养学生团队开发能力为主。教师按项目角色知道学生进行分组和选题,从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编码实现、运行测试到最后的总结报告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开发模式的全程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endprint
校内项目实训场地 以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软件工程”校内实训基地为主。
与此同时,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⑶ “平时+期中+期末”考试改革。
增加平时考核比重和次数,并采取上机综合实验、上课随堂测试等形式多样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核所占的分数比重由现在计算机学院规定的0%提高至30%。
并采用期中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察学生在学期中期对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
考核采用“平时+期中+期末”考试改革,即考核总成绩=期末笔试考试*70%+上机综合实验的编程调试和软件运行成绩*20%+期中考试*10%。
3 改革的进展
3.1 已实现的做法
从2013年到2017年3月止,已开展四轮“中文+英文”双语教学改革。指定教材均为全英文美国大学教材《Introduction to Java Programming, Eighth Edition》。
四轮教学分别采用了双语和全英文两种方式。
⑴ 对2011级软件工程01、02班的教学,采用了全英文方式讲授。上课时间为2013年9月-2014年1月。上课ppt和板书部分均已达到英文部分100%,期末试卷题目和答题均采用100%英文,即无中文。上机实验环节采用全英文题目。
⑵ 对“软件工程”2012级01班、2013级01班、2014级01班、2012级02班、2013级02班、2014级02班和“英语+软件工程”2012级1班、2013级1班、2014级1班这9个班的教学,采用了“中文+英文”双语方式讲授。上课时间分别为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与全英文教学方式不同点在于,当采用“中文+英文”双语方式时,讲授时用英文先讲一遍,再用中文重复一遍重点知识的要点和难点。
3.2 教学平台的搭建和教学效果
已在武汉工程大学微特学院网站上创建了该课程在线学习内容,提供了教学文件、历届理论考试的试题、教学录像、网上交流平台等。
从教学效果看,①据学生问卷反馈,学生上第一堂课时,普遍感觉不适应,但到了学期中段,均能跟上java双语课程的教学进度;②相比未开设双语教学的计算机学院内其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普遍提高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程度,表现在,在各专业学生中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的比率是最高的。在此仅列出2013级学生的四级考试通过率如表1所示,软件工程专业的通过率分别是100%和91.18%,占据前两位。
3.3 开展校内项目实训
校内项目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两到三人,针对有实际意义的小项目(如桌上“报时时钟”小程序)进行团队开发。通过项目开发,学生均有机会动手参与,锻炼了编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从中获得了开发的乐趣。
4 结束语
为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需要对现有Java平台与应用开发的课程设计进行改革。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探讨了该课程的综合改革设计方案。教学结果显示,采用双语教学和课内课外一体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对课程的满意度,该设计方案也可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何波,李思漫.“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
教学改革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89-90
[2] 孫永丽.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理念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7.6:32-35
[6] 陈学红.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
与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7.3:139-140
[4] 廖力夫,肖锡林,王宏青,聂长明,林英武,刘文娟,王平[J].基于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4.23:86-87
[5] 陈龙,仲梁维,朱坚民.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计算机辅助技
术双语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67-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