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017-09-18戴代友
戴代友
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液病实验室 410005
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戴代友
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血液病实验室 410005
目的:分析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大量输血,分析输血前后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输血后第1d患者FIB水平相比输血前明显降低,输血后3d相比输血前水平更高,P<0.05;输血后第1d的TT、APTT、PT相比输血前更长,P<0.05;输血后第1d的PLT含量相比输血前更低,输血后3d未能及时恢复输血前的水平,P<0.05;HCT、HGB输血后水平相比输血前更高,P<0.05。结论:对于严重创伤且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来说,输血后其凝血功能指标将相应发生变化,并降低凝血功能,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疾病的监测,保证凝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严重创伤;凝血功能;大量输血;影响
人体发生严重创伤后,病情通常较为危急,将造成失血过多的现象,若未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将可能出现死亡现象[1]。对于失血过多的患者来说,将直接减少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并使得携氧能力降低,容易引发缺氧情况[2],所以说,临床上应及时帮助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保持相应的血容量,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大量输血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出现感染情况,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为此,本次实验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5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的家属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获得所有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心、肝、肾、肺等脏器疾病,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无哺乳期与妊娠期女性患者,无精神疾病,在自愿的前提下纳入本次实验。
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肝脏病变并对凝血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有凝血功能障碍史,术前接受过抗凝药物治疗。
52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68岁,平均年龄(45.23±3.14)岁;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均在20分以上;32例交通事故伤,3例爆炸伤,15例钝器伤,2例高处坠落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心电图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血压等,并仔细记录。及时开放患者静脉通路,输注适量的乳酸钠林格溶液维持患者血容量,并及时进行配血、合血操作,若患者失血量≥1000mL时应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保持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处于80-100g/L之间。若患者失血量达到100%,应即刻给予血小板(1.5-2U/10kg)与冷沉淀(5-10U),并立即送往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
1.3 评价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第1d、第3d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进行检测。
凝血功能障碍判定标准:若APTT相比正常值时间超过10s或者为正常时间的1.5倍;PT检测值相比正常时间超出3s或者FIB水平在1g/L以下[3]。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统计学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比较输血前后部分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1。
表1 输血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S)
表1 输血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S)
时间段 APTT(s) FIB(g/L) TT(s) PT(s)
输血前 33.62±5.52 4.07±0.18 17.52±3.58 16.18±2.57输血后1d 39.52±5.68 3.01±0.14 22.65±3.98 19.03±2.85输血后3d 33.74±5.12 5.08±0.15 16.35±3.85 14.85±2.54
2.2 输血前后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情况
比较输血前后部分血小板计数指标变化情况差异显著,P<0.05,详见下表2。
表2 分析输血前后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情况(¯±S)
表2 分析输血前后血细胞计数指标变化情况(¯±S)
时间段 PLT(109/L) HGB(g/L) HCT输血前 190.28±13.24 68.33±13.45 0.23±0.03输血后1d 70.23±5.14 89.47±12.54 0.29±0.04输血后3d 102.52±10.34 69.85±13.85 0.22±0.03
3 讨论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来说,大量输血是有效保证机体内环境微循环、疾病顺利治疗的基础,其中输血治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支持性疗法[4],可有效改善患者由于大量失血引发的贫血症状,帮助患者有效维持血容量,防止发生休克症状,但是在大量输血后将丢失许多血液成分,容易引发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情况,导致凝血因子不足,降低患者体温,进而引发凝血功能异常现象。若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将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治疗,导致创面渗血严重,手术治疗后出现持续性出血现象,使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对严重创伤患者输注大量血液后,将使得组织间液往血管内进行转移,可达到一定的稀释效果,而血小板具有一定的趋附作用,减少血小板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为严重创伤患者输注大量血液后,第1d的PLT含量相比输血前明显较低,输血后3d尚未及时恢复到输血前的水平,且输血后HCT、HGB指标水平相比输血前更高。
因此,临床上针对凝血功能异常现象,应及时对患者输血前与输血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做好止血措施。若需要进行大量输血,应帮助患者做好保温措施,及时纠正酸中毒现象,保持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5]。输注液体时,应预先进行加热,对动脉血气指标进行严密监测并记录。术中积极对出血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做好抗休克治疗措施,手术治疗后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以防出现感染情况。对于病情不稳定且出血情况尚未有效控制的患者,可搭配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6],帮助患者补充凝血成分,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综上情况可知,于严重创伤且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来说,输血后其凝血功能指标将相应发生变化,并降低凝血功能,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加强疾病的监测,保证凝血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1]李敏.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探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41-41,44.
[2]王桂香.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3):149-150.
[3]陈小艳,徐艳平.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16):43-44.
[4]陈明,陈小鹤,陈帆等.严重创伤37例大量输血后凝血功能的变化[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9):7-8.
[5]叶一冰,秦杰,李方顺等.大量成分输血在抢救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0):66-67.
[6]杨秀丽.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4):2-3,4.
R826.2+6
A
1672-5018(2017)01-2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