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研究

2017-09-17刘森李大威陈寻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生态

刘森+李大威+陈寻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体育生态学开展研究以来,由于我国初高中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体育意识失衡、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滞后的社会因素等,通过研究得出构建合理的高校生态化体育教学模式需要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的内部诸因素、加强校园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以生态体育教学模式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加强与深化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生态;体育教学;人才培养

自20世纪70年代生态化教育起源以来,通过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国内外不同学者从学校以及课堂教学生态等不同层面探索教育生态问题,这些研究为我国教育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体育教学交叉于教育和体育研究领域,其生态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生态学研究相比于国外同领域严重滞后。因此,以生态学视角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所需。

一、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就已经对体育生态化教学开展了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也造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失衡现象严重。

生态在百度词义中是这样解释的,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通过对生态定义的理解,很多学者将体育与生态相联系,形成生态体育学说,众多学者也纷纷为生态体育下了定义,生态体育(Ecology Sports)就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与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

在对生态以及生态体育概念的理解上,应运而生了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的理论,该理论隶属于体育生态学,是体育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在如今体育教育理论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理论的提出极大的适应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新的理论指导下,必将会使教学方法、内容、方式等原有教学形式带来巨大改变。

在这里我们可以根据生态学与生态体育学的基本概念把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定义为是由体育教师、大学生、高校教育制度、教学环境等诸多因子构成的。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与优化教学环境和教学制度,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

二、高校生态化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体育意识失衡。

多年来,在中考、体育会考等考试形式的影响下,我国的初高中体育教学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国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在初高中体育教学中并未充分体现。在初高中开展的体育教学中,几乎所有上课内容均倾向于中考及体育会考的内容,如:球类、武术、田径、体操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反复练习,从而剥夺了初高中生对体育的兴趣,甚至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由于学校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原本属于学生的放松娱乐的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使学生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从而对进入高校后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形成了失衡的大学生体育意识。这种失衡的大学生体育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对高校体育课表现出厌烦情绪,出现迟到、缺课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其次,各高校举办的各种体育竞赛、体育文化节、体育知识讲座等活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再次,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体育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可有可无。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大学生失衡的体育意识是多年来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后果。

2、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滞后的社会因素

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中滞后的社会因素严重影响了这一系统的生态平衡,滞后的社会因素表现在传统的高校教育培养模式和保守高校体育传统文化。这两方面使得高校特别重视对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专业能力,轻视体育教育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及今后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好的为社会多做贡献,虽然目前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仍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同时高校主管部门对体育科研整体重视不够,投入科研经费过少。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选课方法、考核方法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使高校体育教学课堂出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不和谐、反生态现象。高校学生自由的天性以及多彩自我的体育教学在以上种种社会因素影响下,已经无法彰显“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的体育教学真谛。

三、如何构建合理的高校生态化体育教学模式

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生态系统的内部诸因素。在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的生态系统过程中,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始终将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生态系统中。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促进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增进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体育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体育教师(学生)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局限,以全新的设计,灵活多变的方式拓展现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内容生态化,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锻炼,满足大学生自我挑战的追求,丰富和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再次,建立合理的生态课程评价体系,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心理健康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公德意识等指标纳入其中。

四、 结语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到,我国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封闭的,平面的,校园生态体育文化建设与生态化场馆建设还较为滞后,大学生体育意识失衡现象时有出现,这不仅造成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而且还严重影響了体育教学效果与质量,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发展,因此各高校要采用多样的生态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合理的生态课程综合评价体系,并最终实现生态化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各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和变化所需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加强与深化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改革,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必然要求,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文华,赵景柱. 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4.

[2]任凯,白燕. 教育生态学[M].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汪霞. 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 全球教育展望,2005.

[4]孙芙蓉. 国外课堂生态研究与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06.

[5]孙芙蓉,谢利民. 国外课堂生态研究述评[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

【作者简介】:

刘 森: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比较高等教育学。

李大威: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陈 寻: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人才培养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