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7-09-17张丽梅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9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张丽梅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虽然建立了寄宿制学校,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不能很好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相应地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社会对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领域内的基本矛盾也由原来的“有学上”转化为目前的“上好学”问题,同时也出现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大的问题[1]。那么,义务教育怎样才能实现均衡发展?这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为此,本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寄宿制學校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决不能忽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1.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1.1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发展缓慢。

虽然现在建立了农村寄宿制学校,但是学校的后续发展没有得到更好的实施,比如在学校的食堂方面、住宿方面,都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因为目前的食堂条件不好,学生伙食种类单一,食堂没有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合理搭配营养,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补充,不至于会发展成营养不良。同时,住宿条件差,比如卫生条件,学校在这方面没有进行统一的安排和处理,没有设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很此外,还有操场、校园等其他设施,操场是学生运动的主要场所,这象征着一个学校的体育设施,所以这都是需要改进的。

1.2 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教师队伍不稳定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编制有限、职称评定名额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学校普遍缺乏或者没有专业的生活教师和心理咨询教师,学校任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存在的情况是: 部分学生离开父母进入寄宿制学校生活,他们对住校生活较为陌生甚至害怕,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例如: 校园恐惧症、自闭症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健康成长。

农村地区条件艰苦,新教师补充缓慢,学校只能聘用部分代课教师,代课教师的工资一般由学校发放,又挤占了学校的办学经费,导致本来不足的办学经费更加紧张。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由于农村学校名额有限,城市学校名额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导致资质相同的教师能否评上高一级的职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在何处。同时,部分家长认为让孩子读寄宿制学校,就是花钱买了保障,所以自己子女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出现任何问题都是老师的责任。因此,教师要经常面临家长的指责、吵闹,甚至上访、告状等状况,增加了教师的职业风险和工作压力。所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出现了部分优秀教师纷纷调往城区、年轻教师寻求继续深造的现象,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3]。

1.3 教育费用依然很重。

农村寄宿制学校一般都是在不发达的地区和偏远落后的地区所建立的,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减免上学的费用和杂费,但是在寄宿制学校学习,又会产生生活费和住宿费。这对于一些农村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于这些原因,农村家庭一般都会让儿童推迟入学或者是中途辍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影响了教育在农村的大力普及,也扩大了城乡之间的知识差距。

1.4 学校管理水平落后,生活教师队伍有限

生活教师在一个寄宿学校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生活教师要负责学生在离开教室后的生活,尤其是在休息和吃饭的时候。有的时候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这就需要生活教师去帮忙进行疏导,并在有时候可以帮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国家并没有出台一些政策,对生活教师的编制方面或者是待遇方面有所要求,生活教师大多都没有专业的水平,这让很多学生出现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2.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国家需要加大投入,平衡城乡义务教育发展

在学校建设这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建设学校的后续发展这一层面。在建设完寄宿学校以后,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一些设施补充完毕,比如学校的食堂、澡堂、操场等设施,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后活动的场所,都是很重要的,食堂方面可以实行一些“每天不同餐”的制度,每天搭配不同的食物荤素均衡,还可以对一些贫困的家庭设立全免餐制度,对他们进行生活上的补助[3]。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设立不同的补助制度。更重要的是学校和政府相结合,对于那些相当贫困的家庭,进行学校和当地政府双补助政策,防止“有学上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这样才可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2.2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待遇

农村地区的学校一般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有限等问题。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落后地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任教,必须大力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资和收入状况。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教育领域投入财力有限,农村寄宿制学校出现了教师绩效工资标准普遍偏低的现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快进行教师绩效工资的改革,对教师的绩效工资进行相应调整。国家应不断完善农村边远和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制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补贴数额和档次。在综合考察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教育环境、经济和财政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以省或市为主的分类标准,划定不同的补贴类型,按照县市教师级别和学校边远程度设置不同等级的交通补助[4]。

2.3 建立县域教师多元化流动方式

一是建立中青年教师定期流动制。中青年教师大多是各校的教学骨干,这样不仅有利于各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各取所长,相互探讨,还能使不同学校的学生在中青年老师的轮流教学中受益,使各校均衡发展;二是建立名优教师巡回授课制。这样使得各校家长不会因为某校没有名优老师而不去读,某校因有名优教师而门庭若市的扎堆现象的出现,更加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是建立紧缺教师跨校定教制。紧缺教师跨校定教,便于教师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四是建立县城优质学校教师支教制,从真正意义上盘活教师队伍[5]。

2.4 扩大寄宿学校生活教师的投入力量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对生活教师设定的一些制度,比如专业水平、待遇、职称等方面的问题。生活教师需要有极其高的素质,从而可以帮学生们去疏导一些心理问题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离开教室后,生活教师需要给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在其他方面得到好的发展,这就是生活教师的职责。生活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去制定不同的对策。

3.结束语

寄宿制学校发展的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工程,它需要国家、政府、学校等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努力。虽然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一一去解决,是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庆伟. 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 校长阅刊, 2007(3).

[2] 王荣才.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0(1):87-88.

[3] 彭奇, 肖俊之. 办好寄宿制学校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7, 17(1):40-42.

[4] 郭清扬.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 教育与经济, 2014(4):36-43.

[5] 罗登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J]. 学周刊, 2016, 35(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