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高中物理教育质量
2017-09-17张存业
摘要:在新潮思想风暴影响下,以往古板无味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更替与进步。为此,我国颁布了新课改,为响应新规定,教育者们应该结合以往的实践与教训,开始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教学创新培养高中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物理;教育质量
引言:
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建筑高效课堂的关键。对于现代学生而言,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严谨、沉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而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好奇,在兴趣与好奇的驱使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会吸收的更快。在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影响下,有利于教育者们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提升教育质量。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人总是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钻研学习,而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新鲜有趣、未知的事物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对陌生的物理课程感兴趣?这就是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高中物理教育質量的一个关键。教育者可以通过生活为切入点,因为“生活”是一切知识衍生的基础。传统的理论知识起点太高,内容深奥且枯燥乏味,过多的专业术语很容易令学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法好好的理解、消化。若是将物理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深入浅出,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吸收。例如物理课程中讲到的“蒸发”概念,教育者们就可以通过“为什么在炎炎夏日,人洗澡后会觉得更凉爽”这样从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再切入主题,通过课本中提到的概念理论,以答疑解惑的方式让学生更快地吸收课程知识点,使学生们体会到物理课程的奥妙与乐趣,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
二、巧妙设问,引发头脑风暴
教学的进行中必然是伴随着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为了避免以往那种教育者站在讲台上自问自答,学生们坐在教室内面对黑板无动于衷的尴尬情况,教育者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当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以及是否符合当前课堂内所学知识点[1]。另外,教育者们在提问时也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千万不可将问题一股脑抛出,让学生处于茫然状态。应该由浅入深,层层设问,层层加深,让学生们以课本知识为参考,去探讨、思考,引发头脑风暴。这个时候教育者可以乘胜追击,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并在正确的部分给予适当的肯定,对不正确的部分给予指正,以鼓励学生,提高自信心。例如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进行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为什么装满水的杯子在竖直面内高速旋转时,杯子内的水不会落下?”当学生们情绪高涨,踊跃回答教育者提出的这些问题时,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便会被带动起来,通过思考、提问与互动提高学生对物理这门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三、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充当着整个教学主体的部分。通常整节课下来,只有教育者站在讲台上不断讲解课本中的知识点,完全没有顾虑到学生的心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冗长沉闷,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吸收不进什么新的知识,处于一种走马观花的状态。因为他们无法参与到课堂中来,高中生比起初中生来说,许多观念相对较为成熟一些,在很多问题上高中生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被动接收着教育者口头讲述的知识点,学生就无法理解、没有思考,整个教学氛围会变得十分消极。所以,教学者应该将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变成教学主体,将自己变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只有将话语权留给学生,才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和展现自我的机会[2]。例如,教育者在讲述“光学原理课程”的时候,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成立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分析光的折射、散射原理,并通过画图分析、查阅资料、自我总结等方式进行探讨。这时候教育者就可以在学生讨论中进行适当的点拨与教化,让学生在自我学习探索中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学生既能完成教育者布置的学习任务,其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就有利于整节课内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点的吸收。此外,让学生独立去解决问题,教育者所给予的信任与鼓励符合了现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学生们也更乐意去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教学是一个相互累积的过程,学生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在兴趣的基础上延伸出更多的拓展面;而教育者通过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得到学生在物理课程上的学习反馈,为之后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创新,扬长避短,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中知识的摄取量会更高,使得之后的教学计划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切实提升高中物理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勇建.构建高效课堂,提升高中物理教育质量.2017(3):32-35.
[2]张学锋.激发兴趣提升效率——谈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2014(11):52-54.
作者简介:
张存业(1964-),男,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族:汉,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学科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