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思品课的思考
2017-09-16张军
张军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新常态。互联网思维渗透到教育领域,对当下初中思品课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互联网优势,将其贯穿到教育各个环节,从教学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对初中思品课进行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思品课;思考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由此,“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受到各行业的追捧。一时间“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服务业”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其他行业一样,教育也受到了互聯网的影响。初中思品课是关注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和日常行为规范化的教育课程,集知识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互联网+教育”的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从教学主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对初中思品课进行探讨。
一、教学主体: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互动形式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统一的过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对思品课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对建立民主、平等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1.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互联网+”的社会环境对现阶段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知识方面,教师要进行更新和扩充,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使专业发展根植于“互联网基因”。在思想方面,教师要进行充实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互联网化”,学会必要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为思品课教学服务。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成就一堂课。互联网大大提高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有选择地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另一方面,教师利用网络音频、视频、图片等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思品课本身就枯燥无味,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课堂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
3.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由相对封闭的区域走向更为开放的空间。思品课堂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应呈现出相对开放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平等地位,只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和理解,情感达到共鸣,继而形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模式:促使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讲”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讲”和学生“听”,这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当下思品课教学中仍能找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子。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对学生实施居高临下的单向影响。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对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提出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网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元平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思品课教学应促使灌输模式向关怀模式转换。关怀式教学主张尊重人的主体性,加强人文关怀。在人文价值观念的驱动下,教师关爱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况,使学生在爱的关怀中感受学习快乐,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这种“满堂灌”教学模式,促使互动对话式的“翻转课堂”的构建。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而课堂上主要通过互动交流,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翻转课堂的出现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衍生出来的产物。翻转课堂关注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师生共同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情感的共融。由此,翻转课堂是关怀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呈现。“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初中思品课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
三、教学方法:达成信息技术与思品学科的有机融合
在思品课堂中,以往的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教师通过滔滔不绝的讲解达到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但在这个融合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适度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1.坚持信息技术的适度性原则
教师应该根据课本知识,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合理分配和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多媒体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坚持适度性原则,既避免滥用多媒体给学生造成的视觉疲劳,也减少多媒体使用次数少给学生带来的不满足感。
2.坚持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原则
信息技术是服务教学目标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忌“一刀切”的做法,要学会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体表现在灵活地选择和搭配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灵活地引入与学生兴趣相关的生活素材;结合初中生的性格特点,灵活地制作精美PPT等。例如,笔者在讲授粤教版七年级“调控情绪”一课时,就选择性地采用了《范进中举》《考前减压》两个视频,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图片和事例进行讲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
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互联网上各种各样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思品课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延伸。借用互联网平台,引入相关的教学资源,能使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俗易懂,帮助学生快速消化和吸收。“互联网+”,有助于拓展多元化的信息获取平台,提高知识的获取率。以网络为结点,各种与教育相关的教学网站出现,如百度文库、21世纪教育网、学科网等。学科分类明确,PPT和文档应有尽有,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拓展教学内容,丰富知识。除此之外,教育类APP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APP平台便利地获取知识信息。
思品课教师不能仅靠一本教材和教学资料走天下,处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优势条件为教学工作服务。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获取适合教学计划的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网络上储存着大量的教学课件,教师要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秀课件,将别人课件中有价值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思想相结合,完成“借鉴—吸收—内化”的过程。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互联网提供各种平台,为教学资源的获取拓宽了多元化渠道,教师和学生都能运用网络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补充,进而就不同的见解进行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1]龚宜成.深度融合:构建信息技术学科“适合学生的智慧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
[2]付宝芳.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
[3]赵立侠.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理论与实践,20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