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2017-09-16王中张安玲
王中++张安玲
摘 要:本文对校企共建高校信息化的思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合作各方成功的标准,合作中学校在掌控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下,如何排除与运营商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并以长治学院的实践为例,论述了学校与电信合作中具体存在的风险及排除方法。实践证明,校企共建高校信息化中,学校即没有丢失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又很好的权衡了师生用户、学校和运营商、厂商各方的需求,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标准,又有利于高校信息化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校企共建;合作;高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7-0094-03
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有高校自行建设、校企共同建设两种模式。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设涉及网络设备更新换代快、建设资金规模大、专业技术强等问题。对于缺乏资金及技术势力的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多选择具有资金实力雄厚,技术专业性强的公司、企业或运营商,通过市场交换的方式来进行校企共建。本文将以长治学院与电信合作为例,就学校如何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合作思路、合作中存在的风险及风险排除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合作各方成功的标准
合作各方成功的标准如下:
校方希望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势力弱等问题。具体要求,在完全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前提下,运营商能够按时按质的建设完成合作内容。例:学校希望提出的数据中心建设、无线网络建设、一卡通工程、数字化校园的迎新系统等内容在9月新生报到前全部完成。
运营商希望通过提升用户群的占有量的方式,占有学校市场,并作为行业内一个标杆工程,在同类高校复制推广,从而提升企业的扩张需求。提出占有市场的合作条件,学校能够全部满足并兑现。例:运营商希望9月份新生报到前宿舍区的收费经营权全面开通,通过所投资的无线网络、一卡通的售饭系统等手机增值业务,捆绑用户来提升市场占有数量。
生产厂商提供的方案,能够在学校进行成功实践。例:生成厂商的产品能够在长治学院完全应用,提升企业的在高校知名度,同时生产厂商再将该方案向同类高兴复制推广。
所以,成功的标准如图1所示,合作各方都希望项目不会失败,达到合作各方的具体要求,成功标准即为多方共赢。只有共赢才能满足合作的各方需求,项目才会成功。
二、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1.校企共建的合作模式及特点
校企共建高校信息化的合作模式有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两种方式。
(1)竞争性谈判
优势是学校在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及標准后,经过几轮谈判,快速找出最优合作方,并且学校能够完全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后;
劣势是学校若没有信息建设需求或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运营商将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后期学校想再取得信息化建设主动权,只有等合约到期了,才能解绑。
(2)公开招标
优势是学校在制定了详细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及标准后,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方式找到满足建设需求的合作方,并能完全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劣势是招标涉及招标、投标、公示诸多环节,环节多、周期长。
2.校企共建的合作思路及风险存在位置
学校明确要求新生报到前,使用上新的校园网,采用了竞争性谈判的模式。谈判过程及风险存在位置如图2所示。
存在的风险位置如下所述:
风险1:学校假若在没有明确自身信息化建设标准,三方运营商中一方,只需要将其他竞争对手击败即可,一般采用“虚晃应对”策略。假若有一方答应学校提出提的任何建设要求,通过先进来再说的方式,把其他对手击败。而后再应对学校的具体建设要求。在这种方式中运营商在与学校谈判过程中并没实质的真正应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只是走个形式而已,将竞争对手击败。甚至技术势力弱的高校,会把运营商的投资标准(而运营商并没有了解现网情况,只从企业盈利最大化角度考虑投资内容)作为自己的建设要求,到后期学校丢失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风险2:三方运营商中一方最后成功进来就会提出合作条件,如果合作条件不满意就会不签合作协议。而学校这个时候只能跟这家谈,没招。甚至存在运营商由于缺乏投资资金,会联合第三方投资机构,形成三方合谈的情况发生。
风险3:合作一旦确定,再签署协议中会添加各种条款,束缚校方的权利,例如:签署排他性的框架协议、只投资感兴趣的内容、分期分批建设,甚至引入第三方投资机构,签约三方协议。
3.合作思路及排除风险方法:
针对图2所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建议学校坚决不能放弃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放弃主权即放弃未来建设的主动性,主权问题不可谈),应从完全掌握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的目的出发,采用图3所示的谈判思路来排除存在的3个风险点。这种思路即不会丢失信息化主动权,又能更好地跟运营商谈判,从而谈判成功,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风险1排除方法:学校首先组成谈判小组(由50%行政部门领导+50%技术专家组成),技术专家通过调研、考察根据学校现状制定明确信息化建设要求;其次,将信息化建设要求公开送达三方运营商,并要求运营商对现网情况提出的问题给出解答;最后,要求运营商在规定时效内就学校现网情况给出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应答方案。
风险2排除方法:首先,在规定时效内三家运营商到学校进行方案汇报,并就谈判小组给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其次,谈判小组就三家的谈判意及反馈结果进行优先合作排序;然后,谈判小组签署保密协议后,学校不对任何运营商公布最终合作方前提下,在限定时间内,谈判小组与最优运营商进行合作协议谈判。同时不放弃其他运营商的合作。假如规定时效没与提供最优合作方案的运营商谈判不成功,即可和其他次优运营商合作谈判。endprint
风险3排除方法:第一、签署明确详细协议而非框架协议,防止后期建设内容不明确;第二、协议内容中要明确在规定时间内(例如9月1日新生开学前)一期完成全部的合作内容,防止将学校信息化建设无限拖延下去;第三、坚决不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即厂商、运营商、学校的三方协议),只签署双方合作协议,防止后期对校园网运营维护发生故障时出现扯皮推诿现象,影响师生的上网。
三、长治学院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实例
1.长治学院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思路
通过谈判,长治学院决定选择电信运营商进行合作。电信运营商与学校思路如图4所示。
电信运营商对学校的合作思路如下所述:
(1)市电信分公司由于项目大无法承担,将项目汇报省电信分公司下属的校园营销部;
(2)校园营销部为了快速拿下与长治学院合作项目,将整合电信资源,将项目交付省电信分公司下属的系统集成部(该部门特点灵活、不受省公司国有企业的约束,能够跳过国有企业审批流程快速定向招标);
(3)系统集成公司根据市公司汇报的情况及企业发展需求,联合对长治学院项目感兴趣的公司组成投资联盟(注意:风险1中各投资公司会提出自己的投资回报要求,甚至要求跟学校、运营商、投资方签署三方协议,来保证投资方的利益);
(4)系统集成部再以省电信公司的名义与学校进行合作谈判;
(5)长治学院在可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与系统集成公司進行项目谈判,并达到合作意向;
(6)系统集成公司与长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后,再找省电信公司进行谈判,从而取得对长治学院的带宽特价经营权(注意:风险2中可能与长治学院签署合作协议盖章为系统集成公司的章或市公司的章,无退出机制、建设内容不明确等问题)。
2.长治学院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存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由于整个过程中没有经过图2、3所示的风险排除过程(学校制定建设要求与三家运营商方案应答的过程),风险点1、2仍然存在,同时又存在图4所示的风险1、2,针对电信运营商采用以下思路处理:
(1)运营商为了快速回收投资成本,在9月份新生报到后就进行经营运行,而又没有完成学校建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旦断网,学生不明情况就会怪罪学校。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为了防止运营商没有完成学校的建设要求,就对学生进行经营收费,学校应在合作条款明确写出中:“在未达到学校的建设要求下(建设要求明确数据中心、一卡通、无线网络等的详细内容及验收标准),在保证全院网络正常运行下,运营商不准对宿舍区进行收费运营。”,该举措保障了学校建设的要求,有掌握了信息化建设主动权;
(2)为保证学校信息化建设不受影响,学校应该引入监理公司,从二期的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督,该举措能够防止运营商的系统集成公司施工中出现扯皮拖延工期等现象,保证工程在规定保质保量完成合作内容;
(3)防止运营商一家独大不顾学校师生利益,因此要求引入退出机制,在合作条款明确写出:“每学期网络信息中心将对运营商在师生员工的服务质量(将从师生上网体验感、满意度等方面考察)进行问卷调查,一旦服务质量低于70%,学校有权要求运营商责令限期整改,如限期未到达整改要求,学校有权让其退出、并引入其他运营商或第三方投资方。”,该举措可以让运营商在一心逐利的同时,也不放弃对学校师生服务好、服务优的态度,防止给学校领导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在与电信运营商中采用“明细条款、确定时间、限制运营、引入监理、无效退出”,来保证学校在于电信运营商合作中不会丢失信息化建设的主权下,学校利益不受损失。
四、结束语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的双面性,都应一分为二地客观分析,作为校方,如何在不丢失信息化建设主动权的前提下,达到学校的建设要求。作为投资方的企业、运营商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如何权衡师生的利益、企业投资回报?这些问题需要合作各方,在互相了解各方自身特点情况下,进行取舍,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市场资源实现符合本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达到合作各方共赢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杨传斌.校企共建校园网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思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9):30-31.
[2]刘文宏.高职院校信息化校园校企合作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8):45-50.
[3]罗金光,虞金华,先晓兵.高校校园网络授权运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10):21-22.
[4]张军征.数字化校园规划与实施(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8:2-3.
[5]张连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6:110-113.
[6]杨富华,彭钢.高校校园网运营模式比较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24):74-75.
(编辑:王晓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