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前“防长”带队赴美闹“入联”

2017-09-16李秉新青木萧师言王冬李俊峰

环球时报 2017-09-16
关键词:联合国

●本报驻联合国、德国记者 李秉新 青木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本报记者 王冬 ●李俊峰

每年一到联合国大会期间,台湾绿色阵营和“独派”最起劲的事就是倡导“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在国际民航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场合接连受挫后,台湾当局更不想放过这个能够提升“国际能见度”的机会。本届联大12日开幕前后,台湾“外交部长”李大维密集向国际媒体“投稿”,宣扬台湾的“贡献”,寻求国际支持。14日和15日,瑞士两家媒体先后刊登其文章,然而几乎没有引发什么反响。由岛内深绿团体组成的“台湾入联宣达团”在美国异常活跃,甚至到中国大使馆前进行示威,不过却遭美国学者当面直言,台湾“入联”是不可能的梦想。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本周回答有关台湾“入联”问题时表示,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任何挑战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是不可能得逞的。无论是台媒还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学者,对于台湾绕开大陆寻求国际参与的做法都给予两个字评价,“闹剧”。

民间,半官方

“请不要将我们拒之于门外”“台湾是永续发展值得信任的伙伴”,14日和15日,台湾“外交部长”李大维为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撰写的文章接连在瑞士法语媒体《时报》和德语报纸《巴塞尔报》刊登。文章称,台湾在贸易领域位居全球第18位,经济自由度排在第11位,护照在165个国家和地区享受免签或入境简化措施,这显示“台湾游客、商务和学术人士赢得全球尊重,然而无法踏进联合国总部”。数年来,台湾非政府组织代表无法出席联合国相关会议,台湾记者无法在现场报道联大新闻。文章强调,台湾在追求联合国公平对待时需要国际社会支持。

在台湾各驻外机构的努力下,李大维的文章连日来在美国《国家利益》、日本《产经新闻》、荷兰《外交官杂志》、洪都拉斯《论坛报》等国际媒体刊登,据称共超过70篇次。除了密集“投稿”,台“外交部”还通过宣传短片、制作图表等方式吸引眼球。另外,台湾方面近期会在美国举办一些活动,比如计划于15日在纽约举办以永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台“环保署长”李应元担任主题演讲人。

对于台湾今年在联大期间为博国际关注采取的策略,台媒称是“多管齐下,扩大音量,不提‘入联案,由‘外长诉诸国际媒体,并洽请‘友邦联名或个别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表达台湾诉求”。所谓诉求有三:联合国应设法以适当方式接纳台湾参与;应停止针对台湾人进入联合国会场参访及出席会议的做法;接纳台湾参与为实现“永续发展目标”的相关活动。

民间方面,由岛内深绿团体组成的“台湾入联宣达团”近日在美国频刷存在感,成员共25人,团长是前“国防部长”蔡明宪。当地时间14日上午,他们前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手持“UNforTaiwan”标语,高喊“释放李明哲”。据中天新闻报道,有意思的是,蔡明宪接受采访时,将加入联合国说成加入中国,意识到“说错话”后赶紧“纠正过来”。有不少岛内网民在“中时电子报”上留言说,这不是口误,而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有所属”。还有人说,“台湾从没离开过中国,而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台湾也没离开过联合国”。该团体计划16日在纽约联合国大厦前的广场举行集会和游行。

一名岛内资深媒体人1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台湾绿营和“独派”不敢明目张胆“宣布台湾独立”,只敢以“凸显台湾是独立国家”迂回主张“台独事实”,“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就是其中一个方式,所以只要联合国一开大会,绿营“独派”就像吃了兴奋剂一般上蹿下跳。去年此时,蔡政府成立不久,政策混乱,民怨冲天;今年,民众的失望更是加剧,所以台当局不敢以政府名义推动相关活动,一系列所谓的宣传攻势局限在“民间、半官方”的范畴。有台媒评论说,蔡英文上台后连续两年在“入联”问题上选择“低调”的处理方式。

“不可能的梦想”

第72届联合国大会本月12日开幕,19日开始举行一般性辩论,25日结束。本届联大主席、斯洛伐克外长莱恰克表示,地区冲突和移民问题是联大工作的优先领域,希望各成员国可以为起草2018年即将通过的《移民问题全球契约》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他强调,联大的使命是提升全球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个别决议内容进行斗争。从联大议程来看,台湾的诉求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另外,联合国在接待参

观者并要求出示护照时一向不接受所谓台湾“护照”。对于官方发文、民间团体抗议等“努力”,岛内网民并不怎么买账,“烧钱、作秀”“炒作这件事,说穿了就是干无本生意,反正做不到,还能年年炒作”“想加入联合国,跟美国搞好关系是没用的,蔡明宪去大陆游说更有用些”“想参与国际组织但避开大陆,这将一无所获”……此类留言不在少数。台湾《中国时报》14 日称,在美国近日举行的一场美台关系圆桌会议上,美国两岸问题专家、玛丽华盛顿大学教授范丽莎在“入联宣达团”面前直言,在联合国中,台湾的“盟国”很少;除了这些国家,支持其“ 入联” 的国家也很少,而且加入联合国需要每一个常任理事国同意,因此,台湾“入联”是“不可能的梦想”。美国前驻中国大使芮效俭也质疑,该团体的相关言论对管理两岸风险有欠考虑,过度依赖美国反而有可能升高台湾的安全风险。

“争取国际参与,别搞成闹剧”,《中国时报》日前刊登台湾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高级助理研究员李正修的评论文章说,今年联大,绿营团体照例把台湾加入联合国的议题吵得震天响。在国际民航组织、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组织接连受挫后,蔡当局如何处理联合国议题备受关注。有台媒评论说,台湾的政治现实是,“入联”向来是绿营部分人士的坚持,当局只要没提“入联”就必定挨骂。在大陆国力日增、美方强调区域稳定的原则下,蔡当局如何在联合国议题上表态,确属高难度。

台媒问:“高喊‘入联可以得到什么?”

中国台湾研究会前副秘书长杨立宪15日对《环球时报》表示,台湾方面的行动无异于自说自话,不会在国际社会上掀起任何波澜。台湾与大陆在话语分量上的差距扩大已呈不可逆转的趋势。“台湾在国际上想要什么?高喊‘入联可以得到什么?摆脱蓝绿意识形态思考,从实质利益角度来看会不会是更好的方式,这值得深思”,有岛内媒体如是发问。

《中国时报》评论称,没有一个重要大国会冒着与大陆翻脸的风险,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美国、日本及欧盟等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活动,但从未公开表达支持台湾成为联合国会员的意愿,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前全球格局早已不复过往,从朝鲜核问题就可看出联合国安理会对中国意见的重视。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蔡英文虽为向对岸表达善意而不莽撞提出“入联”,但回避两岸关系的根本问题,终究不能建构两岸高层互信,更不用说打开台湾的国际困境。

从最新消息看,两岸关系依然没有什么回暖的迹象。据台湾媒体15日报道,为期3天的国际半导体展13日在台北开展,然而,14日的“两岸合作发展论坛”特别冷清。在前几年,该会展的各式论坛中最热门的就是“两岸合作发展论坛”,台湾产业界都派出重量级代表参与,会场座无虚席,但今年,台方没有大咖代表参与。亲绿媒体《自由时报》嘲讽论坛上只有大陆代表“唱独角戏”。不过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陶金龙表示,两岸合作才能创造双赢,如果双方要“争得你死我活”,“受伤的将会是台湾企业”。

真正的目的:出口转内销?

眼看直接“入联”遥遥无期,台湾一些人开始寻求“新道路”,这条路就是台湾方面在这次的“入联诉求”中反复提到的“永续发展目标”(SDGs,永续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概念)。据台媒报道,台师大政治系教授范世平表示,过去台完全从政治、“主权”角度推动,现在要转为从人权和环境角度思考。民进党“立委”林静仪认为,与其一直控诉国际社会的不公平,不如落实SDGs,让国际社会知道台湾“是重要的伙伴”,漏掉台湾没好处,以这样的逻辑才可能参与国际事务。

不过,台湾资深政治评论员林玉国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绿营“独派”的国际宣传向来不是真的要“国际认可”,而是想“出口转内销”,目的是把“台独的思想与观念在台湾内部倡导加深、以对台湾民众潜移默化”。目前绿营“独派”占据台湾较大的言论市场,加上也有许多“御用名嘴”加强宣扬,所以即使这些人在国际上无人重视,但仍能迷惑一些“政治智慧”相对较低的台湾民众。▲

猜你喜欢

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断粮”谁之过
联合国开始遴选下任秘书长 已有两人宣布参选
朝韩“打到”联合国
“美英等国对联合国的窃听与联合国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
联合国会员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