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迷你KTV”,共享经济新热点

2017-09-16赵觉珵

环球时报 2017-09-16
关键词:环球时报用户

本报记者 赵觉珵

编者的话:

最近在国内,“迷你 KTV”火了!在商场等人流密集地方摆放的这种像电话亭子一样的设备,虽然最多只能容纳下两三个人,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KTV设备具有的功能这里都有,而且还能录下自己唱的歌曲保存到手机发到朋友圈等,颇受年轻人喜爱。迷你KTV在今年的爆发式增长,使其成为不少投资者的青睐对象,甚至有分析称,迷你KTV将是“共享单车”后的又一投资热点。迷你KTV为什么会兴起?市场对这一新投资热点怎么评价?《环球时报》记者对此 进行调查。

在三块玻璃围成的2平方米空间内,一块屏幕,两把吧台凳,两支话筒,两副耳麦,这就是共享经济的新热点——迷你KTV。这样一个电话亭似的KTV,今年以来快速地占据一到四线城市的人流密集地带,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投入到这一方小小的音乐天地之中。市场分析机构艾媒咨询近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线下迷你KTV专题研究报告》称,今年中国迷你KTV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1.8亿元,较2016年增长92.7%;2018年预计市场规模可扩大到70.1亿元。

年轻人热衷迷你KTV

《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前往北京朝阳区的大悦城商场,希望亲身体验一下迷你KTV。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这里投放的多台迷你KTV均“客满”,还有几名年轻人在周围等待。

记者注意到,在小小的玻璃“电话亭”中唱歌的多是年轻人,有“自嗨”的,也有朋友一起合唱的。迷你KTV的操作也比较简单,先用手机扫描屏幕付款,然后就可以戴上耳麦,举起麦克风,跟着伴奏唱点好的歌了。

与女朋友一起来的胡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就住在附近小区,平时来逛商场时如果“心血来潮”就来唱几首。胡先生表示,现在呼朋引伴去KTV唱歌时间成本太高,去KTV更多是为了社交,单纯想唱歌来迷你KTV过过瘾就好。

第一次体验迷你KTV的苏女士自称是一名“麦霸”,平时就经常和好友闺蜜去KTV唱歌。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迷你KTV的歌库比较全,音响也比她想象的好,一个人能够随时唱确实很方便。“我觉得可能会成为这里的常客”。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迷你KTV的收费模式多样化,可按照单曲收费,也可以按照时间收费,不同的品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以迷你KTV友唱为例,在没有打折活动的情况下,北京地区单曲收费8元,15分钟收费20元,30分钟38元,60分钟58元。而在周末等热门时段,一些迷你KTV也会像在早晚高峰打车一样,临时调高价格。用户廉先生对《环球时报》表示,其实在迷你KTV中K歌并不便宜,非高峰期在一些大型KTV花几十元就能唱3-4个小时,音响效果也比迷你KTV要好。

中国自动售货机运营商友宝CEO、友唱创始人王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友唱的消费用户以年轻客群为主,且年龄在16-28岁,女性用户为消费主力军。在商业综合体和影院,主要以情侣、女性好友或闺蜜两至三个结群进入友唱包厢消费为主,也会有儿童引领父母进入消费。

对于迷你KTV的兴起原因,易观国际互动娱乐分析师王传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唱吧、全民K歌等便捷易操作的手机K歌APP,培育了用户随时随地想唱就唱的娱乐习惯和音乐态度。此外,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基于移动互联网自助式服务模式的兴起,掀起了一股以共享和自助服务为切入点的创新热潮。

带火“孤独经济”

除了共享经济的标签,迷你KTV的兴起带动另一个概念——孤独经济。随着大城市中独居和单身人士愈来愈多,一人吃饭,一人看电影的情况更加普遍。而此前在网络中流传的“孤独等级表”中,孤独分为十个等级,最低等级是一个人去超市,最高等级是一个人做手术,一个人去KTV位列第六级。

根据淘宝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中国“空巢青年”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空巢青年”已经不再是社会上的少数人群,而他们独特生活状况带来的消费“蛋糕”,正是迷你KTV所关注的。

王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大环境下,人们在感到孤独的同时,也开始接受和享受这种孤独,而这种变化,势必会带来消费行为的变化。王滨认为,迷你KTV是当下消费升级的一个表现,代表了一种“只为一人服务”的个性化、碎片化的消费趋势,这是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在这5000万名“空巢青年”背后,王传珍认为,迷你KTV真正瞄准的是人们休闲购物或者等待的闲暇。进影院之前、排队在热门餐厅等位以及可支配时间不多却又无处打发的时候,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如何有趣地消磨,成为迷你KTV行业所期望解决的“痛点”。

事实上,根据记者观察,迷你KTV的用户有的花几分钟录一首歌就走,比较“麦霸”的也只会唱几十分钟,更多的消费者是为打发等待时间来“尝鲜”。因此,迷你KTV布局的地点以商业综合体、百货、影院为主,学校、社区、办公区域、机场和客运站等适合年轻人、人群聚集休息等候区之类的场所,也是可选择的地点。

共享单车后又一投资热点

今年2月,主打K歌社交软件的唱吧宣布战略投资迷你KTV品牌“咪哒”,将原有的“咪哒minik”升级为“咪哒唱吧”。5月,友宝以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友唱所属的前沿科技20%股份,交易后,友宝持有前沿科技100%的股权。7月,迷你KTV品牌“星糖”宣布,公司已完成天使轮、A轮和A+轮融资,总金额达1500万美元。

在资本的催化下,行业估计全国迷你KTV投放量已达到3万余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前期快速地扩张布局已经使得市场出现饱和化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界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入局的厂商和资本越来越多,迷你KTV也进入一个“转型期”。迷你KTV的技术门槛不高,容易模仿和复制,能够突围的厂商一定是能提升用户体验,并提供差异化体验的,如何保证用户粘性依然是这个新鲜行业避免新鲜感消退的关键。友唱事业部总经理罗安武也表示,迷你KTV下一步的竞争一定是内容、体验的竞争。

以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咪哒和友唱为例。咪哒选择了与号称拥有上亿用户的唱吧合作,希望借此打通线上线下的渠道。对唱吧而言,咪哒在各个城市的实体渠道可以被视为线上业务的延伸,有助于唱吧用户下沉。反过来,唱吧可以将用户导流到咪哒上,在与其他品牌的竞争中获得用户和品牌优势。

友唱则是将其称为“轻媒体”的营销模式植入到迷你KTV中。不久前,《中国新歌声》联合友唱、美拍等线上线下平台,传播《中国新歌声》的“战车”概念,1.4万台友唱迷你KTV引入了“战车”评分机制。王滨告诉记者,迷你KTV未来不会是单纯的K歌空间,它会成为一个综合娱乐消费场所,可以叠加广告、售票、导购、直播等增值服务。

除了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迷你KTV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若干问题:迷你KTV是否算娱乐场所、是否应控制未成年人入内、安全与卫生如何保证、歌曲版权问题等。今年7月,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关于引导迷你歌咏亭市场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将迷你KTV纳入管理视线,正式确立迷你KTV的文化行业地位。

罗安武表示,《通知》中,各企业比较关注的是要把全部已投入运营的设备报文化部备案,这个要求在技术上没有难度,对企业来说,可以借此机会确认所有点位的设备状态等信息。罗安武认为,《通知》也鼓励和保护企业研发创新,提升迷你KTV的内容与设备品质,优化体验和服务。一些制造不合格、运营不规范的迷你KTV会被市场淘汰,正规迷你KTV则会有更好的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环球时报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本报调整刊期
信用卡资深用户
Twitter用户增长未达预期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智能手机用户普遍忽视恶意软件威胁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