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证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2017-09-16吴惠平漳州第一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试管淀粉活性

吴惠平(漳州第一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论证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吴惠平
(漳州第一中学,福建漳州363000)

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以探究实验的结果作为证据提出主张,进行相互质疑,最后达到完善或认可的主张,使得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和深刻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论证能力。

论证教学模式;探究实验;质疑;实验结果;主张

运用论证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实验,将探究实验的开放性与论证教学的实证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归纳、梳理探究实验结果,并作为证据进行质疑或维护各自的主张,有利于达成科学探究与应用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目的。现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运用论证教学模式。

一、论证教学模式概述

论证教学模式是将科学领域论证工作的方式引入课堂,使得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促进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1]根据论证教学模式的要求,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一般包括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主张”,以实验结果为“论据”解释支持“主张”,经过“质疑”后“完善或认可主张”(如图1)。[2]

图1 论证探究实验过程

二、论证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

(一)指导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涉及较多化学知识,包括实验试剂、检测试剂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有偏差甚至相违背。因此,实验课前,师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求学生从实验试剂、温度、pH等单一变量的控制、检测试剂的选择等方面查阅影响酶活性的相关资料,思考①选择什么试剂进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最合适?②如何严格保持实验中每组酶所处的温度始终是所设置的温度?③若选择好实验的底物和酶时,那么应选择什么作为检测试剂来检测反应速度的快慢?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如表1、表2)。

表1 第1组实验方案

表2 第2组实验方案

(二)探究实验与论证教学有机结合

学生整理、归纳实验探究的结果,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提出主张,并进行相互质疑。通过论证,修正实验设计。将获取的实验结果做为证据进一步论证,从而得出正确的主张。

1.以实验结果作为资料提出主张

根据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与记录。

第1小组的实验设计如表1,实验结果是0℃、37℃、100℃的3支试管分别是浅砖红色、砖红色、浅砖红色。因此,第1小组提出“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低温和高温酶活性下降,但是都还有活性”的主张。

第2小组质疑第1小组“实验检测试剂”的问题:第1小组使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试管中的溶液必需加热到55℃才会有颜色变化,但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加热到55℃的处理改变了原来控制的温度梯度,因此不能选择斐林试剂进行检测。第2小组的实验设计如表2,选择碘液作为检测试剂。实验结果是0℃、37℃、100℃试管的溶液分别是深蓝色、无色、无色。第2小组支持第一小组的“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低温时酶活性下降”的主张;同时提出超过最适温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度对酶活性基本没影响。

2.教师提供资料,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

第3小组学生质疑第2小组的主张: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易变性,因此高温情况下酶应当没有活性。

教师提供资料:酶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天然态酶分子会经过一系列相对稳定的中间态U1、U2、U3等,最终过渡到变性状态,中间状态时仍具有部分活性,而且是可逆过程。[2]学生恍然大悟。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修改实验方案,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的温度一直保持不变?”

经过论证学习,学生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如表3)。

表3 修正后的实验方案

经过实验,所得的结果与第2小组的实验结果一样,即0℃、37℃、100℃试管的溶液分别是深蓝色、无色、无色。学生分析实验方案:5号淀粉试管和6号唾液淀粉酶试管皆在100℃保温5分钟,混合后继续保温5分钟,难道是唾液淀粉酶保温时间太短?

3.寻找证据,再次修正实验方案

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料:直链淀粉并不是直线型分子,而是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直链淀粉遇碘显蓝色,碘与淀粉之间并不是形成化学键,而是I2钻入螺旋当中的空隙。I2与淀粉之间借助于范德华力联系在一起,形成深蓝色的淀粉-碘络合物。淀粉的螺旋结构并不是十分稳定,温度高使直链淀粉分子剧烈运动,形态发生变化,螺旋消失,以致蓝色的淀粉—碘络合物分解,溶液呈现无色。[3]思考“应如何检测高温组溶液是否含有淀粉?”

学生分析资料:高温条件下,滴加碘液,碘与淀粉无法形成蓝色的淀粉—碘络合物,所以溶液呈现无色。因此需修改检测方法,待高温组溶液冷却后再滴加碘液。学生实验后得出实验结果:高温组溶液冷却后滴加碘液,溶液变为深蓝色。

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只要高温组有淀粉存在就说明酶没有活性吗?”学生分析:不能说明,还需设计对照试验,探究高温组的淀粉是否被水解。学生改进实验设计:再取两支试管,编号为7号、8号,在7、8号试管中分别加入3%淀粉溶液2ml和1ml的蒸馏水,在100℃的水浴锅中保温5分钟,之后将8号试管的水倒入7号试管中继续保温,5分钟后拿出并冷却,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并与高温组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是高温组溶液的颜色与对照组的颜色一致。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修正主张:高温下酶没有活性,而且该过程不可逆。

教师讲解:高温使酶没有活性是由于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后,酶的空间结构不可能重新形成。高温处理,使得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酶的功能丧失称为变性。

4.完善低温组实验,得出正确的主张

教师引导:高温时酶变性,该过程不可逆;那么低温条件下,酶活性下降,是否可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

学生实验后得出实验结果:直接将0℃的试管放于37℃的水浴锅保温一段时间并进行观察。试管溶液转变为无色。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主张:低温使酶活性下降,但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上升,所以低温酶没变性失活。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论证教学模式,学生以实验结果作为资料提出主张,或以实验结果作为论据质疑他组提出的主张,最后完善或认可的主张: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整个探究实验过程,学生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家一样的论证过程,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建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建构和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和探究能力。

[1]许桂芬.在论证式教学中如何引导质疑和辩驳——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J].生物学通报,2014(7).

[2]李福琴.变性一定导致酶永久失活吗[J].中学生物学,2015(2).

[3]黄广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两个“意外”[J].生物学教学,2006(1).

(责任编辑:陈欣)

2015年度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高中生物论证式教学模式的案例研究”(项目编号:ZPKTY15003)。

猜你喜欢

试管淀粉活性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阳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简述活性包装的分类及应用(一)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试管难题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PTEN通过下调自噬活性抑制登革病毒2型感染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