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列传·文苑传(三)》订讹
2017-09-16陈茜
陈 茜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册府说苑
《清史列传·文苑传(三)》订讹
陈 茜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中华书局点校本《清史列传》为清史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因该书著录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典故驳杂,故难免出现一些讹误。笔者对该书《文苑传(三)》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加以考订,以备学人参考,并期就正于方家。
清史列传 文苑传 订讹
《清史列传》八十卷,录有清一代人物传记,以著述详备、搜罗宏富著称,向为治清史者所重。究其稿本来源,盖由清国史馆纂修之《大臣列传稿本》《满汉名臣传》《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等集录而成。因稿本杂出众手,各文精粗不一,其中不无年月、纪事舛错者。王钟翰先生于《清史列传》点校用力甚勤,对其中错讹多有斧正,卓有贡献。但由于该书卷帙浩繁,牵涉极广,以王先生一人之力,难以尽纠其谬,仍有是正之余地。本文即对该书《文苑传(三)》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加以考订,以备学人参考,并期就正于方家。
1.王鸣韶传:“著有《逸野堂文集》十卷、《春秋三传考》《十三经异义》《祖德述闻》《竹窗琐碎》。”(页5883)*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卷七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册。按:下文所引传文皆据此点校本,故径于文后附上页码,不再出注。
按:“十三经异义”后脱一“考”字,当补。王昶《王鸣盛传》中附其弟鸣韶传云:“(鸣韶)著文十卷,《春秋三传考》《十三经异义考》《祖德述闻》《竹窗琐碎》共若干卷。”*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周骏富编,台北:明文书局,1987年版,第108册,第424页。又载王昶《春荣堂集》卷六十五,清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刻本。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所载相同*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93册,第370页。。又《清儒学案·西庄学案》载《王先生鸣韶传》云:“著有《春秋三传考》《十三经异义考》《祖德述闻》《竹窗琐碎》《礼传堂文集》《翠微精卢小稿》《鹤溪剩稿》。”*徐世昌《清儒学案》卷七十七,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册,第2008页。
2.袁枚传:“袁枚,字简斋,浙江钱塘人。”(页5883)
按:“字简斋”当作“号简斋”。袁枚字子才,“简斋”其号。孙星衍《故江宁县知县前翰林院庶吉士袁君枚传》云:“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钱仪吉《碑传集》卷一〇七,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2册,第42页。姚鼐撰袁枚墓志铭:“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三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61册,第533页。《国朝先正事略》《清史稿》《文献征存录》等俱作“字子才”*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93册,第518页;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册,第13383页;钱林辑、王藻编《文献征存录》卷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册,第189页。。
3.程晋芳传:“乾隆七年,召试,授内阁中书。十七年,成进士,补吏部主事,迁员外郎。”(页5885)
按:“乾隆七年”应为“乾隆二十七年”,“十七年”应为“后十年”。翁方纲《翰林院编修程君晋芳墓志铭》云:“程君少以文名江南,乾隆壬午始官京师。……岁壬午应召试,列第一,授内阁中书,乃悉弃产偿宿逋,携家北上。辛卯成进士,授吏部主事。”*钱仪吉《碑传集》卷五十,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08册,第797至798页。考“乾隆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可知程晋芳授内阁中书时间应为乾隆二十七年,非乾隆七年;而“辛卯成进士”则指乾隆三十六年(1771),可知程晋芳应于约十年后成进士。又《汉学师承记》载:“乾隆二十七年,高宗纯皇帝南巡,召试,授中书,后十年,始成进士,改主事,旋授吏部员外郎。”*江藩《汉学师承记》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页。《明清进士录》记程氏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甲三十八名进士*潘荣胜《明清进士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59页。。
4.程晋芳传:“著有《周易知旨编》三十余卷、《尚书今文释义》四十卷、《尚书古文解略》六卷、《诗毛郑异同考》十卷、《春秋左传翼疏》三十二卷、《礼记集释诸经答问》十二卷、《群书题跋》六卷、《勉行斋文》十卷、《蕺园诗》三十卷。”(页5885-5886)
按:“礼记集释”后脱“二十卷”三字,“《礼记集释诸经答问》十二卷”实为二书,当作“《礼记集释》二十卷、《诸经答问》十二卷”。翁方纲所撰程氏墓志铭载:“著《周易知旨编》三十卷、《尚书今文释义》四十卷、《尚书古文解略》六卷、《诗毛郑异同考》十卷、《春秋左传翼疏》三十二卷、《礼记集释》二十卷、《诸经答问》十二卷、《群书题跋》六卷,又所为诗四十四卷、文十六卷。”*钱仪吉《碑传集》卷五十,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08册,第797页。又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清李彦章校刻本)卷十四《皇清诰授奉政大夫翰林院编修加四级蕺园程先生墓志铭》,记其著述有“《礼记集释》若干卷、《诸经答问》十二卷”。又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二有《礼记集释序》*程晋芳《勉行堂文集》卷二,清嘉庆二十五年冀兰泰吴鸣捷刻本。,则《礼记集释》与《诸经答问》为两书无疑。《文献征存录》《国朝先正事略》等均记作二书*钱林辑、王藻编《文献征存录》卷五,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0册,第905页;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93册,第530页。。
5.王友亮传:“乾隆四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军机章京。五十六年成进士,改刑部主事,迁员外郎,转山东道监察御史,擢礼科、兵科给事中。”(页5886)
按:“四十一年”当作“三十年”,“五十六年”当作“四十六年”。姚鼐所撰王氏墓志铭云:“(友亮)以贡生中乾隆三十年顺天乡试举人,三十四年会试取为中书舍人,四十六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擢山东道监察御史,转礼科、兵科给事中。”*钱仪吉《碑传集》卷一〇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47册,第135页。可知王友亮为乾隆三十年举人,四十六年进士。《婺源县志》:“王友亮,号葑亭,婺源人。乾隆辛丑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员外。”*何绍基《重修安徽通志》卷二二五,清光绪四年刻本。“乾隆辛丑”即乾隆四十六年。又《清秘述闻》:“刑部员外郎王友亮,字君节,江南婺源人,辛丑进士。”*法式善《清秘述闻》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6页。亦可佐证。
6.邵齐焘传:“邵齐焘,字叔宀,江苏昭文人。”(页5887)
按:“字叔宀”当作 “号叔宀”。邵齐焘字荀慈,“叔宀”其号。郑虎文《翰林院编修邵君齐焘墓志铭》云:“君姓邵氏,名齐焘,字荀慈,叔宀其号也。”*钱仪吉《碑传集》卷四十八,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08册,第723页。又见于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二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47册,第379页。《文献征存录》:“邵齐焘,字荀慈,昭文人。”*钱林辑、王藻编《文献征存录》卷七,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册,第235页。此外《(光绪)苏州府志》《儒林琐记》《词林辑略》等,均作“字荀慈”*冯桂芬《(同治)苏州府志》卷一〇三,清光绪九年刊本;朱克敬《儒林琐记》,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3册,第126页;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6册,第162页。。
7.王右曾传:“王右曾,字谷原,亦秀水人。”(页5889)
按:“右”应作“又”,“字谷原”应作“号谷原”。王又曾字受铭,“谷原”其号。《国朝诗人征略》:“(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人。”*张维屏辑《国朝诗人征略》卷三十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22册,第231页。《清史稿》:“王又曾,字受铭,秀水人。”*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册,第13384页。又《国朝词综》《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等皆作“字受铭,号谷原”*王昶《国朝词综》卷三十六,清嘉庆七年王氏三泖渔庄刻增修本;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三,载《清代传记丛刊》,第74册,第409页。。当据正。
8.许伯政传:“究心经传,往往出己意为论,著有《易深》八卷、《春秋深》十九卷、《诗深》十六卷。”(页5890)
按:“诗深”后脱“二”字,应为“《诗深》二十六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该书全帙,共二十六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经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9册,第520至802页。。杜贵墀《许伯政人物志》云:“其书,曰《易深》八卷,曰《春秋深》十九卷,曰《诗深》二十六卷。”*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三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50册,第623页。又《(光绪)湖南通志》:“《诗深》二十六卷,巴陵许伯政撰。”*曾国荃《(光绪)湖南通志》卷二四五,清光绪十一年刻本。“十六卷”之说仅《清史列传》一例,当正。
9.汪宪传:“宪卒后,值四库开馆,购求遗书,宪子慎选善本经进。”(页5891)
按:原文“慎”下加有专名线,显以其子名汪慎。查《平阳汪氏迁杭支谱》:“(宪)子四,汝瑮、璐、玮、瑜”*汪诒年等纂修《平阳汪氏迁杭支谱》(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见《清代民国名人家谱选刊》,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18册,第94页。,可知汪宪有四子,名汪汝瑮、汪璐、汪玮、汪瑜,并无子名慎者。实则“慎选”为一词,“慎”下的专名线应去掉。
10.朱文藻传:“少嗜学,渔猎百家,精六书,自《说文》以下及鍾鼎款识,无不贯串源流。”(页5891)
按:“鍾”应作“鐘”。“千鍾粟”之“鍾”不同于“鐘鼎”之“鐘”,一为重量但位或酒器,一为乐器,两者不可通用,此处系形近而讹。《湖海诗人小传》:“精六书,自《说文系传》《佩觿》《汗简》及《鐘鼎款识》《博古图》诸书,无不贯串源流,会其指要,又能手亲摹写,非徒以形声点画自名小学者可比。”*王昶撰,毛庆善编《湖海诗人小传》卷三十八,载《清代传记丛刊》,第24册,第718页。《国朝诗人征略》《国朝书人辑略》《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等俱作“鐘鼎”*張维屏辑《国朝诗人征略》卷四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22册,第453页;震钧《国朝书人辑略》卷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85册,第481页;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四二〇,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81册,第247页。。
11.朱文藻传:“著有《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碧溪草堂诗文集》《碧豁诗话》《碧溪丛钞》《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乌考原》《金箔考》《苔谱》《萍谱》。”(页5891)
按:“碧豁诗话”应作“碧溪诗话”。由上下文中《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丛钞》等名,知“碧豁”系形近而误。《清儒学案·兰泉学案》载《朱先生文藻传》云:“所著有《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乌考原》《金箔考》《苔谱》《萍谱》《东轩随录》《碧溪丛钞》《碧溪诗话》《碧溪草堂诗文集》,多未刊行。”*徐世昌《清儒学案》卷八十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四册,第2147页。《清代朴学大师列传》亦作“碧溪诗话”*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金石学家列传第十八》,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2册,第557页。。
12.李中简传:“著有《应制诗》二卷、《赋颂》二卷、《就树轩诗》十七卷、《杂体文》六卷。”(页5892)
按:“就树轩诗”当作“嘉树轩诗”。《四库未收书辑刊》收李中简《嘉树山房诗集》五卷*《李文园先生全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10辑,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5册,第110至169页。。李中简《南塍序略》文中自称“平生所为《嘉树轩诗》十七卷”*李中简《嘉树山房集》诗集卷上,清嘉庆六年嘉树山房刻本。。《大清畿辅先哲传》:“(中简)著有《应制诗》二卷、《赋颂》二卷、《嘉树轩诗》十七卷、《杂体文》二百余篇。”*徐世昌等《大清畿辅先哲传》卷二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99册,第680页。《词林辑略》:“(中简)著有《嘉树轩诗文集》。”*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6册,第172页。
13.朱仕琇传:“朱仕琇,字梅崖,福建建宁人。”(页5895)
按:“字梅崖”当作“号梅崖”。朱仕琇字斐瞻,“梅崖”其号。鲁仕骥《朱先生仕琇行状》:“先生讳仕琇,字斐瞻,号梅崖。”*钱仪吉《碑传集》卷一一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2册,第272页。又朱筠《朱梅崖先生墓志铭》云:“先生姓朱氏,讳仕琇,字斐瞻。梅崖先生者,学者所称也。”*钱仪吉《碑传集》卷一一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2册,第276页。《文献征存录》《词林辑略》《清史稿》等俱作“字斐瞻”*钱林辑、王藻编《文献征存录》卷五,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0册,第877页;朱汝珍《词林辑略》卷四,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6册,第175页;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册,第13388页。。
14.朱仕玠传:“仕玠,字筠园。”(页5895)
按:“字筠园”当作“号筠园”。《桐城文学渊源考》:“朱仕玠,字璧丰,号筠园,建宁人。”*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十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7册,第677页。又《晚晴簃诗汇》:“(朱仕玠)字碧峯,号筠园,建宁人。”*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六,民国退耕堂本。
(“碧峯”与“璧丰”音同。)古人多以园为号,“筠园”亦然。
15.赵翼传:“十九年,卒,年八十六。”(页5914)
按:“年八十六”应作“年八十八”。孙星衍所撰赵氏墓志铭云:“至十九年四月十七日,以疾终于里第,春秋八十有八。”*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一二,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58册,第768页。姚鼐《贵西兵备道赵先生翼家传》:“先生与鼐俱以乾隆庚午得举,越六十年而为嘉庆庚午,先生八十有四,而鼐亦年八十。”*钱仪吉《碑传集》卷八十六,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10册,第781页。“嘉庆庚午”乃嘉庆十五年(1810),时赵翼八十四岁,则嘉庆十九年(1814)赵翼卒时当八十八岁。
16.黄丕烈传:“黄丕烈,字荛圃,江苏吴兴人。”(页5931)
按:“字荛圃”应作“号荛圃”。《皇清书史》载:“黄丕烈,字绍武,一字绍甫,号荛圃,又号复翁,长洲人。”*李放纂辑《皇清书史》卷十七,载《清代传记丛刊》,第83册,第602页。《昭代名人尺牍续集小传》:“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圃,江苏吴县人。”*陶湘编《昭代名人尺牍续集小传》卷三,载《清代传记丛刊》,第32册,第289页。《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有:“黄丕烈,字绍武,号荛夫,又号复翁,江苏长洲人。……又筑荛圃,招致四方名宿相与谈?其间。”*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校勘目录学家列传第十九》,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2册,第595页。可知“荛圃”为黄丕烈所筑园名。姚伯岳《黄丕烈评传》:“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又字绍甫,号荛园。”*姚伯岳《黄丕烈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清史列传》实袭国史馆传稿之误*汪兆镛《碑传集三编》卷三十七录国史馆传稿《黄丕烈传》:“黄丕烈,字荛圃,江苏吴县人”(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26册,第283页),为《清史列传》所本。。
17.恽敬传:“嘉庆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一。”(页5964)
按:“嘉庆二十六年”当作“嘉庆二十二年”。《国朝诗人征略》:“先生生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二月初一日,卒于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八月二十三日,春秋六十有一。”*张维屏辑《国朝诗人征略》卷四十八,载《清代传记丛刊》,第22册,第623页。又《国朝先正事略》载《恽子居先生事略》:“卒于嘉庆二十二年,年六十有一。”*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四十三,载《清代传记丛刊》,第193册,第544页。故恽敬应卒于嘉庆二十二年。
18.陆继辂传:“十四年,卒,年六十一。”(页5965)
按:“年六十一”应作“年六十三”。李兆洛所撰
综上可知,王钟翰先生点校本《清史列传》中尚存在误、脱等不同程度的错讹,其中尤以年代、字号之误居多,研究者在使用时需多加留意,小心辨识。
SomeSuggestionsontheLiteratureBiographyⅢintheBiographiesoftheQingDynasty
Chen Xi
TheBiographiesoftheQingDynasty,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provides the researchers of Qing Dynasty history with great convenience. However,the characters,events and stories contained are so complicated that it is hard to avoid mistakes. In the paper,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theLiteratureBiographyⅢ in this book,hoping to be considered and corrected by experts.
TheBiographiesoftheQingDynasty; TheLiteratureBiographyⅢ;Correction
G256
A
陈茜(1992-),女,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2015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