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间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
2017-09-16崔步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崔步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我国人间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策略
崔步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一、人兽共患病
(一)定义
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
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0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而我国有120种左右。仅十年的时间,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增加了几十种之多,而且人兽共患病还会增多,有逐年增加之势。
全世界新发现的传染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占1/2以上,如流行性出血热、莱姆病、尼巴病、巴贝西虫病、艾滋病等。有的突如其来,如2003年SARS的流行,涉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该病的流行正在发展之势时又突然消失,有来无踪去无影之感。
(二)人兽共患病增多的原因
1.科学技术进步,诊断水平提高。
2.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将原本在动物中存在和流行的疾病引入人群。
3.病原体变异或基因重组等导致毒力增强,既侵犯人又能侵袭动物。
4.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食品国际化,人流活动频繁。
(三)人兽共患病分类
1.按病原体分类。有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无形体、真菌、吸虫、绦虫、线虫、原虫等。
2.按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传播的人兽共患病,TB、禽流感;消化道传播,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皮肤粘膜接触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
3.按病原体寄生宿主分类。以寄生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动物是主要宿主,通常在动物中相互传播,偶然机会病原体侵入人群,引起人的疾病,如狂犬病、鼠疫、布鲁氏菌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以人为主保存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通常在人间传播,偶然感染动物,如人型结核病、阿米巴病、甲型流感;某些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中均可寄生、保存,分不清孰轻孰重的人兽共患病:如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二、布鲁氏菌病概述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由布鲁氏菌引起人兽共患传染病,与动物(如牛、羊、绵羊、山羊、猪等)接触感染,或食用感染动物的制品(如奶、奶酪)感染。
此病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很少,近年来在全球的发病率回升迅猛。
(一)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情况
1.时间分布变化。
1950年-2000年布鲁氏菌病的病例数和发病率整体来看处于平稳态势,但从2001年开始,病例开始逐年增加,在2014年,所报告的布鲁氏菌病发病人数已经达到8000人以上。
2.空间分布变化。
2004-2014年,中国布鲁氏菌病报告发病的县(区)已经由19%增长到60%。2015年,我国有1782个区县出现了新发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
3.时间与空间扩散趋势。
1994年,我国报告布鲁氏菌病的县(区)有97个,(占全国3%);2004年增多到534个(占全国19%);到2014年,报告病例的县(区)已经高达1712个之多(占全国60%),可见布鲁氏菌病在这二十年以来,随着时间增长,在空间上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
4.职业分布。
据2012-2015年布鲁氏菌病发病职业调查统计来看,农民和牧民所占比例最大,约为病例的87%,学生、工人及其他职业也有发病。
5.性别、年龄分布。
根据2012-2015年布病的不同年龄以及性别的调查来看,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8∶1。
(二)2017布病疫情特点
1.疫苗感染病例。
(1)S2疫苗相关病例显著增加;(2)患者临床起病趋缓;(3)发病潜伏期长于常见布病病例;(4)患者发热病例少见;(5)疲乏症状不严重,多表现为四肢关节痛、腰椎痛症状(6)诊断及时,治疗效果很好。
2.全国疫情总体得到控制。
(1)执行农业部卫计委发布《布鲁氏菌病2016-2020年防治计划》,在一类地区进行羊强制免疫的效果;(2)淘汰家畜的补偿标准提高和落实;(3)羊肉价格走低,养羊户减少;(4)病例报告定义的严格执行。
3.布病新疫区不断扩大。
(1)布病病例的诊断治疗由CDC转到医院;(2)北方省区的工作深入,发现新的疫点;(3)南方省区由于疫畜的引入,成为新的疫点;(4)布病成为食源性传染病;(5)南方报告暴发疫情,北方未认真对待暴发疫情。
4.实验诊断治疗新的要求与变化。
(1)布病病例的诊断治疗由CDC转到医院;(2)血清学难以满足诊断的需求;(3)更多医院分离布鲁氏菌;(4)布氏菌的鉴定成为新的难题;(5)布氏菌菌株的管理存在盲区;(6)实验室生物安全得到重视。
(三)病原学、流行病学思考
1.主要传染源是病羊、病猪(病牛还有待考证)。
2.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种菌,趋向于羊种3型,羊种菌一般是强毒菌株。
3.家畜中感染有羊种、牛种、猪种、犬种布氏菌。
4.牛种菌在牛中有一定带菌率,可以造成人感染,但是一般发病较轻。
5.牛种菌容易引起社会关注。
6.猪种菌的流行病学意义亟待进行研究和评价。
7.布氏菌病的自然疫源性。
8.与国外菌株比较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有差异。
9.疫苗预防布氏菌在家畜仍然有作用。
10.目前的疫苗菌株的副作用需要重新科学评价。
(四)近年来疫情上升原因分析
1.畜间布病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传染源广泛存在并有扩散趋势。
2.养殖业日益发达,养殖方式改变,散户养殖,人畜混居,人畜接触机会增加。
3.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新农合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病例就诊意识提高,医疗机构诊断能力增强,发现病例增多。
(五)人间布病防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染源(病畜)持续存在,养殖业发达,养殖方式转变为散户养殖为主,人畜暴露机会增加,感染机会增加。
2.治疗和疫情控制的模式转变,需要总结经验,改变管理和工作方法。
3.一些地方政府对布病投入不足,防控工作有所放松。
4.部分高发地区病例多,基层医务人员少,工作负担重
5.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6.部分基层医务人员缺乏布病诊疗能力,导致误诊、漏诊。
(六)下一步重点工作
1.联合农业部,配合畜间防控是布病防治成功的关键。
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针对高危职业人群开展行为干预。
3.加强对布病患者的医疗保障。
4.加强基层实验室诊断能力。
5.增加布病防治经费,支持开展新防控模式、诊断技术试剂、治疗方案研究应用。
三、炭疽病概述
(一)炭疽发病率趋势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炭疽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近三年发病率有所上升。2016年全国报告炭疽病例374例,报告病例数较前3年平均水平(243例)上升53%。炭疽发病的高峰阶段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和牧民。
(二)炭疽发病特点
1.炭疽芽胞由于很强的抵抗力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草食动物是炭疽的天然宿主,人类也可感染。
2.炭疽有三种感染形式:经皮肤接触感染,经口感染和吸入性感染。
3.炭疽按感染途径不同可分为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和炭疽败血症等临床类型,其中皮肤炭疽最多见。
4.根据流行病学线索、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
(三)治疗
迅速临床判断和及时用抗菌药物。
1.青霉素。
2.也可与链霉素协同作用,对青霉素过敏或遇耐药菌株,可选用强力霉素、环丙沙星、先锋霉素B等支持性治疗以防止败血症休克、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呼吸困难等。
四、生物安全
1.布鲁氏菌。强毒菌株、疫苗菌株、弱毒菌株均可能造成人体感染,感染所需菌量会有较大差别。
2.实验活动与实验室级别要求。布病血清学实验可以在BSL-1实验室进行;未知标本分离菌、少量菌株实验、弱毒菌株的实验在BSL-2实验室进行;布氏菌的抗原制备、菌种保存在BSL-3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