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2017-09-16宋春燕关宇凤

关键词:白细胞儿科计数

宋春燕 关宇凤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湛江 524037)

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宋春燕 关宇凤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儿科,广东 湛江 524037)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52例)和普通肺炎组(28例),比较两组入院1 d的血小板计数,根据病情进展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好转组(29例)和恶化组(23例),比较两组入院后的血小板计数。结果 普通肺炎组的血小板计数为(267.95±64.21)×109/L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的(415.82±77.34)×109/L(P<0.05),重症好转组入院4 d、7 d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76.28±54.38)×109/L、(204.85±36.13)×109/L显著高于重症恶化组的(128.25±42.42)×109/L、(76.14±39.26)×109/L(P<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具有简易、便宜、快速的特点,可以较准确的判定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加强对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可以减少因诊治不及时导致的病情延误,提高肺炎的治愈率。

肺炎;儿童;血小板计数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肺炎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对肺炎患儿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1]。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是检测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但存在敏感度不高等问题[2]。血小板计数通常被应用于重症感染、肿瘤等疾病的预测,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血小板计数水平,就研究结果探讨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肺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肺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3],经诊断确诊为肺炎的患儿;(2)年龄≤7岁;(3)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1)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使用过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3)因各种原因拒绝配合调查研究者。

1.3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普通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重症肺炎诊断参考相关诊断标准[4],重症肺炎组52例,普通肺炎组28例。重症肺炎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1~6岁,平均(3.73±2.25)岁;病程1~18 d,平均(9.84±8.03)d。普通肺炎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5岁,平均(3.26±1.69)岁;病程1~20 d,平均(10.55±9.38)d。根据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的进展,将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好转组29例,恶化组23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进展标准的制定参考相关文献[5],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病原学恢复正常;进步:病情明显好转,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病情无明显进步甚至恶化。好转组=痊愈+进步;恶化组=无效+死亡。

1.4观察指标 分析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的呼吸困难发生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分析重症好转组和重症恶化组入院1 d、4 d、7 d的血小板计数。呼吸困难诊断参考《实用儿科学》[6],呼吸困难:呼吸费力,鼻翼煽动,氧饱和度<94%。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

2 结 果

2.1两组血小板计数、呼吸困难发生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比较 普通肺炎组的血小板计数、呼吸困难发生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P<0.05)。见表1。

2.2好转组和恶化组血小板计数的比较 重症好转组入院1 d的血小板计数与重症恶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重症好转组入院4 d、7 d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重症好转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血小板计数、呼吸困难发生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比较

表2 好转组和恶化组血小板计数的比较(×109/L)

3 讨 论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患儿经常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延误发展为重症肺炎,引发呼吸衰竭、心肌炎、脑炎、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为了避免病情延误,降低小儿肺炎病死率,需要在早期对肺炎患儿的病情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以便对重症患儿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血小板计数可以反应多种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判别肺炎患儿机体炎症强弱程度。

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是检测肺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杨奕辉等[7]回顾性分析3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血小板计数将患儿分为血小板增多组(>400×109/L)和血小板正常组(100~400×109/L),结果显示,血小板增多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呼吸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0.71±3.91)×109/L、(24.42±12.73)mg/L、52.3%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的(9.37±3.56)×109/L、(18.31±8.86)mg/L、74.2%(P<0.05),血小板计数增多的肺炎患儿炎症反应更强烈,病情更严重。林淑仪等[8]对2252例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为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健康对照组,重症肺炎组的血小板计数为(506.9±175.16)×109/L显著高于普通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的(325±129.25)×109/L、(264±45.23)×109/L(P<0.05),外周血小板计数可以提示肺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俞惠娟[9]选取8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将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的血小板计数为(188.66±57.22)×109/L显著高于非SIRS组的(153.44±53.66)×109/L(P<0.05),血小板计数升高可以提示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情开始恶化。师翠云[10]选取16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将患儿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3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0.45±40.03)×109/L、(110.03±75.54)×109/L、(220.04±101.49)×109/L,血小板计数的进行性下降可以反应危重肺炎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本研究显示,普通肺炎组入院1 d的血小板计数、呼吸困难发生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重症肺炎组,重症好转组入院4 d、7 d的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重症好转组。与以上研究结果相符。

血小板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它由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发育而来,具有凝血、止血、修补破损血管的功能。血小板计数增多最常见的因素是感染,感染会刺激机体释放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激活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成分,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增高。重症肺炎患儿通常伴有内外毒素血症、低氧血症、高酸碳血症、休克等症状,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胶原暴露,刺激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成分释放,导致血小板增多。因此在本研究中,重症肺炎患儿的血小板显著增多。但当重症肺炎进一步恶化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患儿器官功能将发生衰竭,患者病情进入不可逆性阶段,可能导致患儿的死亡,表现为血小板计数发生较大的波动,出现进行性下降。原因可能是严重感染后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一步加剧炎症反应,对患儿的凝血功能造成抑制作用,导致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

综上,血小板计数可以作为评判肺炎患儿病情的建议指标,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改善肺炎患儿的病情。

[1] 袁雅冬,宫小薇.2013年呼吸病学新进展[J].临床荟萃,2014,29(3):275-281.

[2] 严宇鹏,王冀,魏庆庆,等.P-选择素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3):398-4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1987,25(1):47.

[4]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上)[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 90.

[5] 杨志萍,张美芳.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患儿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9):2932-2934.

[6]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1185.

[7] 杨奕辉,朱瑞芬.支气管肺炎患儿血小板计数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214-216.

[8] 林淑仪,刘海英,黄钰君,等.血小板反应性增多在儿童肺炎中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1):1979-1980.

[9] 俞惠娟.血小板计数对评判小儿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6(2):284-286.

[10] 师翠云.重症肺炎患儿危重症评分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5):786-787,792.

宋春燕(1976—),女,广东吴川人,副主任医师,本科,从事小儿内科疾病诊治工作。

R563.1

:B

:1004-7115(2017)09-01045-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9.030

2017-06-17)

*

猜你喜欢

白细胞儿科计数
古人计数
白细胞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这样“计数”不恼人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圆梦儿科大联合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